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王之涣的唐诗有哪些【精选】

本站作者 2023-04-19 21:13:00

诗人王春玉

王之涣是生活在开元年间的诗人,他留下的史料很少,两《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只是从后来出土的墓志铭上,才知道他字季凌,山西人,从小就很聪明,不到二十岁,就能“究文章之精”。曾经做过主簿、县尉一类小官。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保存下来的诗同样也很少,仅有六首绝句。这首《凉州词》其一,便是我们从小就熟读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首描写西北边塞的诗。一座戍边的堡垒孤零零地兀立在一片荒漠之中,背景是险要孤绝的“万仞山”,更远处,是奔腾的黄河和悠闲无知的白云。这是内地很少见到的景像,粗砺苍凉、险绝孤寂,写的不仅仅是景,也是戍边将士离乡万里的孤寂心境。

这时,在这孤绝的情境上空,响起了《折杨柳》的羌笛声,唐人盛行折柳以赠别,这曲《折杨柳》抒写的正是怀乡怨别之情,可是在这孤绝苦寒之地,连春风都不会光顾,哪来的杨柳可折?言下之意,戍边将士的乡关之愁,无以寄托。

这首诗得到后世很多盛誉,清代的王渔洋把它和其它三首推为唐人七绝之最,章太炎也誉之为“绝句之最”,围绕这首诗民间也衍生出许多故事传说。

旗亭画壁

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是很好的朋友,据《集异记》载,开元年间,在一个下着小雪的冬天,他们来到酒楼喝酒,正好遇见歌妓在唱歌,唱的都是当下的流行歌曲,于是三人来了兴致,打赌看看这些伶人唱谁的诗最多,以分分高下。

只听一伶人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高兴地在墙壁上画下一笔。

又有一伶人唱: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于是高适也高兴地引手画壁。

过一会,又有伶人唱: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是王昌龄的宫怨诗《长信秋词》,王昌龄又画下一笔,高兴地说:有我两首绝句了!

王之涣自信盛名久矣,如今却一首自己的诗都没有,有点不太淡定,他指着其中一位最漂亮的伶人说:她待会唱的一定是我的诗,如果不是,这辈子我都不再和你们争高下;如果是,就请二位拜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

一会儿,轮到那个最漂亮的姑娘,只听她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三位诗人相视而笑,这就是“旗亭画壁”的故事。

引得春风度玉关

晚清重臣左宗棠率领湘军收复新疆,想起这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于是命令官员在天山南路沿途种下几十万株杨柳。左宗棠幕下大将杨昌浚作了这首《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大将率军安定边疆尚未归还,只见湖湘子弟遍部天山。他们新栽杨柳三千里,从此引得春风度过玉门关。

后人称这些柳树为“左公柳”,只可惜杨柳树龄不长,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年几十万株的左公柳如今已所剩无几。

以诗填词的机智故事

关于这首诗,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命人为她的扇子题诗,题的是王之涣这首《凉州词》,不料写字的人忘了一个“间”字,惹得慈禧大怒,这人急中生智,说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因他的机智转怒为喜,免了杀身之祸。

《登鹳雀楼》

王之涣的另一首诗我们也很熟悉——《登鹳雀楼》。

鹳雀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该楼位于今天山西省永济县的黄河边上,下临黄河,远处是中条山,想来视野极好。

古人登高必赋诗,因事兴感,触景生情,但凡登楼的诗人,都会留下千古名作,鹳雀楼也不例外。沈括在《梦溪笔谈》说,在唐人众多题咏鹳雀楼的诗篇中,最值得吟味的只有三首,其中便有王之涣这首《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偎在中条山身后,渐渐要落下去,黄河水滔滔不息向着大海奔流——很壮阔很有气势的一个景。

第二联不再写景,转而说道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只有更加努力。有着一种很积极很励志的精神。

沈括说唐人题咏鹳雀楼最有成就的诗篇中,还有畅当的这首《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这首诗写得也很雄壮,首先突出的是鹳雀楼的高:它比天空中飞翔的鸟还要高,站在这样一个高度上俯看众生,有一种超出尘世之感。天空笼罩着原野,江水向着峻峭的高山奔流搏击而去。

再就是久经离乱的中唐诗人李益,他写的这首《同崔邠(bīn)登鹳雀楼》则少了这种豪情: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站上高楼上的李益所见一片云水茫茫。汉魏的霸业有如流水和夕阳,早已不复存在。千年的繁华转眼即逝,当下的愁绪才是难以消除。风烟四起,更激起思乡之情,景色萧条,令人倍感伤怀。

李益生在盛唐末年,成长于中唐,盛世荣光更像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哀叹的是汉魏,抒写的却是当下。

王之涣的赠别诗

王之涣还写过赠别诗——《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quǎn)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zhào),桃溪浅处不胜舟。

离别是在春天:眼前长堤畔的春水绿意悠悠,远处田亩间的渠水汇入漳河向远方流去。棹声(摇桨声)响起,仿佛在催促友人起程,他劝朋友不要理睬这催促,哪怕让我们再多聚一刻也好啊!不然这桃溪太浅,满船的离愁,又如何载得动?让我想起了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还有这首《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这首诗写得很新巧,通篇都没有离别的场面,只写近来柳树也禁不起离别的攀折,以杨柳之苦,衬托离别之多。

李白有一首《劳劳亭》,常被人们拿来与王之涣这首《送别》作比较: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是古时饯行送别的地方。诗人看到劳劳亭边尚未反青的杨柳,联想到离别的人们无枝可折,再又联想到春风——春风是如此善解人意,它知道离别之苦,不遣柳条青,是为了就此阻断人间的离别——比王诗又多了一层曲折。

隋唐特别流行折柳送别。“柳”与“留”谐音,寓有挽留之意;杨柳生命力顽强,易栽易活,因此又有祝福远客在异土他乡能平安顺利的意思;柳枝轻盈柔美,在春风的吹拂下,有依依惜别之态,“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枝有如愁眉和愁肠,正好能表达离别时刻的愁绪——杨柳成了离别的象征,唐人送别几乎必言折柳。

据《唐诗纪事》载,雍陶担任简州刺史时,在简州城外有座情尽桥,有一次雍陶送客至此,不明白“情尽桥”的意思,左右告诉他:“送迎之地止此,故桥名情尽”。雍陶觉得这个说法很无理,写了这首《题情尽桥》,将其改名为折柳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从来都只是情难尽,为何命名为情尽桥?从此改名为折柳桥,任凭离愁如同那条柳丝一般,一缕缕在春风里飘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