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停云》的诗歌体裁是A三言诗B四言诗C五言诗【精选】

本站作者 2023-04-18 14:49:00

染云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停 云

《停云》,思亲友也。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翩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樽,酒杯。

湛,本义是清澈透明,这里可以解释为澄清。

醪(láo):汁滓混合的酒,即浊酒,今称甜酒或醒糟,醪也可以指醇酒。

初荣,初开之花。

愿,思念。

言,语助词无实义。

不从,不能够顺遂心愿、不能如愿。

弥,满。

襟,胸臆。

第一首

停云,现在多解释为“凝聚不散的云”,但是不怎么好,应该是“停止不动的云”。

当此之时,诗人思念亲友,情思大致上偏于沉凝而非流动轻畅。这时正下着绵绵细雨,空中是密布的仿佛不动的乌云。于是很自然,诗人便久久凝望着天上这停止不动的乌云。大概诗人此时就需要有合于他思致的停止不动的这样的物象来让他久久注视,而这云就正好合适。诗人所见者虽然为云,所思者实出于云之外。

杜甫《恨别》诗云:“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诗中所语是否受到了陶渊明此诗的一些影响呢?这是很难判断的事情,因为这种看云而思念亲友的情形就情理上而言是势有必至,中国人是这样,外国人常常也是这样。所以即使没有陶渊明在前,杜甫也完全有可能这么写。

“亲友”,意为亲密的朋友或者亲戚朋友,这里应该是指前者。

杜甫早些年时写的《遣兴五首》,这组诗的写作年代有所争议,但是从诗中杜甫对陶渊明的态度来看,应该是在安史之乱以前,而不可能是他后期的作品,《遣兴五首》里说“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而杜甫晚年诗中则是“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对陶渊明的态度,显然已经不同于早些年间。大概是年龄渐老,阅历越多,思想也更加深刻通达。

霭霭,云密集貌。濛濛,细雨绵绵的样子。

八表,八方的远处。昏,暗而无光。

寄,《说文》云“寄,托也”。

“东轩”可以指住房向阳的廊檐,这里的“东轩”是指东窗。“静寄东轩”,差不多就是说诗人自己静静呆在东窗下的意思,不过意思可能还要柔和一些、淡一些。

春醪,指冬酿春熟之酒,也可以指春酿秋冬始熟之酒,这里看来十有八九是指前者。“春醪独抚”,就是说诗人独自喝着酒的意思,“独”有孤独的意思在里面。

“良朋”就是好友,“悠邈”是遥远的意思。“良朋悠邈”就是说好友现在和自己相隔遥远。

“搔首延伫”,是学习《诗经》的《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搔首”,有所思貌。“延伫”,久久地伫立,举首远望。

第二首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这里的有所重复,是表现出沉吟的意味。曹操诗云,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都是抒写作者心中友情。

平陆,平地。靡(mǐ),不能。

“闲饮东窗”,这是诗人雨天闲来无事的时候,想念起远方的好友。

“愿言怀人”,“愿言”是想念,“怀人”指心中记念着的远方的人。

“舟车靡从”,这句解释成舟车不通、舟车断绝或者都不算很好,其实意思是说,想去远方和想念的亲友相聚是现在的条件不允许的,这样写不过是诗的一种形式而已,说是乘车坐船去的条件不具备,其实就是当时天晴水退能够乘车坐船了,诗人也还是不能够前去,因为他有另外不能去的原因。

第三首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载,开始。荣,指草木茂盛的样子或者开花。春天时树刚刚开始长得比较茂盛的时候,这往往看起来是一年景致中最美的时候。人青春年少的时候可能倒不大会觉得,不过这时候的陶渊明大概是快四十岁了。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怡,怡悦。

“人亦有言”,王粲《赠士孙文始》有“人亦有言,靡日不思”。曹丕《短歌行》有“人亦有言,忧令人老”。西晋李密《赐饯东堂诏令赋诗》有“人亦有言,有因有缘”。欧阳建《答石崇赠诗》有“人亦有言,爱而勿劳”。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有“人亦有言,交道实难”。郑丰《答陆士龙诗》有“人亦有言,心得遗形”。杜育《赠挚仲洽诗》有“人亦有言,贵在同音”。王浚《从幸洛水饯王公归国》“古人亦有言,为国不患贫”。曹摅《赠石崇诗》有“人亦有云”。此外,郭璞、潘尼、袁峤之三人诗也都有此语,陶渊明诗有三处用此语。大概魏晋以来诗人常有使用此语,陶渊明之后,南北朝仅刘宋时的王韶之有一诗使用此语,唐代诗人则仅有白居易一人在一首诗中使用过“古人亦有言”。大概这是适于四言诗的句子,而且看起来也偏于质朴。

