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写景的手法 从古诗词中学写习如何写景
从古诗词中学写景
不少同学都喜欢阅读描写景物的作品。朱自清的《春》等,很多同学能背得出来。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同学们也喜欢描写景物。但是,有些同学说,看看身边的景物,都很美丽,可到了自己的笔下,便不知道怎样去形容,怎样写才能做到生动、细致、传神呢?
让我们再来温习一下朱自清《春》中的句子吧: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但是,再仔细一想,这又与朱自清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分开。且不说,“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如果朱自清不熟悉这首绝句,他又怎会引用来表现眼前的自然景色呢?而其他的一些句子所体现的意境,我们何尝不能从古诗中觅得踪影?
明代诗人沈明臣《萧皋别业竹枝词》写道:“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鸠声里雨如烟。”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写道:“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宋代诗人雷震《村晚》诗写道:“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将这些诗句跟朱自清的《春》对照着读,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朱自清将古诗中描绘的意境,完完全全地融合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去了。
读与写,是两个紧密相关的事儿。如果我们在写景的时候,面对眼前的景色,心里想到了平日读过的诗句,那么,我们的笔下,就一定会出现斐然的文采!
从古诗词中学习写景,首先是对这些诗词字面、内容和情感要准确理解。理解不准确会闹笑话。
其次,要揣摩并感悟它们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眼、耳、鼻、舌、身所有的感觉器官,写出景物的色、香、味、形、动、静等特征。
如黄庭坚词《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写梅花:“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破梅”,梅花含苞始放,这是视觉所得。“风细”“得香迟”,因为晚上风小,香味未闻见,这是写感觉、嗅觉。“晓来开遍向南枝”,这又是写视觉——早晨所见。读这样的句子,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梅花从含苞到盛开的形象,我们也真切地闻到了梅花的香味。
2.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
如苏轼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海楼晚景》:“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其中运用了比喻、比拟等手法如“翻墨”“跳珠”“水如天”“紫金蛇”等,把天上的云、雨点、水色、闪电,活生生地作了描绘。
3.注意描绘时的角度。描写,要有自己的立足点或称之为观察点。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从一个固定的点写眼前的柳树,观察点不动。
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这首诗的立足点也没有移动,写燕子、桃花、断桥、小舟和柳阴,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静到动,雨后湖中的景色,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词,观察点在移动。诗人边行边看,把眼前的景物记录下来,层次也非常清晰。
4.注意感情。古代的诗词,大多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因此涵泳(涵泳:书面语词汇,深入领会。)时要体现其中的感情,喜怒哀乐不能混淆。
再次,从古诗词中学习写景,并不是把古诗词写景的句子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作文中。
有三种做法大家可以在练习时选用:
1.把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散文。领会诗词的意境,用现代汉语把它“化”开来。这与通常所说的“翻译”有类似处,但比翻译自由,可适当添加一些自己的话。
2.引用。如朱自清《春》中“吹雨不寒杨柳风”即是。但不能到此为止,要有上下文与其呼应,使它成为写景的有机组成部分。
3.化用。从眼前的现实图景出发,将学过的古诗词中的句子化开来“为我所用”,看不出这是在引用或套用照搬。这是活用的高级境界。读一些现代散文觉得它们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些散文便是活用、化用的产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