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表达技巧(《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

本站作者 2023-06-21 15:24:00

古诗文表达技巧

注:本文为熊猫先生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汇编的高考中常见的诗歌阅读的表达技巧,仅供参考。

诗词表达技巧

一.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一般情况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3)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

(4)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5)借古讽今(借古喻今、怀古伤今):咏史诗中常见表现手法,借历史上事件来讽谕当朝。

3.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区别:

(1)“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味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3)“托物言志”不在内容上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二.修辞分类

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本体和喻体,两者之间有相似性。明喻会出现比喻词,暗喻有本体和喻体,没有比喻词,借喻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用: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兄为简洁。

2、通感:把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内容融合相通,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平面事物立体化。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用: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

3、拟人:赋予没有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态动作,从中渗透出作者的情感。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否兰笑”。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4、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从而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作用: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5、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人。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用: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6、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如“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8、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作用: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9、双关:利用汉语词汇意义上的多义性或语音上的谐音关系,言在此而意在彼。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作用: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10、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如《诗经·采薇》《诗经·关雎》等。

作用:使形象鲜明,思想突出,感情强烈,又使行文前后呼应,起伏跌宕,获得强烈节奏感和旋律美。

11、顶真: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作用:回环跌宕,有旋律美。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壮物叙事,条理清晰。

12、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作用: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13、互文: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作用: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1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作用: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三.描写手法

(一)侧面描写

1、烘托:从侧面对其他事物着意描绘,来使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特点更加形象突出。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①以物烘托人。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哦,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

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

②以人烘托人。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销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

③以物烘托物。如《琵琶行》中“东船西筋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2、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①正衬:是指用事物的相同性质或特点来衬托一事物。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山之高映衬天姥山之高的。

②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极写春景之美,描绘了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又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润中。”以动衬静,用花落、月出、鸟鸣的动,反衬出了春润的幽静。。

◆烘托与衬托区别:“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而“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3、对写: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描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三四两句不正面写“思家”,而是通过写家人思念自己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4、联想、想象

联想:由一人或事物关联性地想起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人或事物(已经客观存在的),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缘。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纷下垂、焖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情景的思维过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游的景象就是想象。又如陈陶《陇西行》:“誓扫句奴不顾身,五干绍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闻梦里人。”后两句通过想象无定河边的累累白骨是姑娘们在梦中思念的亲人,来控诉统治阶级发动战争的罪恶。

联想与想象区别: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

(二)正面描写

1、白描细描

①白描:本是中国画中一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后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用最精练、最节省、最的文字粗线条地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避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如北朝民歌《教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②细描(工笔):细描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全诗通过对诗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焦灼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2、动静结合

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诗人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

①以动衬静: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歌,王孙自可留。”额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表达作者悠然闲适之情。

②动静相衬:如戴叔伦《兰溪掉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③以静衬动: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漯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它三句都直接从动态的角度展现瀑布奔涌而下、气势确磷的动态之美,惟第二句“挂”化动为静,以静衬动,从静态的角度惟妙准肖地表现出漯布倾泻喷涌的动态之美,更显瀑布之冲天直下的动感和气势。

3、虚实结合

诗词中的“虚”,是指作者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眼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出空灵境界中的虚物、虚象、虚景、虚境,也即心中之景、想象之景;诗词中的“实”,是指作者描写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实象、实物、实景、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

4、远近结合

如柱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远近结合,描绘出了一幅色彩艳丽、充满生机的山林秋色图,表明作者的喜爱之情。

5、俯仰(高低)结合

如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颈联俯仰结合,沙滩栖息一群白鹭是俯视;天空辽阔、鸿雁振翼高飞是仰视,描绘出一幅安闲、自由的画面,表明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6、视听结合(包括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

如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

万壑雷。”前两句为视觉描写,后两句为听觉描写,视听结合,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

7、点面结合

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的多为面,细笔描绘的多为点。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衰签翁,独钓寒江雪。”“袁签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号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8、抑扬结合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①欲扬先抑:如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辰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

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

2欲抑先扬: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清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虚心垂询的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了汉文帝的不务政务。

9、对比

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二句和三四句就构成今昔对比。又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将帅的荒淫无耻。

◆对比与反衬区别: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而反衬有主次之分。

10、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于文字中是指用较为浓重的笔墨,连续用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情调一致而又富于变化的意象对同一种环境气氛、人物行为、心理情感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①渲染的对象:主要是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

②渲染的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层递、慕写等。

③施染的原则: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铺陈,不过度追求浓词艳藻。渲染的方式有正面直接描绘及侧面间接烘托。

④渲染的种类:有景物渲染、环境渲染、气氛渲染、细节渲染、情绪渲染、行为渲染、语言渲染等。

11、象征

是诗人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情感或心志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们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用石灰的特点来象征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12、用典

指诗歌中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用典根据用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明用和暗用。

①明用,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共用了多个典故,表达了词人收复失地的愿望和信心。

②暗用,又称化用,如欧阳修《宿云梦馆》:“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杏难分。井相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第四句暗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典故,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

四.设题方式

1、这首诗用了××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2、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或“手法”)。

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总结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描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进行描写的;

第三步:简析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即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