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岳阳楼的诗句 赞美岳阳楼的10首著名诗词

本站作者 2023-09-10 13:25:00

带岳阳楼的诗句

岳阳楼是一座古建筑,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骋怀古今的永久话题,最出名的莫过于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了千百年。

这座古建筑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历朝历代都有吟咏赞颂岳阳楼的诗句,有唐朝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李白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也有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今天我就选了十首较为经典的诗词,来看看古人对岳阳楼有一种怎样的难舍情怀。

1、【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解析】吟咏岳阳楼的诗词当中,唐朝人的最多。这首诗诗大历三年即公元七六八年,杜甫所作。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看到一番盛景,发出了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三篇。这一首就是其中的第一篇。

这首诗说的是,以前我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这样一首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读完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在诗文里,江山的壮阔,宏大无比。虽然诗中充裕悲伤情调,但却一点都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一点也不压抑,透过登上岳阳楼,表达了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愫。

2、【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解析】这首诗是李白在唐宗乾元二年秋天,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回江夏至岳阳时所作。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读完这首诗,可以想象,李白的心情是愉悦的,因为他被中途遇赦。毕竟夜郎在贵州,位于西南边陲,是一个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狼来了都掉眼泪的倒霉地方,去了那里,就算不死,也只能剩半条命。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登上岳阳楼后,尽览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刮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就这首诗的风格而论,可以说是意气豪放,境界阔大,他的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李白一生的律诗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较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诗。李白的五七律诗歌之中,以五律为主,而这首诗代表了他的五言律诗的风格,也表达了他登上岳阳楼之后,那种心中难掩的喜悦,不失浪漫主义风采。

3【登岳阳楼】——明·李东阳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解析】李东阳是明代著名诗人,茶陵诗派的开创者,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到底是一派宗师,这首诗做得工稳之极,引典也自然。

这首诗写的是,李东阳与好友登上岳阳楼,俯瞰全城,把岳阳的美景尽收眼底;江水向远方逝去,洞庭湖浩浩荡荡,茫无涯畔一行羽雁展翅高飞,为他驱散了愁苦的心情。夜幕垂降,月亮从山谷里升起,就像远山为诗人衔来一枚圆月,让他满怀欣喜。在高耸入云的岳阳楼上,他坐在卧榻上饮酒行乐;夜间的凉风袭来,吹得衣袖飘飘,在微醉中舞着衣袖乘兴而归。

这首诗的颌颈两联对仗极为工整,颈联化用杜甫吴楚天下坼,乾坤日夜浮以及范仲淹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尾联则引用了传奇柳毅传以及吕洞宾的传说,借以暗示出自己一种超然于世的思想。

其实,超然于世的思想,实际上大都是文人的一种空谈作风而已,这些文人,有几分文才就开始自命不凡目空一切,以经天纬地安邦定国之才自诩。实际上,有文才和实干之才治国之才是不相干的。就以这首诗而论,这首诗虽然意境气势遣词构句都算上佳,但是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不如李白杜甫那般寄情于诗。

4、【巴陵】——明·唐伯虎

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

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

【解析】这是唐寅写的一首岳阳楼的诗。唐伯虎大家都不陌生,明代大才子,不再一一赘述。古代的巴陵湖,又作巴丘湖、云梦泽,也就是现在的洞庭湖。

这首诗写的是,唐伯虎站在洞庭湖西岸之上的岳阳楼上,放眼望去,楼前烟波浩渺,波光水影映衬着清秋的天高云淡;看那湖中,远去的船儿扬帆横渡,渐渐消失在天边,只剩下点点帆影;让人分辨不清,究竟哪只船儿是仿效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那只帆船呢?

唐伯虎也算得上是一个落魄文人,因为与程敏政的门生事件,一生不得志。这首诗,既写出了洞庭湖的雄浑气象,又表达出唐寅希望能像范蠡一样既能建功立业,又能功成身退放浪于江湖的理想。当然,唐寅一生也没有范蠡那样的机会,所以他在诗中表达出无限的感慨。

5、【卖花声·题岳阳楼】——宋·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解析】张舜民是宋代的画家兼词人,做过监察御史,曾因党争遭贬迁。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他被贬官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

这首诗的意思是写,张舜民谪贬之后的失意心情。秋风里万木凋零,君山上落叶纷飞;洞庭湖水与长天一色,浩浩荡荡。歌女斟满一杯酒,敛起笑容,要唱一首送别歌。我不是当年王维在渭城送别西去的客人,请不要唱这曲令人悲伤的阳关。酒醉后,手扶楼上的栏杆举目远望,天空清远,白云悠然。被贬的南行囚客有几人能从这条路上生还呢?回望处,夕阳映红了天边,那里应该是我离开的京都长安。

历代文人都有意境抒情的篇章,这首也不例外。这首词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整首词充满着沉郁悲壮,扣人心弦,写得层次分明,情意厚重,深挚含蓄,悲壮凄凉,将作者对无端遭贬谪的迁愁谪恨写得淋漓尽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题咏岳阳楼诸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

6、《登岳阳楼》——宋·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解析】陈与义是宋代西安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也是洛中八俊。他的诗歌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一番风格,非常接近苏东坡。这两首《登岳阳楼》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这首诗是登上了岳阳楼后看到的景象,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读完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的最后一联,体现了陈与义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写这首诗的时候,陈与义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说白头;不说伤今,而说吊古,可谓是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

