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夜里诗句深秋的诗词悲凉 15首描写深秋的古诗词

本站作者 2023-08-07 22:27:00

深秋夜里诗句深秋的诗词悲凉

立冬已过,秋天渐渐离我们远去。此刻,只想对秋天表白,希望秋天可以走得慢一点。今晚,让我们一起再品古诗词中的深秋,感受古诗词里的秋意之美

《秋 词》唐 |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枫桥夜泊》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本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霜 月》唐 |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诗写深秋月夜景色,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

《渔家傲·秋思》宋 |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边塞词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

《长相思·一重山》五代 | 李煜

一重山,    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    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诗歌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

《江 上》宋 |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    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    吹过乱山东。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长安秋望》唐 | 杜牧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这首诗的好处,在于它在写出长安秋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

《天净沙·秋》元 | 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    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    飞来就我题红。

秋天固然有萧瑟的一面,但对热爱生活的诗人来说,却同时意味着希望和奋起。这一“辞”一“就”,尽翻前案,将初时悲秋消沉的气氛一扫而空,无异化衰朽为神奇。

《秋夜寄邱员外》唐 |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全诗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村 行》宋 |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秋凉晚步》宋 | 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    荷叶犹开最小钱。

这首小诗充分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由于作者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

《早秋三首·其一》唐 | 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清江引·秋居》元 | 吴西逸

白雁乱飞秋似雪,    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    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

白雁是深秋的象征。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足见白雁也会同乌鸦那样受到“霜满天”的惊扰。次句续写凉夜露水增重的秋景,依然是清凄的笔调,视点却从天空转移到地面。这样就为人物的出现腾出了环境。

《南乡子·秋暮村居》清 | 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    一路空山万木齐。    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    灯火荧荧归路迷。    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家在寒林独掩扉。

全词以轻灵浑朴的笔调描绘出村野田园的风光情趣,读之犹如欣赏一幅优美安详,恬淡静谧的水墨山水画。景象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动静相间,有声有色。

《江 上》清 | 王士祯

吴头楚尾路如何?    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    满林黄叶雁声多。

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秋江晚渡的意境,清爽脱俗,超然典雅,长髯白衫的先觉圣明凌虚于浩淼烟波之上,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