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船外古诗 清代新疆流人笔下的乌兰乌苏

本站作者 2023-09-07 07:20:00

乌苏船外古诗

在木垒历史上,乌兰乌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地方。这里地处丝绸之路新北道咽喉要冲,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就连“乌兰乌苏”这一地名的由来,也充满了惨烈战争的血腥味儿。据考“乌兰乌苏”为蒙古语,“乌兰”意为红色,“乌苏”为水,“乌兰乌苏”就是“红色的水”的意思。人们不禁要问:好端端的一道山涧流水,缘何称为“红水”?据传:在公元1200年左右,蒙古人曾在这里进行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因战斗惨烈,敌对双方死伤众多,猩红的血液将河水都染成了红色,作为地名的“乌兰乌苏”即由河水得名。

到了清朝初年,由于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策动叛乱,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派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率西路大军出征,先驻巴尔库尔(今巴里坤),后移驻木垒,并于1732年(雍正十年)筑城于“两山之中”,驻兵两万,称为“穆垒城”。1735年,准噶尔部和清政府议和。此后,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又公开叛乱,1755年5月,清政府讨伐准噶尔的大军又进入木垒的乌兰乌苏(今大石头),准噶尔部落首领扎哈沁宰桑(官职名,台吉下管政事的最高长官)、敦多克和德木齐(官职名,管理一、二百户的事务官)、巴罕曼济率一千五百户归附。乾隆帝十分高兴,“授敦多克为散秩大臣,赏给孔雀翎。巴罕曼济为三等侍卫,并各赏给衣服”。这一木垒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与“乌兰乌苏”有关。

那么,“乌兰乌苏”究竟地处何方?缘何青史有名?

乌兰乌苏是三个泉至大石头之间广大地区的总称,分南北两部分。北部是沙渍地区,又称“沙河子”或“大浪沙”,南部是山地,又称“穆家地沟”,过沟翻越“高泉达坂”就进入鄯善地界。在清乾隆以前,这一带统称为“乌兰乌苏”。为什么后来把“大石头”也称为“乌兰乌苏”?这主要是因为光绪年间清政府将原“乌兰乌苏”军台遗驻大石头后,人们仍沿用旧名,将“大石头”也称为“乌兰乌苏”。据《新疆图志》在“奇台县道路”项下称:“四十里大石头,即乌兰乌苏驿,旧名盘安驿。”“……此驿今称大石头。而名沿其旧。”在《新疆图志》的另一处有关“乌兰乌苏”的注释中称:“乌兰乌苏,即大石头,旧时,乌兰乌苏军台在戈壁头,距今大石头七十里,光绪九年(1883年)移驻,仍沿旧名。”

发生在“乌兰乌苏”的故事还远不止此。

“乌兰乌苏”也是清代新疆流人进入谪戍地迪化、伊犁的必经之地。这些犯官墨客在途径“乌兰乌苏”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些可圈可点的诗篇。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洪亮吉的《乌兰乌苏道次》和李銮宣的《乌兰乌苏》。

洪亮吉(1746-1809),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考中进士,授编修。嘉庆四年(1799年),洪亮吉因上书直言朝政弊端,言辞激烈:“人才至今日消磨殆尽矣。数十年来,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由所遭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以定衣钵相承牢结而不可解……”这些直言惹怒了天子、刺到了嘉庆皇帝的痛处。于是:“恩旨从宽,免死,改发伊犁,交将军保宁严加管束。”

1800年3月,洪亮吉越过千山万水,抵达流放地——伊犁将军府所在惠远城。

也该君子坦荡荡的洪亮吉命大,就在洪亮吉流放伊犁不过一百多天,随即被“皇恩大赦”。嘉庆皇帝下诏:“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以此释还。就是说,洪亮吉遭贬、流徙后,朝堂之上,噤若寒蝉,无人敢言,嘉庆皇帝也觉乏身是味。洪亮吉回到京城,“居家十年而卒”。

嘉庆三年,洪亮吉在遣戍伊犁途中,路径大石头、乌兰乌苏、三个泉,最后抵达木垒河。他每到一地,总要赋诗一首,以记载沿途见闻。《发大石头讯》、《乌兰乌苏道次》、《初八日乘月行四十里至三个泉宿》、《夜抵木垒河》等就是他记述沿途见闻和心情的即兴之作。