其实,细品这首诗,可以发现最后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陈与义自己,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7、【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宋·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解析】据说,黄庭坚的这首诗歌作于晚年时期。绍圣二年,黄庭坚被谪官涪州别驾黔州今大约四川安置,进入了一向被称为难于上青天的蜀地。元符三年,被放还。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这首题目的诗歌,一共有两首,这是其中一首。

这首诗的意思写的是,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黄庭坚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此时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他历经磨难,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平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平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欣喜与感慨交织于心间,内心发出凄然一笑。

8、【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解析】孟浩然的这首诗当作于公元七三三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这首诗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苦恼没人引荐,故而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引荐之意。

孟浩然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

他把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如此表现手法则是衬托出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他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9、【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唐·杜甫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解析】大历四年春,杜甫离开岳阳至潭州、郴州等地时是由白马潭裴隐宅出发的,这首诗就是写在这个时候。

读此时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场景,就像是杜甫的自我呓语,洞庭湖广阔无边还兼有风起云涌,岳阳楼孤独无依又处于晚霞放晴。裴使君把我当徐孺子那样对待礼遇有加,我应和着裴使君就像应和着谢宣城。我感觉我就像湖岸积雪之中的一丛梅花绽放了,我还感觉我就像百草一样从春天泥土里萌生。我哪敢违背渔父的关问呢?我从此就要更改我原来的念头不再像屈原那样去南行。

这首诗写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东汉时的名贤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礼贤下士的陈蕃,可知杜甫在岳阳的数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谢宣城指南北朝齐时的诗人谢眺。他文章清丽,擅长五言诗,曾出任宣城太守,故又有谢宣城之称。杜甫在此处,把裴使君比为谢眺,甚为赞誉。

说到这里,还得再多讲一句,从这首诗里,可以明显看出,杜甫的示爱了裴使军,在今天看来便成了一种可笑而又令人心痛的单相思。杜甫此时对裴使君能收留、重用自己是心存希望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裴使君也是文人出身,而文人就应该对我杜甫这样的大诗人礼遇、关照、抚慰甚至起用的。只是这样的心思不能明言,毕竟与裴使君素昧平生,自己对裴使君的为人还不太清楚。所以,只能在诗的结尾含蓄地借典喻事道出自己的愿望,希望你裴使君像陈蕃那样,待我如徐孺子,那么我就可以违背渔父的劝说,留在岳阳从此不再与世推移,不用再漂泊流浪了;换言之,如果你裴使君不能礼加徐孺子,那么我岂敢违背渔父的劝说,只好与世推移,用我们新时代的的话说就是,跟着感觉走呗。可能裴使君没有读出杜甫的意思或者是领会了而装作不知、不愿理睬,总之,杜甫很快离开了岳阳奔向衡州。故而,后世说,这里也是杜甫的一个伤心地。

10、【秋日登岳阳楼晴望】——唐·张碧

三秋倚练飞金盏,洞庭波定平如刬。

天高云卷绿罗低,一点君山碍人眼。

漫漫万顷铺琉璃,烟波阔远无鸟飞。

西南东北竞无际,直疑侵断青天涯。

屈原回日牵愁吟,龙宫感激致应沈。

贾生憔悴说不得,茫茫烟霭堆湖心。

【解析】张碧这个名字一听,跟唱歌的某人名字很相似,其实张碧是唐末诗人,屡举进士不第,寄情诗酒,慕李太白之高致,其诗风受李白、李贺、贯休影响较深。他擅长古风,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秋日登岳阳楼晴望》是唯一的一首登临游览之作。时间是秋日,地点是岳阳楼,天气是四野无云的晴天,作者登临远眺,写下了这首诗。

在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登上了岳阳楼,坐在岳阳楼窗帘旁独酌,俯瞰洞庭湖的水面,平坦得像铲削过的一样。天高水低,云水交相辉映,越发显示出湖水的碧绿光洁,波光浩渺,远处的君山若隐若现,有时竟小如烟点,阻隔了人们的视线。水势漫漫,烟波浩渺,鸟飞不度,东西南北四面都是茫无涯际的;它那像铺上了一层琉璃的水面仿佛一直浸漫到天边似的。屈原一片忠心却遭到放逐,回到了洞庭湖因愁苦吟诗,最终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贾谊也含冤受屈,失意憔悴却无处诉说,只剩下茫茫烟霭笼罩湖心。

张碧的这首诗从登临,览景而抒情,符合登览诗的一般写法。写景抒情,均有可观。意境开阔雄浑,词语劲健生新,富于浪漫气息,不但写景部分如是,即后半部分的抒情,也是悲中带愤,并不消沉的。你这首诗里以景结情,各样不尽之意,深得诗家三昧。

在这首诗中,张碧借贾谊抒情,是因为是他们之间悲剧命运的共同特征,张碧曾屡应进士不中,仕进无门,故托屈贾以寄托怀才不遇的愤慨。至此,我们回过头来看他在岳阳楼上的独酌,就颇有点像马周落魄新丰时的味道,想必,张碧就是带着这种情绪来登岳阳楼眺望的。所以说,历朝历代都有人登上岳阳楼,同一座楼,登上来的人不一样,看到的事物,抒发的感情也是各不相同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