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相依古诗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福祸相依
《道德经》直译 每天一章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直 译 :
其政闷闷,(国家的政令宽厚,)
其民淳淳;(人民就淳朴;)
其政察察,(国家的政令严苛,)
其民缺缺。(人民就诈伪。)
祸兮福之所倚,(祸啊,与福分偎倚在一起,)
福兮祸之所伏。(福啊,有灾祸潜伏在其中。)
孰知其极﹖(谁知道它的终极呢?)
其无正。(它没有正规的定论。)
正复为奇,(正的一反过来成为诡异,)
善复为妖。(好的一反过来变为妖邪。)
人之迷,(人们处在迷惑中,)
其日固久。(时日已经太长久了。)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因而,圣人方正而不割害,)
廉而不刿,(锐利而不刺伤,)
直而不肆,(率直而不放肆,)
光而不耀。(发光而不耀眼。)
国家的政治宽厚,人民就淳朴;国家的政治严苛,人民就诈伪。
从大环境上来讲,民风在无形之中,会直接受到国家政令的影响。宽松开放的政令,人民自然会淳朴厚道。苛察繁细的政令,人民自然就会诡诈刁蛮。你要是为人大度,对方就会不拘细节;你要是与人斤斤计较,人家就会与你毫厘必争。这是一种奇异的条件反射。
从个人角度来说,其政,指为人处事的方向方式。其民,指人的身体和行为以及习惯性情。
一个人,善于用昏昧愚钝的方式来为人处事,说明这个人的心性淳厚朴实。反过来,善于用精明巧妙的方式来对待人事,说明这个人疏薄诈伪。
行道人在生活中大可不必精打细算,患得患失。不妨学做糊涂人,学办愚昧事。这样,反而能使自己人缘更好,门路更宽,来源更广。也可以让自己的心性变得单纯厚道,行为变得直接真实。同理,人要想办事无阻碍,所得不辛苦,就不要怕吃亏怕上当。因为一切法相都天然平等,占到便宜不要以为是好事,吃了亏也不要当成是坏事。因缘法的平等性,平等到起任何一个心,动任何一个念都没有必要。当原因的性质已定,什么人都改变不了结果。
事实上,生活中凡是精明能干,或善用心计的人,最后的结局,都并不尽如人意。他们时刻都在权衡利弊、计较得失,这样的人心境起伏不定,心理动荡不宁。在生活中他们会过得很累,身心都会背负着沉重的负荷,而且还比其它人更容易受到打击和伤害。因为他们太在乎个人利益,只有自我的思想,没有利人的理念,所以心量打不开。从而导致他们的福气越来越小,亏欠人家的越来越多。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好象争取了不少,其实早已失去得太多。这种看似天衣无缝,高人一筹的生活态度,最终一都是得不偿失,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前途灰暗。
真诚待人,大度处事,可以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热情援助;精于算计,悭贪吝啬,只会激起生活周围人们的暗暗讨厌。俗语说:憨人自有憨福。许多时候,正是由于机关算尽,才反误了卿卿性命。
祸啊,与福分偎倚在一起;福啊,有灾祸潜伏在其中。
人们只知道求福,却不懂得避祸。求福等于求祸,断祸必须离福。
看待祸福,一般人只知道直观地审视它们,而看不清祸福之间的依存和转化关系。如果改变角度,利用祸来看福,或者透过福来看祸,就可以发现它们两者的关联之下,有严谨的因果互换规律。弄懂了祸福运行的过程,既有助于生活顺利,也可以唤起人们的智慧和觉性。
祸中有福,几乎所有的灾祸都不是偶然的,全是自己过去种的祸因成熟所至。属于自己的那些该兑现的灾祸,只有将其消掉,人才能轻松舒适。如果不消除而长久存放在那里,自始至终都是祸患。所以,当灾祸现前,对有些人来说看起来难受,其实不完全是坏事。好比一个逃匿的罪犯,没有受到惩罚,罪业就一直扛在肩上,身心不得安宁。平常生活中,人们受贫穷遭苦难,被伤害挨病痛,以及各种想象不到的损失或灾祸降临,里面大半与福有关,不是过去的福因导致现在的祸果,就是现在的祸因引发未来的福果。
福中有祸,祸与福都含有极强的双重性质,它们看似独立存在,实际上是相互依傍,两向对烘。一切福都不是纯粹的福,里面潜藏着祸根;任何祸又都不是单一的祸,内部夹杂着福荫。人们只知道福好,却看不见福里隐含的祸水。一直以来,人们都是只管一味求福,万万想不到求到福的同时也求到了祸。福能治病也能致病,譬如有人喜欢往高处走,当达到了一定高度,才猛然发现原来高处不胜寒。很多人当初只考虑怎么上去,而没想好怎么下来,最后的结局可能是一溜向下滚,也或许是一头往下栽,难以下台。又例如人们贪求吃喝玩乐,却少有人反思病是吃出来的,灾是喝出来的,祸是玩出来的,苦是乐出来的。人们追求物质财富,从来没想过钞票能买到欢乐也能换回悲伤,既带来了幸福同时也造成了痛苦。这就充分证明,福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完全属于好东西。
由辛辛苦苦地付出换来的福报,里面却潜伏着意想不到的祸患,让人情何以堪。更甚的是,在享用这些福报的同时,又种下了无形的祸因,实在犯以不着。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祸与福之间一脉相承,互为因果,由福转祸再由祸变福,接连不断。
古人云:吃苦即了苦,享福即消福。严格的说,享福不但消福,还是种下苦受的正因。一个人,如果福享得太过,或者提前将未来的福消耗尽,后面等待他的不是苦不堪言的窘态,就是生命的路就此到头。多少早夭的人都属于后者描述的那样,他们虽然还有世寿,却再也没有福份来支持后路,因此不得不提前离开人世。就像一个旅行在外的游人,尽管还有足够的精力,怎奈囊中已空,所以只能打道回府。同时,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人的福报是有限的,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一个人福报的多少和大小。越是高精神享受和高价值消耗,福报就流失得越快,将来的后果就越是难以忍受。
