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书画有关的诗(诗词与书画的合体之美)

本站作者 2023-06-09 18:50:00

和书画有关的诗

诗词与书画的合体之美

——黄莽

众所周知书画是技巧艺术,她给人主要的享受是视觉感官和经济价值。而诗词主要给人的感受是思想境界和精神上的财富、虽然两者都可以书画中有诗,诗中有书画,但结合起来,那就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韵味无穷!因为诗词是文化中的艺术。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书画是可以重复的,诗词不可以,一位真正的诗人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学识,在天文地理,心理学、哲学、佛学以及道家文化等都要知道一些,还包含琴棋书画,而且诗词是凌驾于琴棋书画之上的,我们就拿近代几位大师来证明一下诗词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在金石书画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但他说:“我的诗词要高于书画雕刻”,充分显示了其国学功底和自信。还有一位是国学大师启功,他说自己“字不如画,画不如文物鉴定”。沈鹏,这几年不是忙于书法创作,而是闭门研究诗词。这些大家为何都这样?我认为,艺术需要文化来支撑,到达一定的高度时,更需要文化去延伸,通过诗词艺术和技巧艺术传达思想、情感,家国情怀等,再加上品格的修养,才更能体现一位艺术家的精神财富。

一、诗词与书法结合的价值

自古以来,书法和诗词脱离不了关系,书法界有苏轼、黄庭坚、启功、毛主席等、在书法和诗词上的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样也使得他们的诗词在书法上更加的畅快淋漓的表现出来,或奔放、或飘逸、或古朴,充分发挥了技巧艺术和文学艺术,通过自身的修养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其书法作品被后人崇拜,价格一路飙升,因为他不是简单的书法,而是通过自身的文学艺术在技巧艺术上展现出来,两者结合,相得益彰,也胜人一筹。

二、画与诗词结合的价值

画界有唐伯虎、郑板桥、齐白石、张大千等。近几年我看了一些鉴宝栏目,发现画家在自己的画上写上创作的诗词,他的价格往往要高一些,这说明了什么?如前面我们所说的是技巧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结合,相得益彰,也给我们带来了全面了解意图信息。因为书法和画都是视觉感官,单从一幅画他很难反映出深层的思想,有些东西无法用画来展现他的情感与寄托,那就需要文字来补充,长篇大论不行,唯有诗词恰好能做到,比如一首绝句20个字或者是28个字的,她:少、小、了;常、藏、长”。充分体现出来画外的思想情感,给了我们一个全面的了解信息。

三、诗词与音乐的关系

诗词不是简单是文字组合,是需要灵气,需要体验生活和多面的知识才能写出,她和音律宫商角徵羽密不可分,常见当代有些人把20和28个字拼凑一起就叫绝句,40和56个字就叫律诗,相同字数的词就叫某某词牌,这是不对的,格律诗诗词必须讲究韵脚和平仄,这样才能构成抑扬顿挫,音律回环之美。

四、诗词与书法结合的范例

苏轼:

苏轼的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充分突出了苏轼的诗词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和豪放的特点。

《黄州寒食诗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 坟墓、死灰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 从文 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把这个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和诗词史上影响都很大。像这样的例子还有黄庭坚诗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毛主席诗词与书法等等,数不胜数。

五、诗书画结合的范例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

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

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题拈花微笑图》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题落霞孤骛图》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以上为唐寅的诗,诗书画兼善,三者交融,影响其艺术创作,绘画之余,他题诗入画,以书法为纽带,将是个与书法艺术直接呈现于画副之上,诗书画三位一体,复构了一副布局更为完美,内容更为丰富的幽美画卷,使观者即可赏画,又可品诗,还可观其书法,极大的增强了画面的观赏性,题诗入画后,绘画的主题得以升华,意蕴得以扩展,其化境尤具诗意,增强了画之韵味。在为画题诗时,又将绘画技法溶于诗法之中,将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布局用于题画创作,建构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诗中画,并用散点透视法为它们谋篇布局。

唐寅发现诗善抒情,画善绘景,二者虽可互补,但是,面对气象万千的自然美景,它们仍显捉襟见肘,面对诗画这一不足之处,他给我们留下了诗画一律的超越,利用诗歌的音乐性,用题画诗谱写了一曲曲写尽山川大地音响节奏之美的动听歌谣,更以色彩谱曲,尽写天地之五光十色,他在题画诗中构造画境,并闯进画面点缀风景,以“有我之境”显“我在”精神,张扬了他的个性,成就了他独特艺术追求。

还有个了不起的人就是齐白石,在他大部分画作中都有题诗。

其一:通过诗来表达一副画面中的不足。

《题不倒翁》:能供儿戏此翁乖,打倒休扶快起来。头上齐眉纱帽黑,虽无肝胆有官阶!《不倒翁》:乌纱白帽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其二:通过诗来交代场景。

《题紫藤》半亩荒园久未耕,只因天日失阴晴。旁人犹道山家好,屋角垂香发紫藤。

其三:通过诗来表达情感。

《题吊瓜》:盗如鳞密不容针,又见瓜藤满架阴。铁道四千家咫尺,省亲无计更伤心。

其四:借紫藤思乡。

《题紫藤》:阴密如云蔽日华,偶闻香气更思家。借山四野皆紫海,樵牧何曾认作花。

其六:在他眼里,白菜显然意味着平民情怀,象征着朴素生活,也伴随着他的乡村记忆。

《 题白菜》:朱门良肉在吾侧,口中伸手何能得?是谁使我老民良,面皮变作青青色!

其八:以菊自娱自乐,表达淡泊心态,不像权贵低头哈腰。

《题菊》 :穷到无边犹自豪,清闲还比做官高。归来尚有黄花在,幸喜平生未折腰。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诗词的魅力,我们也看到诗词与书画的结合,相辅相成。通过文字增强画面感和画外之音,通过画用诗词表达情感,起到了图文并茂、声情合一的效果。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与见解,起到了双重艺术效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