古代写梅花的诗句(浅谈宋代诗词中梅花与文人的情怀)

本站作者 2023-04-05 14:13:00

古代写梅花的诗句

古代的诗词文化传承至唐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巅峰,而到了宋代,随之兴起的宋词文学更胜一筹,成为古代文学史上又一大繁盛景观。

宋词多咏物喻人,借以抒发文人作者的思想情怀,其中咏梅赋词为诸多文人士子最喜爱的表达方式。梅花有明艳的风姿,暗香幽闻的情趣,凌寒迎春的高贵,更有不畏严寒的傲骨与独立,诸多风采让文人们不仅在 寒冬腊月欣赏香雪傲霜的梅花,往往借梅抒情,更不吝写下大量风雅的咏梅之词。他们在这些咏梅词中赋予梅花丰富的情感,或借以抒发远大志向,或对人生赋以美好的感悟与愿望,这些都表明了宋代文人雅士对梅花热切的喜爱之情。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本文即从宋词梅花的优美描写,分析宋人士子与梅花文化的意蕴和象征意义。

梅花象征着文人笔下纯洁的美人

梅花高洁优雅,傲然独立,它不惧冰冻九寒,独自在寒风中凌然绽放,可谓是一抹独特的美景,自古以来文人士子为梅花起了独特的雅称,“霜美人”、“冷美人”。宋人爱梅的美丽姿态,爱梅的潇洒风骨,更把梅花喻为美人、仙子之称。

1、把梅花喻作美人。

宋代词人田为在他的《江神子慢》一词中这样赞美梅花:

“梅花傅香雪,冰姿洁”

作者在词中把美人喻为梅花,妇人面上薄施粉黛,如同艳丽的梅花盖上一层霜雪,把妇人的身姿比作覆盖着冰雪的梅花,在粉黛的映衬之下显示出高贵素雅、冰清玉洁的身姿,如同下凡的仙子一样美。

2、把梅花喻作玉人。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这首咏梅词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渔家傲》,作者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姿态来形容含苞待放的梅花的娇美,又用“玉人浴出”来形容梅花的冰清玉洁,明艳动人,作者用以梅喻人的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梅已和人融为一体,分不清是梅美还是人美。

3、把梅花喻作高洁女子。

吴颐在《次韵宪宣德红枨诗韵》中把梅花描写为一个不染俗世烟尘的美丽高洁女子:

“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浥绛罗巾。

更无凡木能争艳,定向壶中别得春。

久稔新诗能写物,须知樽酒可藏真。

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染尘。”

先用梅花的玉骨冰肌来形容女子洁白的肌肤,光彩照人,又以“更无凡木能争艳”来表示梅花的艳丽独绝,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至高尊崇,即便以一位不染纤尘的高洁女子来形容也不过,抒发了作者情趣高尚的情怀。

4、把梅花喻作小家碧玉。

宋代初期的诗人梅尧臣惯常把梅花比喻为娇俏玲珑的小家碧玉,如《红梅》中对梅花的描写:

“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作者寥寥字数,仿佛让人身临暖春的桃花之境,把梅花描绘成一个“家住寒溪曲”的邻家小女,翩然跃于眼前,那“聚笑发丹唇”不就是形容风中摇曳的梅花花瓣吗?

5、把梅花喻作仙子。

宋代的晁端友笔下的《梅花》,把梅花描绘成一个冰雪肌肤、冰清玉洁的仙子:

“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色侔姑射无双白,香比酴醾一倍清。

腊后春前芳信密,水边林下晓妆明。故应不属东君管,冷艷孤芳取次成。”

由此可见,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无比的高尚与尊贵,宋代文人的多才多情几乎都倾注在对梅花的喜爱之上,他们把梅花喻为心中倾慕的女子,以不同的角度来表述诗人们心中对梅花的青睐和赞美之情。

诗人借以梅花风姿卓越的客观表象,融入自身的主观臆想,赋予梅花风采多姿的灵魂,表达了古代文人与梅花的不解情结。

梅花表达文人情意,抒发对朋友思念

梅花不仅仅是春天的使者,代表着美和希望,还被文人雅士作为传递友情的风雅之物。在宋代时期,各阶层的文人士子之间流行折梅赠远的文雅之风,折一枝象征风骨清癯的梅花,送给远方友人一份寄托情怀的思念,折梅赠远已经成为当时文人争相效仿的风雅。