现实生活中,凡是爱享福的人最后没有不受大苦恼的,严重者还会生病或减寿。有人过去吃苦现在得福,现在吃苦将来得福;还有人过去享福现在受苦,现在享福未来受苦。翻过来覆过去,都是同理。人的早年、中年、晚年,以及前世、今生、后世等等,都在祸与福的不断交替中宛转延续,形成了上下起伏的周循生活势态。
一言以蔽之,老子就是教人不要去贪求福报,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祸端。
谁知道它的终极呢?它没有正式的定论。正的一反过来成为诡异,好的一反过来变为妖邪。
祸福的转换之间,没有一个终极的固定结果,也没有一种正式的定论。说是祸,也许它是福,说是福,其实它是祸。主要看站在什么角度,立于哪个时间段来评判它。最大的问题,还是人们只想求福不想得祸,却又不明白所求到的既是福又是祸。
人们求生不求死,求到生的同时也标志着求到了死;求成不求败,求到成功的同时也意味着求到了失败;还有求财不求灾,求好不求歹,求兴旺不求衰落等等。表面上看起来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换一个角度再来观察,正面的背后隐藏着诡异,和善的反面潜伏着邪恶。这就是老子教人不要挑三拣四、谋划来计较去的因由,人一生中最大的毛病就突出表现在这里。
没有定论,没有终极的结果,说的真正意思是本来没有差别。正和奇,善与妖,都是人为分别作祟的缘故。取舍不断,对立不灭。
人们沉迷在里面,时日已经太长久了。
迷,迷在所求的爱取之中,不肯舍离,不愿意从贪欲中走出来。由于人们被矛盾现象迷惑的时间太长久了,以至于看不清事物因相对而构成的真实情况。只顾一门心思的求其一面,而忽略另一面的存在,更看不到负面因素给人带来的害处。
生活,固然需要成本,但成本的利用,是为了实现价值。价值,绝不单单只是为了服务生活,它还有更大的作用。不懂得正确使用价值,是人迷惑的首要原因。如果人仅仅为了生存而生活,就会在生死中越迷越深。唯有利用生活本身来解决生活的问题,利用生命来探求生命的意义,利用生死来解脱生死的束缚,才是破除迷惑的根本出路。
聪明的人,知道全面去观察和了解事物。既然祸福混杂,苦乐参半,成败相连,生灭同步,还不如一律不取,统统抛却。不善也不恶,不乐也不苦,不成也不败,不生也不灭。不无事生非,不枉做徒劳之功,落得清静自在,唯有这样,人才能从经年累月的惑业中挣脱出来
本章继续以国政和民情为出发点,用社会现象来影射人的身心世界,反应了道德规律对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产生的重大影响,以此来唤起统治阶层以及所有国人的高度关注。这一章老子清楚地阐明了人应该怎样去建立正确的生活理念,把握精准的生活方向,看清物质世界的变化无常,从而脱离错误观念给人的生活带来的困扰。随后,圣人用自己的行持对比,教导人怎样用心,如何把握为人处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圭臬,为大家设立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模式。
老子在整部《道德经》中反复提到政治制度,一方面,说明国策和法令对人民生活的导向非同小可,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值得全人类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君王,针对大道的法理,既面临着挑战也预示着压力。另一方面,老子也一直在说明不管在任何环境下,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本能高度自治。针对一部分觉知灵敏,对生死有感悟的人来说,道德法宝,无异于飘流在茫茫大海中遇到的救生筏。按照圣人指定的方法,利用这个救生筏一定能划出生死的危险区,靠上生命永恒的彼岸。
道,有时又是一条路,一条通向解脱的路。德,就是走好这条路的方法,直到安全抵达目的地。这条路由世间法和超出世间法两段组成,中间还有许多必须遵守的细则。无论是世间法也好,还是超出世间法也罢,只要跟着道的要求走,都可以获得超乎想象的智慧法益。最怕的是,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非要以自己的思想意识为行动指南,摒弃真理,一意孤行,将本来平坦的大道,折腾得坑坑洼洼,不是走起来一溜歪斜,就是摔得鼻青脸肿。就好比闷闷的态度,淳淳的民风,岂不是很好?为什么硬要苛察细究,劳驾计算,多一其事呢?
人们对祸福的选择,也不外乎如此。祸福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有时还在相互不停转换,没有定论。既然说清楚了,人就应该干脆利落的将欲望一刀斩断,不取福,也不受祸。可是,人们的印象中已经深深刻下了求福的执著,割舍不掉。哪怕有祸,也在所不辞、无所畏惧,宁可冒险将祸福一并收入囊中。异想着,也许还有侥幸的例外?或者,有办法避祸纳福?就像正与奇,善和妖,本来是同体的正反两个面,又如何能剖开?全都是愚痴的思想和行为。怪不得老子说,人们沉迷在追求享乐中,时间已经太长久了,一时半会根本醒不过来。
转变观念,断除习性,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圣人既具有强有力的心性,也不缺少悲悯与仁慈;既有方正廉明的秉性,又不放肆妄为,损害他人;既光芒四射,又不耀眼灼目。圣人的行为,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学习和借鉴的基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