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和七绝有什么区别

本站作者 2023-09-04 00:51:00

竹枝劳作古诗词有哪些

17.9.16更新:

《赌棋山庄词话》云:

浪淘沙二十八字绝句耳,李主衍之为五十余字。阳关曲亦二十八字绝句耳,元人歌之至一百余宇。词转于诗,歌诗有泛声,有衬字,并而填之,则调有长短,字有多少,而成词矣。故竹枝、柳技诸体,无非词,亦无非绝句也。然作谱者不录此体,则失词源。选集者尽录此体,又紊词界。若其人素不知按拍,而我于其诗卷中,强拈此等作,名之曰词,列入词选,不独燕书郢说,顿失作者初心。而又词又诗,反令二十八字并无一定归宿。况沉香被诏,旗亭画壁,采莲欸乃之篇,江南红豆之曲,无不登之弦管,尽应厕之减偷。今独取竹枝、柳枝而入之,则抉择更为失平,然则选词之不必选此体也明矣。近鄞人袁陶轩钧撰四明近体乐府十四卷,自唐至国朝凡百六十人,然如唐之贺季真知章,元之袁伯长桷,葛逻禄乃贤易之,明之屠田叔本畯,国朝之陈玉儿撰,羌无他作,只载竹枝、柳枝一二篇,遂得谓之倚声家乎。又各家序履历,而不序著述,令人无从考订,亦是一失。至近体乐府之名,本周益公必大词,却非陶轩臆创也。

17.4.25更新:

刘大勤《古夫于亭诗问》

问:“竹枝词何以别于绝句?”

王渔洋答:“ 竹枝咏风土,琐细诙谐皆可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绝句迥别。 ”

又郎廷槐《师友诗传录》

问:“竹枝、柳枝自与绝句不同。而竹枝、柳枝,亦有分别,请问其详?”

渔洋答与上相类,张历友答云:

竹枝本出巴渝。唐贞元中,刘梦得在沅、湘,以其地俚歌鄙陋,乃作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其词稍以文语缘诸俚俗,若太加文藻,则非本色矣。世所传“白帝城头”以下九章是也。嗣后擅其长者,有杨廉夫焉。后人一切谱风土者,皆沿其体。若柳枝词始于白乐天······与竹枝大同小异,与七绝微分,亦歌谣之一体也。

——————————————

10.28更新V2.0公告:

1.新增完竹枝词格律问题

2.增加七绝流转感觉培养模块

注意事项:本次更新不会删除老的数据。

——————————————————————————

虽然很早就关注了问题,但是手头一直没有电脑,所以便拖到了现在。

另外一个答案我看了,但那个链接我打不开,我不认为这篇论文值得我花钱去看,虽然我考据没有博士详细,我只是说一点自己的想法吧。

所以,先把描述里的第一句话回答了吧。

李瑛说“少陵七绝多类竹枝体,殊失正宗”

这句呢,是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下的评注,也就是说,这句是评论这首诗的,杜甫迷看到这里可能要暴起了,但是别急,后面还有几句话。

少陵七绝多类《竹枝》体,殊失正宗。此诗纯用止锋、藏锋,深得绝句之味。

很好理解,就是说杜甫很多七绝都跟《竹枝词》题材差不多,不能算是正宗的七绝,这首(《江南逢李龟年》)却是很好的绝句。

那么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首先要理解竹枝词是个什么东西。另外一个答案也说了,竹枝词主要写风土人情,用语比较俚俗,还想要详细了解的可以百度看看,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我们还知道杜甫的诗有个通俗的称呼,诗史,对吧?上过学的肯定都被老师灌输过这个观点,我且不论严不严谨,但至少可以说明杜甫的诗有一个特点:记事。

