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诗词古诗背景【精选】

本站作者 2023-04-10 14:05:00

一首自己编的七言绝句诗句

讲师:杨强老师(雪窗先生)

2013年  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第11届“青春诗会”,获第二届“谭克平青年诗词奖”。

2015年    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中央网络电视台主办,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承办的“新春诗词歌赋征集活动”一等奖。

第三届“国诗大赛”诗部榜眼、词部进士。

2016年,首届“海岳杯”诗词大赛诗部行卷第一、词部决赛第三。

著有《雪窗先生诗稿》

看完张籍写城市的七言古绝,我们再来看白居易写乡村的七言古绝,这首我觉得比张籍那首,似乎要更有味道。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古人的诗,有时候单看意思,蛮简单的。但从写作来说,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门道了。

比如“霜草苍苍虫切切”,它有角度的转换,“霜草苍苍”是视觉,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虫切切”是听觉,小虫在切切鸣叫,似乎在窃窃私语。“霜草苍苍”既是写视觉,作者用了一个视觉很明显的词——“霜”。这里的“霜草”,可能是指经霜的秋草,也可能是秋天草变得灰白了,颜色像“霜”一般。“霜草苍苍虫切切”的句子美感,要远比“秋草苍苍虫切切”好得多。

这种语感细节我们要多留意,尽管“秋草苍苍虫切切”,也没有问题,但它毕竟没有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改成“霜”就好多了。第一句连用两个叠词“苍苍”、“切切”,造成的音韵美感也是很强的。

因为这首诗是押入声韵,入声韵往往会有些拗,白居易这样处理,感觉语感就很顺。“村南村北行人绝”,接下来由自然写到人情。村南村北是指整个村庄的周围,“村南村北行人绝”,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

这跟城市的感觉不一样。城市的晚上是热热闹闹,“万里桥边多酒家”;村里则是安安静静,“村南村北行人绝”。这样更能感受到一种大自然的美,幽静的美。

其实前两句作者重点就是在写静,而这静中又有声音——“虫切切”。写虫鸣,其实还是在衬托“静”,因而是“以动衬静”的写法。但前两句还没有写到主人公的活动,后两句就加入了“我”的形象。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我独自走出前门,眺望着广阔的田野,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这里没有直接写作者的个人情感。但我们从“独出前门望野田”这一句,一个“独”自,可以看出作者幽独孤寂的形象,所以他的情感是有些寂寞、有些孤独的,然而当他来到田野,看到“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时候,这种美丽至极的夜景,作者内心就深深地融入在了广袤、幽谧、澄澈的大自然中了。

他的内心获得了一种宁静而纯净的美好。景色极美,而诗句却极朴实中,朴实中让人感到亲切。

你想象一个人立在田野边,看着“月明荞麦花如雪”的美景,沉浸在自然的静谧里,这是何等美好、温馨的画面。身在红尘闹市中的人们,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这样美妙的体验。

《唐宋诗醇》评论说:“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这首诗的特色就是真朴、苍老而古味甚浓。至于他说道:“七绝中之近古者。”

说明点评者是把这首诗作为近体的七言绝句来看待的。我把它归为七言古绝。其实这种诗,本身就不太好区分近体还是古体。

我们来看格律,白居易这首诗几乎完全符合替、对的格律,但二三句失粘,总体感觉像近体绝句。但它毕竟是押入声韵,而且失粘,并且从整首诗的风格来看,古朴苍老,也更接近古体。

这样的诗,既保留了近体的特点,又有古体的特色,原本就不必纠结于到底是古体还是近体。我的习惯是归为七言古绝,你若说它是七言绝句,也不为错。

关键还是得把诗写好。白居易这首诗好,不管是近体,还是古体,不影响它的质量及价值,照样是千古名篇。最后我们看一首孟郊的《洛桥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这首跟白居易那首,同样是押入声韵,而且“绝”、“雪”,连押韵的字也一样。

但两首诗的语感是不一样的,白居易的诗畅,特别上口;而孟郊的诗略有些“涩”,这个“涩”不是晦涩难懂,而是入口不畅。

但这种诗往往有奇崛之处,所谓“硬语盘空”嘛,会显得特别有精神。这首诗是作者定居于洛阳时,晚上站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即目所见而写。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先写俯视,初冬的夜晚,诗人站在天津桥上,望着桥下的寒冰刚刚冻结不久。