“日月于征”。《诗经》中的《国风·唐风·蟋蟀》有“今我不乐,日月其迈”,“征”与“迈”意思大致相同。《说文》云:征,正行也。《尔雅》云:征,行也。陶渊明这里是化用《诗经》的诗义,意为:是这样美好生动的春天的时光,可惜不能亲朋好友欢聚一起,而就像人们常说的,时光永远不停在流逝啊,要是现在就能够大家聚在一起促膝而谈,畅说彼此平生的事情,该多好啊。

第四首

“岂无他人”,这是用《诗经》成句,意思是说,虽然跟前也有其他的亲朋好友,不过“念子实多”——不过总是更加想念远方的你。

“愿言不获”,愿言,词典解释为“思念殷切貌”,诗这里显然不是这个意思。魏晋诗歌多用此词,诗人中陶渊明诗用此词最多。从这些具体的诗作来看,“愿言”多为“想”、“希望”的意思。张衡诗有“愿言不获,终然永思。”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有“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作品系年及释义

古人有以为“八表同昏”等语是指此时为晋宋易代之时,应该不是。持陶渊明享年六十三岁说的王瑶先生编著的《陶渊明集》认为,此诗作于陶渊明40岁时晋安帝元兴三年(404),是陶渊明仍在家守母丧之时。当时正是时局动乱,先是桓玄叛晋,后是刘裕等人讨伐桓玄,双方在浔阳一带形成拉锯战,战况激烈。这样的情形就合于“八表同昏”之语。

但是这种享年六十三岁说自然是错误的,而且仔细研读此诗内容,此诗也应该不是作于一个动乱时期,诗人的情形明显是比较轻闲的,心态也是比较平静的。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还涉及到《陶渊明集》的编纂问题。《陶渊明集》主要是由他的门生故旧编订的吗?郭绍虞先生是认为:“当时陶公之门生故旧,据其所作之先后,而传写成帙,故虽不必有意编定,而次第可寻,亦俨成定本矣。”不过根据对现在的《陶渊明集》中的作品的分析来看,我以为《陶渊明集》的编选工作应该是陶渊明自己完成的。陶渊明不是在他自己不觉间忽然辞世的,陶渊明始终是相当清醒的。既然他临终前写不久写了《自祭文》,既然他对自己的创作这样的认真,那他就很有可能在写《自祭文》时或稍前的时候把自己平生的作品做了认真的编选。我们越是研读《陶渊明集》中的作品,便越感觉到这种可能性就是真实。

早期的《陶渊明集》版本都已经佚失,现存年代最早的版本是北宋的,现在比较通用的《陶渊明集》七卷本和最初的版本有什么差别,我们已经无法很清楚。不过我还是猜测,后来的版本应该不会做太多的改动,因为是陶渊明生前认真编选好了的,太多的改动显然既费力气也没有什么必要。

而且现在这个通用的版本收录陶渊明作品的总的情况应该和最初的传本没有大的区别。至于新版本编辑者会不会删去了最初传本中的一些作品,根据现在这个通用版本收录的作品仍然存在一些水准较低的作品,可以推测,这种删除作品的事情即使有过也并不重要,不排除后来的版本会凑巧把陶集中一首半首较好的诗作误删去的可能性,只不过这种可能性极其小。

《陶渊明集》中收录的作品,除了一些放在有几卷的最后、不是陶渊明所作的作品,总的来说作品水准都是相当之高,其中的那些杰作更是毋庸多说,明显是很认真的选集的样子。

像唐代大诗人杜甫,现存诗集是约有一千四百多首作品,我们在其中就能够找得到一些水准明显比较低的作品,其中有的质量能够很清楚地看出来还在一般小诗人的优秀诗作之下。它就应该不是很认真编选的选集。

现在这个通用的《陶渊明集》版本中,有些卷中作品排序存有相当的写作时间上的顺序。这样就可以在一些卷中尝试以作品排序来推断作品的写作时间,当然也无法作为总是可靠的证据。

由于这第一卷中的第三篇《荣木》大致可以断定是写于隆安元年(397年)之前,陶渊明四十岁左右的时候,排在第一篇的《停云》写作时间只能更早。再根据诗的内容,我以为它肯定是陶渊明四十岁以前的作品,而时间的上限可能是在383年淝水之战胜利后,这年陶渊明是三十二岁。

从383年到395年(陶渊明四十四岁)东晋的形势看起来一直还算是比较平稳的。本卷的前三篇作品从大致上推断,应该都是写于这一时期。从诗本身来看,《停云》和《时运》应该是写于陶渊明三十几岁的时候,陶渊明二十九岁辞去江州祭酒之后。因为断断续续做了几年官,生活俭朴的陶渊明应当积攒了一些官俸,所以他三十几岁这段时间里家中经济状况应该还是比较宽裕的,是温饱无虞的小康水平。