如果不是很了解,我就随便列几首杜甫典型的七绝吧。

三绝句(唐·杜甫)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其二(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齧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其三(唐·杜甫)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这三首很典型。看了,要说诗情嘛,好像找不到多少,我们也不必慑于老杜的名声。我只想说,这是诗,但不是绝句,至少不是合格的绝句,当然,随便写的东西也可以称作诗喽。这里也许有人要扯什么情感、叙事技巧了,我只能祝愿,你开心就好。

我为什么不欣赏这三首呢?在我看来,有三点值得说明。

第一,做为绝句,至少成功的绝句总要抒情性大于叙事性的,或者说,叙事是为了抒情服务的。这三首有抒情吗?有!但是这是隐藏在字面下的,你如果仔细想想,也许杜甫表达了同情?谴责?无奈?按照我们的常识推理,这应该都有,但这是我们想出来的,而杜甫给的提示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

大家都赞同古人的一种审美取向,“犹抱琵琶半遮面”,也就是说要表现一种事物,不能全表现了,要有留白,但是留白不意味这什么都没有。

我给你一张白纸,能叫艺术吗?当然了,脑洞大开的你也可以这么认为。

我给你一张照片,能叫艺术吗?一般都不这么认为吧。

这三首就叙事来讲,相当于照片,就抒情来讲,相当于一张白纸。我认为诗就是领导人们去欣赏美,而不是把东西往那一摆,说,你自己领悟吧。这样的工作大自然已经做了很多了,还有一类纪录片也做了这样的工作。所以我说这是很不成功的绝句。

那么为什么不成功呢?这就是第二点我要讲的。

第二 ,题材,也是体制问题。这一类的题材在古体诗里可能比较好讲一点。五古质朴,七古雄浑。就辞藻上来说,上面三首用五古写可能更合适。当然了,这不是说这类题材不可以用绝句表现,但是这跟个人的擅长、境界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杜甫还有一组七律,也是叙事的好诗,《诸将》五首,通篇不言时事,而以古托出。关于这组诗,大家可以看看历代诗评,这里还是不展开讨论了。这里只是说明一下体制问题。

第三,绝句应该有比较明显的转结。所谓转结,或为反转,或为正转,或为另转。

反转,即一二铺陈,三句一转前意。

正转,即三句依顺前意,更转进一层。

另转,即三句另起一事,此须句断意不绝。

好吧,上面都是我胡诌的。总之,转的话,一般都是转到议论抒情上来,但是此三首转的很不明显,几乎就是直接往下写的。

为了让人们领悟一种事物的不好,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相反的例子。

律诗与绝句有何内在区别? - 拂镜先生的回答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两首凉州词,都是唐绝句一流的作品。前者前两句先描写环境,三句直接开始议论,然而就艺术效果来看,却是抒情性大于议论性的。后者前两句是事件的描述,然后三句直转激越之情,一泻而下。

这样的效果无疑是成功的,绝句在情感未到达高潮之前,便已迫不及待的将其抛出,又在高潮期前后戛然而止。这样的留白使得绝句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这里顺带把“两个黄鹂鸣翠柳”的问题解决了吧,从第三点来看,这首通篇对仗,三四句在对仗的情况下,很难把转显现出来,虽然此诗有意识的转换了视角,但在对仗之下,不容易让人觉察出来。一二句对仗在水平足够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允许的,但在三四句,我很不提倡对仗,一般都是流水句式的,这不仅是水平问题,更要有运气问题了,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我也未必觉得多高妙,只比杜诗流转那么一点。此外,这首杜诗用语也比较口语化,这值得注意。

这里我补充一下如何找绝句的感觉吧。这要找那些历史上翻案的议论绝句比较好,这里举一组经典的: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这三首,很明显有意思上的辩驳倾向,一二句铺叙,三句一转,四句全盘托出反意。这里面有绝句流转的奥妙,十分值得品味,虽然我觉得这种方法有取巧之嫌,我曾笑过一个人道:“诗在诗家翻案法”。