这句子,这写景,给人一种很冷峭的感觉。

接下来是平视,洛阳的大道上几乎没有行人,万籁俱寂悄无人声。这句子表面看起来与白居易的“村南村北行人绝”差不多,其实味道很不一样。

白居易写夜晚村子周围没人,这是很正常的;而像繁华的大都市洛阳,天津桥又位于繁华地段,却是“洛阳陌上人行绝”,这说明天气很冷,夜很深了,行人散尽,有一种特别冷寂甚至死寂的感觉。

白诗“村南村北行人绝”是一种静谧的美好,但孟郊的诗给我的感觉就是强烈的孤独,萧索,有一种难言的襟抱,无可诉说。

第三句进一步写这种萧索枯寂之况:“榆柳萧疏楼阁闲。”榆柳的叶子落光了,树枝光秃秃的,显得分外萧疏,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因为游人都散尽了,所有楼阁都“闲”了。

这前三句一句一景,越写越萧瑟、冷清。最后一句突然猛转“月明直见嵩山雪”,一轮皓月升起,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正是因为第三句说“榆柳萧疏”,没有密密层层的枝叶阻挡,“楼阁闲”,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阻隔,作者可以一直远望,趁着皎洁的月光,一直望到嵩山上的白雪。

前三句都让人很压抑、很沉闷,末句突然一亮,让人心胸为之一快。

“月明直见嵩山雪”的景致,何等晶莹美好,而且月明、雪都是纯洁美好之物,正可见出诗人澄澈明净的胸怀和高远的人生境界。

从这种写法来说,我感觉前三句就像是个铺垫,当萧瑟凄冷到极致,突然推出极开阔美好的境界,这种强烈的反差所造成的美感,以及所展现的别样生机,都是很让人震撼的。

孟郊这首诗语言瘦硬,而神采奕奕。

这首诗的格律也是半近半古的感觉。每一句都符合替的要求,三四句也符合对的要求,但一二句不符合对的要求,二三句失粘,但就语言风格来说,则是绝对的古体特色,因而属于七言古绝。前人说这首诗“笔力高简”,确乎如此。

在结尾我要提一下杜甫的古绝。杜甫也写过古绝,他有一组诗叫《三绝句》,写实精神非常强,我们看一下: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我要说明一点,大家如果要写七言古绝,当以岑参、张籍、白居易、孟郊那几首为典范,不要学杜甫这一组。

这一组大家只需了解即可,因为这种语言不是大家所能驾驭的,我也驾驭不了。

杜甫的写实精神强到这种程度,以至于几乎完全摒弃了语言的美感,用这种最本真、甚至很粗丑的语言来展现,但反而取得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如果你看惯了《唐诗三百首》,看惯了《千家诗》,看惯了《宋词三百首》那种朗朗上口、音韵美好的诗词,你会难以接受这种作品,甚至会怀疑这是不是诗。

假如我把作者隐去,让很多人单单看诗,而不知道作者是谁,有的人会把它贬得一文不值。然而,当你看了是杜甫所写之后,恐怕不一定敢乱说,但心里肯定会有疑惑:诗,怎么可以这样写?

第一首诗是写地方割据势力叛乱,盗贼横行的情况。前年把朝廷任命的渝州刺史给杀了,今年把朝廷任命的州刺史给杀了。那些盗贼作乱,不服朝廷管制,到处杀人掠货。“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他们合起伙来,比虎狼还要狠,食人都不吐骨头,更不要说放过弱小的妻子了。第一首是抨击盗贼和割据势力,语言极为犀利。他几乎连半点含蓄都不讲究,直指事实,而语多愤慨。

第二首写得冷峻而辛酸。我觉得整组诗,第二首最撼人心魄,也最精彩。“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他说,当时羌族和吐谷浑作乱,难民为躲避战乱和残忍的掠夺,有二十一家人口一起入蜀避乱。然而,这些难民在蜀地遇到更残酷的祸患、战乱,最后只残存一人能逃出骆谷,捡回一条命。古代一个家庭或家族,有时有十几口甚至几十口,二十一家至少有好几百人,结果只有一个人活着逃出来,这是何等的惨祸。