有的解释说在本诗中暗寓着诗人关怀世难的忧心,还有的解释说诗中以不能够见到亲友的愤激,表明了对严峻时局和国家人民危亡的深切关注,对百姓蒙难的无比同情,这一类的解释全都是不对的,仅就诗的内容来讲也显得非常勉强。像“八表同昏”等语,是阴雨绵绵的天气中极其常见的情形,非要说里面有些什么关怀世难思之心忧之类寓意的话,理由明显是不充分的。而且从这篇作品全篇的内容和整体结构来看,这些看法根本不可能成立。事实上在陶渊明家乡江西浔阳这样湿润的南方,这样的阴雨天气是很平常的,对于比较年轻明爽的心灵,它仍然能够在里面寻找到诗意也是普通不过的事情。第三、第四首的开头富于诗意的美好的景致,还有第一、第二首的“静寄东轩”、“闲饮东窗”,已足以以证明这些。而且从诗的内容判断,这是春天的春雨。对于因为家中清贫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务农的陶渊明来说,春天的春雨自然一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在这首诗里,诗人虽然心中满是对亲友的思念、思之不见的怅恨,情思绵渺;但总的说来诗人的心态还是比较平和的,诗中的意绪是比较明朗的,确实主要是在写怀人之情,诗人在诗前面序中所说的话一点也没有欺骗我们,他干嘛要骗我们呢?如果真的有那些忧国忧民的蕴意又不犯什么忌讳,陶渊明的性格又是那样简洁而很有些明爽。所以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说:“倘若就一二句断章取义,或可谓有感易代而发;若统观全诗,不过如诗序所谓思亲友也。”

这首诗具体的写作年代还是难以明确判断的,即使我们说它是陶渊明二十几岁的作品,看起来好像也可以成立。

本诗中写的都是很常见的景物,但是就像丰子恺说的,“原来平常的人,平常的东西,平常的地方,都有美的样子”。大概就写风景而言,陶渊明和谢灵运这两个约略同时的杰出诗人,他们选择题材的风格常常是不同的。

清杨雍建云:“四言诗惟有王粲既温且雅,亦典亦则;此外俱骈俪语,赞颂体;渊明《停云》虽佳,然气格亦晚。”其实这何尝不是说明陶渊明自觉的创作意识,所以他虽然也学习前人,但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并不是亦步亦趋。明代许学夷《诗源辩体》就说陶渊明的四言诗是:“章法虽本风雅,而语自己出,初不欲范古求工耳。然他人规规摹仿,而性情反窒。靖节无一语盗袭,而性情溢出矣。”

清沈德潜言此诗“清腴简远,别成一格”。清张谦宜云:“《停云》温雅和平,与《三百篇》近;流逸松脆,与《三百篇》远。”王夫之则指出,陶渊明此诗中有一种韵律之美。

《诗·秦风·蒹葭》篇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写爱情,陶渊明是学之而来写别样的情怀。

王夫之《古诗评选》云:“四章往复之间,言句有限,取比《离骚》,尤为深远广大。彼以褊怀学陶者,初不知此诗风旨。”此诗可能含有虚拟、象征的成分,并非纯粹的写实,抒写的是一种明显具有理想性质的情怀,在艺术上确实是受到《离骚》的影响。但它也和《离骚》有很多不同,言为心声,陶渊明其人和屈原在性格上、遭遇上颇多不同之处。陶渊明相对比较平和,屈原更热烈执着,而且这时候比较年轻的陶渊明可能也远非屈原写《离骚》时那样是遭遇时难,是忱挚之心满带着激愤。

陶集以此诗为起首,有可能亦是出自陶渊明自己之手,略示自己当时之孤独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意于后来之读者。在文学作品中这或者也是比较常见的,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那部《诗选》(冰心译),开篇的序诗就是写给他想象的后来的读者的。只是陶渊明此诗有可能是比较隐曲地表示出这种意思,不是像泰戈尔诗那样直接说来清楚分明。

陶渊明此诗中的孤独之意,后来的大诗人辛弃疾可能深有所感。辛弃疾一生矢志抗金与国家之恢复,而南渡之后在官场屡屡受挫,支持者少而反对者多,能够任事时间远少于闲散时间,最后也终于是志业成空。所以辛弃疾词用陶渊明停云此诗的典故处甚多,还有一首声声慢是“隐括渊明停云诗”,全词几乎全用陶诗的成句,并且他在江西其退居之所建一堂亦名“停云”。

由于陶渊明的影响在后世渐渐增大,所以后世多用停云作思亲友之意,比如后来人们常用的“停云落月”一词,便出自于此诗。大概“停云”的意象本来也是很富于诗意和美感的,所以自陶渊明写出后,人们常用此典。

唐代诗人中用“停云”此典者仅有牟融的《寄张源》一诗:“相思不相见,愁绝赋停云。”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渐增多,在宋诗里达到了三十次左右——可能宋诗的存世量大也是一个原因。在宋词里也比较多。而宋以后,诗词里“停云”也是有时候能够见到的用典。由此亦可见唐朝之时,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仍然比较有限,而从北宋开始,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逐渐达到了顶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