王安石在《梅花》、《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中写道:

“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

“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

寄一支梅给远方的朋友,以表思念之情,梅花成为传递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也代表了一种跨越地域的人文情怀,看到梅花便想起远方的朋友,借以梅花的风姿傲骨表达对朋友的赞美之意。

宋朝时期,统治阶层大力推动以文制武的思想,社会上兴起文化改革之风,随着儒学文化的深入,科举制度的发展更推动了两宋文化的发展。因此宋朝的士大夫以及文人学子们更加推崇文气之风,结合朝堂制度与当时的文化发展潮流,他们胸怀远大志向,思想深远,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有较深层次的感悟,由此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文人大家,如著名的苏轼、王安石、姜夔等。

在北宋中期,经过诸多文人士子的吟咏与推崇,对梅花的抒情意象得到进一步深化。最具有代表性质的为苏轼,他在《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中写道:

“一枝风物便清和,看尽千林未觉多。

结习已空从著袂,不须天女问云何。”

苏轼在此时期写下大量咏梅诗,不难看出他在诗中多强调自身的主观表现性,一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诗人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内心深处不甘现状的落寞之情,只能借以梅花的孤洁抒发内心的感悟。

梅花象征着君子之高洁,隐士之豁达

绽放在数九寒天的梅花,坚贞傲骨,迎寒独立,而宋代时期朝廷乱纲,许多怀才不遇的落寞文人便把一腔报国之心倾注在梅花上,只能以梅抒怀,梅花象征为一种清高脱俗、贞洁内敛的君子情操,并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

此时期,梅花被赋予“君子”的文人风格,其中被誉为“梅妻鹤子”林逋在咏梅文人中最为代表,他的咏梅佳作《山园小梅》被誉为咏梅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其中“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传神的描绘出梅花淡雅、清幽的神韵,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气节和高尚的人格。

到了北宋中期,梅花的“君子”意向发展的更深入,苏轼被誉为“北宋咏梅第一人”,他在《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中写道: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稭灰。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表达了苏轼内心清逸孤高的性格特征,寄寓了他不甘与世委蛇的高洁品质。

爱国诗人陆游极其喜爱梅花,一生咏梅诗词达到一百多首,“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日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从中可以看出陆游爱梅成瘾,宁愿化身千亿朵梅花,表明了作者对梅花冰清玉洁的精神追求。陆游最有代表意义的佳作为耳熟能详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词描写了梅花的悲惨境遇,作者感同身受,生不逢时,故国风雨飘零,沦落为泥尘,最后一句“只有香如故”表明作者性格孤傲,坚贞自守,绝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

在南宋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文人士子忧心国家的兴亡,踌躇不得志,只能寄情于山林原野之中,渴望一种与世无争的清静生活,于是在诸多咏梅诗词中便有了隐士这种意象。正如张舜民在《望子岭梅花方开用黄道韵》中所说:

“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

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征书未到家。”

表明作者追求平淡的生活态度,幽静淡泊的隐士襟怀,更表达作者对个人气节操守的情怀。

君子之风一直颇受文人推崇,正如梅花的脱俗、清雅的品质,符合当下文人的心态和审美需求,与他们内心期望的高洁之风和超然的人格追求不谋而合。

结论

综上所述,在宋代时期,梅花意象的象征大致有:象征美人仙子;抒怀表意,对朋友的思念;象征君子清高、隐士的豁达,这些象征在咏梅作品中互为融通,互相照应。比如在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中所写:

“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陵清寒。

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

既描写了梅花外形姿态的“鲜妍皎”、“风中仙”,又隐喻了梅花在“穷冬万木立枯死”的恶劣环境下,“玉艳独发凌清寒”的坚韧顽强的高尚品格。

究于宋朝的历史状况,从北宋人文文化的繁盛,到南宋的政局动乱,诗人在咏梅诗词中表现的寓意也从表象描写转入深层次的人生思考,这是历史文化过渡的一种现象。由此而言,咏梅不只是描摹梅花的优美姿态,更多的是借梅抒情表意、表气节,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思考融入梅中,借梅花彰显自己高洁的品格。

咏梅不仅是诗人内心的客观参照,更被赋予深刻而有内涵的寓意,宋代的咏梅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意象,不仅涌现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更体现了文人士子高洁的品格和丰富精神内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