然而后两句突然一转,更让人辛酸。这个人逃出骆谷,那是有着锥心之痛的,可能后半生这种锥心之痛也难以抚平。“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这个逃出的人,向别人诉说自己逃难的经历。他是由蜀地逃往秦地的,经骆谷而出蜀地。他说自己当初逃难,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了了,根本无法携带女儿逃跑。于是直接把两个女儿丢下,一个人逃窜。那两个女儿咬着父亲的手臂,“啮臂”而别。等到自己逃向秦地之时,那两个女儿望着父亲所在的秦云痛哭不已,声音酸嘶。

作者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这是最佳的写法,冷静叙事,不着一字点评,但它给人带来的震撼却是巨大的。

就像《石壕吏》,作者只是冷峻叙事,至于“老翁逾墙走”是对是错,差役捉人是对是错,老妇的述说等等,他都没有一句抒情或评论的话语,但你看完就是觉得很震动。

这首也是啊,那个“出骆谷”的人,抛下女儿不管,是自私冷酷,还是在那种情况下情有可原,作者是不评论的。他只是冷峻叙述,但其实背后的感情很沉痛。

我们大可不必用现在的伦理来评论那个人的行为,因为若非万不得已,谁会抛下自己的儿女?

而且他在向人诉说这件事时,内心几乎是痛彻万分的,“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你感觉真是字字血泪。我们的历史上,向来不缺这样的事情。

便是民国的历史上,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有“易子而食”的故事,都走投无路到吃孩子的地步,也不见得比唐朝好到哪里去。但是有谁像老杜这样直视现实,写出震撼人心,直指人心的作品?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到处都是白骨,饥饿至极的母亲养不活孩子,只能把他抛弃在草野。

听着孩子的哭号声,自己也心痛不已,可是终究不忍心回头再看,还是离开了。作者见到这一幕,觉得悲惨至极,

可是他既没有指责那位母亲,也没有抱起孩子去收养他,只是“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因为他也是一个逃难的人,自己都顾不了自己的性命,人家母亲都养不活,自己也无法养活那孩子。大家看三国故事,觉得英雄辈出,一幕幕战争情景,看得人热血沸腾。

你哪里想到底层人是这样的血泪史,这样走投无路到抛家弃子的地步。

诗人的使命,就是要勇于书写这样的现实,而不是阿谀吹捧,写那种浮夸、粉饰的作品。

老杜这一组古绝所记载的史事,据查史书并无记载,因此有人说他的诗,甚至弥补了史书的空缺。

而且即便史书有记载,也往往是一笔带过,给人留下的不过是人口增减的数据而已,那能像杜诗这样充满血泪的叙述,真实地再现了底层人最深刻、痛苦的悲哀。

最后一首是以批判为主,不过跟第一首不同。

第一首是批判盗贼、割据势力,这一首是批判官军,而且语言更辛辣,这更可见出老杜写实的勇气。“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殿前兵马”是指朝廷的禁军。你看,那朝廷的禁军似乎很骁勇雄壮,感觉很威猛,然而纵暴肆虐,残害起百姓来,基本跟羌族、吐谷浑等作乱的少数民族没什么两样。为什么这么说呢?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他们在汉水上以乱杀平民取乐,而且掳掠妇女在军中,种种罪恶行径都有。但作者的语言还带点宛转,第二句说“纵暴略与羌浑同”,用了一个“略”字,大概、差不多与跟羌族、吐谷浑等作乱的少数民族一样。第三句“闻道杀人汉水上”,用的是“闻道”,听说而已。这样讽刺看似留有余地,实则更为有力。“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杜甫身为儒家忠厚人物的代表,忠君爱国的典范,他居然敢这样写官军。

他直面现实的勇气,真的是让人震撼。有人说,杜甫、鲁迅固然是伟大的文学家,但是如果活到现在,恐怕也不讨好。还真是这样,他们那种性格,什么都敢写,什么都敢说,而那么犀利,而且写得还好,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千古名篇,这不是给统治者添堵吗?所以即便活到现在,统治者也不会喜欢。而正是因为他们直面现实的勇气,千古所无,才更显得他们形象的高大。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大家下去之后的任务就是写一首七言古绝,一定要押仄声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