《乌兰乌苏道次》,“道次”即沿途、途中之意。乌兰乌苏道次,即乌兰乌苏途中见闻。

乌兰以北地不毛,极视千里无秋毫。

穷荒鸟亦拙生计,喙土饮雪居无巢。

居人睹面能欺客,兽复欺人占居宅。

健儿弯弓射不得,空手归来气填臆。

诗中所描述的是这样一个场面:

乌兰乌苏以北乃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极目四望千里之内看不到一点生命的迹象。穷困荒蛮连鸟儿也无法生存,饿了啄食土粒,渴了啜饮积雪,连个搭巢的地方都没有。居住在这里的人当着面就敢欺哄客人,就连野兽也照样会堂而皇之的占据民宅欺负人。矫健的武士弯弓射箭却一无所获,空手归来直气得怨气满胸膛。

读者不难看出,在诗中,作者是以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围绕“不毛”、“穷荒”,形象的描述了他在乌兰乌苏沿途的见闻,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因直言敢谏而遭贬戍流放的失落心情。

另一首题为《乌兰乌苏》诗歌,乃是乾隆、嘉庆年间的一位政绩斐然,博学多才,诗名远播的李銮宣。

李銮宣出身于耕读之家,自幼天资聪颖,气度非凡。十三岁考取秀才,十四岁即为补廪生,二十二岁考取举人。

李銮宣少时即负诗名,且才华横溢,为世人所瞩目。后负籍抵京,曾在京都景山学馆教授皇家子孙,颇有声誉。

乾隆五十五年(1790)考取进士,旋即授职刑部主事官。他为人刚介,有气岸,且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嘉庆三年(1798),擢升为浙江温处兵备道。温处为海滨之地,盗匪为患。李銮宣上任后,以果断措施,恤灾抚民,驯盗从良,政绩显赫。在任期问,清正俭朴,一直过着“衣食仍拮据”的清贫生活,对民之疾苦怜悯同情。

嘉庆八年(1803)调任云南按察使后,他不徇私情,秉公执法,对一些冤假错案一一平反,每逢疑案尤为谨慎。但是,这种尽心职守的精神,必引起涉案达官贵人的不满。不久,被弹劾撤职“待罪天南陲”。后经皇上批准,李銮宣返回原籍。行至磁州,复被州吏辑拿,解送京城人狱,不久,便被流放于新疆迪化一带。

重新启用后,任户部主事。嘉庆十五年调任坐粮厅官职。翌年,被提擢为天津兵备道,所到之处,勤政爱民,兴利废弊,造福当地,民众拥戴。其后,历任直隶按察使、广东按察使等职,爱民之心愈切。一年之后,调任四川布政使。嘉庆二十二年(1817)秋,当升迁云南巡抚诏书下达时,不幸病卒,享年六十岁。

李銮宣平生无所好,唯喜作诗以自娱。在为诗四十年的生涯中,创作了两千余首脍灸人口的诗章。他的诗作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李銮宣死后,他的学生董游将他的诗作删编付梓成书,名为《坚白石斋诗集》,凡十六卷,1262首,人称“一代杰作”。另有《雁山游抄》,惜已散失。

《乌兰乌苏》这首诗是李銮宣被谪戍新疆后,在赴迪化途中,路过木垒乌兰乌苏时所作。

乌兰乌苏戍垒连,草根欲活春风颠。

春风颠时三月暮,雪山雪消水没渡。

黄獐饮水牛忽嗔,野牛逐獐獐逐人。

云中健儿一矢发,手殪黄獐饮其血。

乌兰乌苏一带戍边的堡垒一座连着一座,融融的春风吹来,草根已开始萌发新芽。春风劲吹时已到了农历三月之末,天山上消融的雪水宣泄而下淹没了渡口。黄獐前来饮水激怒了河边的野牛,发怒的野牛追逐着黄獐,惊慌失措的黄獐反过来又去追人。隐藏在半山腰的猎人一箭射出,黄獐应声倒下,猎人动手杀死黄獐啜饮其血。

吟颂之余,闭目遐思,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生动画面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般清晰逼真的浮现在了我的面前:暮春三月,乌兰乌苏,戍垒连连,春意濛濛,冰雪消融,洪涛滚滚,野牛逐獐,黄獐逐人,云中健儿,弯弓射獐,畅饮其血。痛哉!快哉 !

好一幅灵动别致的乌兰乌苏春猎图啊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