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苏轼古诗解释 花影 苏轼

本站作者 2023-06-22 22:29:00

花影苏轼古诗解释

人立足于天地间,当太阳正空照时,人影会压缩到最短;当夕阳西下,影子便拉向最长。佛学愿意用光明与黑暗的消长关系来对其进行解释。人为阳,影为阴,当光明占据主导时,阴暗就会退让,而当光明消散,阴影便要疯长。形与影的关系,也如世上的因果,只要还在生活,一定相伴而行。

苏轼就曾在花与影之间陷入深思,从诗中走近,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熙宁九年,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后,苏轼创作了一首诗,似乎有意映射其新政,来表达不满。

只见亭台之上花影一层又一层,不知为何令人心中烦闷,苏轼数次让仆人去清扫,结果都扫不掉。终于等到傍晚,太阳下山花影渐渐消失,只可惜没过多久,月亮升了上来,重重叠叠的花影只是换了一副样子便再次出现。

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苏轼的这首《花影》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助花影的意象,抒发自己内心的无可奈何。他在无意间看到重重叠叠的花影,随着太阳的移动,影子会同时移动,这倒是可以类比自己的命运,永远逃不开,弃不掉。

不过苏轼更愿意把花影看作躲在阴暗处的小人,他很不喜欢这些影子,从“扫不开”便可看出。重重叠叠的花影登上朝廷的瑶台,把持着政治的权柄,它们避光移动,始终占据高位,本该清明的瑶台宛如痼疾缠身。正义之士举全部力气,却不能扫开,终于阴影的存在,赶走了光明的区域。

可幸的是国家的太阳落山,带走了叠叠花影,但无奈的是月亮升起,花影再现。改朝换代也无济于事,利益只要不断,小人就会无穷无尽。

苏轼将心中细腻的情感暗含在花影的微妙变化之中,从寻找的比喻来看足够新颖,语言也通俗易懂。那表面风平浪静的描述牵引着水下澎湃激荡的巨浪,使得诗作言近旨远,满含言外之意的含蓄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