我再找一组,大家看看。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这个大家细心揣摩就会清楚的。

————————————————————————————————————————

10.28更新:还是自己的电脑方便,毕竟不好意思老拿别人的电脑。

那么关于竹枝词的格律,我们根据后人的作品是比较难推测原来的,毕竟只袭其意,不尊其体的现象在文学上很常见,更何况这还不是什么圣人的作品。所以我们直接上刘禹锡的原作吧:

竹枝词九首(并引)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昔屈原居湘、沅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我们先看序,序里面交代了很多东西。首先,刘禹锡是在听到蜀人的歌曲以后创作的。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

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昔屈原居湘、沅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

刘禹锡说这个地方的曲子不错,就是词不行,鄙陋,还分不清字词,所以他效仿屈原作《九歌》,写了九首来当做歌词。我们知道,古代唱歌,对于词的要求比较高的,因为可能一个字的音韵差别,听出来的和文本是有距离的,现在我们听流行音乐很多时候还听不懂歌词呢,所以现在的词作者并不懂这些,当然可能跟歌手本身唱功也有关系。

所以在后面刘禹锡还加了一句“俾善歌者飏之”。但是龙榆生对于这一句解释为“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学作《竹枝》,还只是揣摩这种民间歌曲的声容态度,而不是依它的节拍,所以要“俾善歌者扬之”,也就是加上虚声以应节的意思。”我觉得这个解释还是有些牵强的。

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九首是为了写来给人唱的,所以它对于音律是有要求的。刘禹锡的时代,七绝格律发展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在这九首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

南人上来歌一曲

山桃红花满上头。花红易衰似郎意

桥东桥西好杨柳

昭君坊中多女伴

城西门前滟滪堆

瞿塘嘈嘈十二滩

银钏金钗来负水

这些句子前四个字的平仄本该为仄仄平平的,却都改为了平平中平,而且可以看出,这九首平仄格式相同,均失粘。

其中只有其四、其八没有拗句。而且拗句的分布也不是很规律,一句拗句有三句,三句拗句有五句,好像看不出来什么规律。

没事,刘禹锡另外还有两首竹枝,是在九首之后写的,我们看看。

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这两首可以明显看出来和前面九首不是同一时间写的,这两首都是典型的七绝,不再失粘,没有拗句。此外刘禹锡神交已久的好基友白乐天也有同名作。

杂曲歌辞 其一 竹枝(唐·白居易)

题注:一作竹枝词四首 一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杂曲歌辞 其二 竹枝(唐·白居易)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杂曲歌辞 其三 竹枝(唐·白居易)

题注:一作竹枝词四首 三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杂曲歌辞 其四 竹枝(唐·白居易)

题注:一作竹枝词四首 四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后代的竹枝词形式上跟这几首是差不多,都是名为竹枝词,但都是七绝正体,而非一开始刘的拗体。

那么这么多例子,我们怎么总结竹枝词的格律呢?以刘作那一组作为例呢?

我认为这个还是以刘作前一组为例比较好,为什么呢?

(以下纯属本人猜测)

首先排除刘禹锡失误的情况,因为格律到了中晚唐已经很完善了,刘不可能如此大规模地犯错。按照常理推测,在第一次创作的时候,平仄不断变化,我认为可能是刘禹锡本身也比较不确定,懂音律,但是蜀人的曲子未必是完全遵循七绝格律的,它可能产生比较早,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一些规律,第一句可能是仄起,第三句最好要平起,在这个基础上,所以刘禹锡尽可能地向上面靠。之后综合时人对于格律的要求,第二次刘禹锡就完全按七绝来写了,后人也这么来了。所以要找相对还原度高一些的律,还是前一组好一些。

(不过也许是刘禹锡闹着玩的,真是太调皮了!)

不过总的说来,竹枝词已经丧失了作为曲调名的意义,它在文学上的作用只是作为一种特定体裁而存在了,所以过分追问格律并没有意义,我们将其看作七绝也无不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