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的读音是什么(关于白居易《卖炭翁》的问题)

本站作者 2023-09-11 11:55:00

卖炭翁的读音是什么

首先回答题主问题。

诗里其实省略了一个步骤,就是赶车回宫之后又卸货再交给老翁回去。

并不是把老翁牛和车拿走了,“惜不得”我个人的理解一直是宫使拼命的躯牛,不恤牛力,当然这里和广泛的理解为老翁可惜不来不同,仅供参考。

然后说一下我在

@孟德尔

的回答中额外展开的关于这次买卖的其他问题,也就是这是掠夺还是交易?

首先需要明确一下,唐宋以来,金属货币长期不足,钱荒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为补钱币之不足,政府只得以谷、帛等其它商品充当流通媒介,实际上实行了钱币、谷帛的平行本位制,金银主要用于贮藏。本质上并不适宜充当货币的谷帛长期与钱币并行,即使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唐朝鼎盛年代也是如此,重要原因就是金属货币短缺。

但由于钱重物轻,民间交易优先使用钱币,政府又不得不出面强制推广代用货币。仅在唐朝,开元二十年(732 年)和二十二年(734年)、德宗贞元二十年(804 年)、 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和八年曾先后多次下诏禁止交易只用钱币。

相对于谷物这种难以贮藏价格又低的代币,显然轻便又价高的丝帛更合适。

公元732年下令:市面交易不得专用铜钱,应杂用绢、布、缣、绮、罗、杂货。公元743年规定,交易1贯以上,必须钱绢杂用。公元811年,由于钱绢兑换比率变化,又规定10贯以上的交易必须钱绢杂用。

可见用丝织品做钱来交易是既符合需求,也合法的。

那么这半匹红绡一丈绫是不是能值钱呢?

首先丝织品当时确实是很值钱的:

按照唐玄宗开元16年规定的比价,1匹绢可兑铜钱550文。但至德宗、顺宗时,市面上1匹绢曾上涨至3000至4000文,直至9000文以上。

而绫这玩意,尤其难得昂贵: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白居易在自己的诗里面曾经提到,千万不要把这玩意当成寻常的丝织品,而是十分精美的高端货,当时似乎还是贡品。

那么这么来看,宫使倒是算公平交易,卖炭翁也直接做了一大趟生意应该很欣喜咯?

非也。其实这还是强买强卖。

虽然红绡和缭绫都是价值不菲的,但是它们并不是当时的常见货币。

唐代规定绢帛可以充当实物货币,而绢帛是物类名,是丝织品的总称,包括丝类的绢、帛、锦、绣、绮、罗、纱、绸、缣和麻类的布,一般不以绡、绫为实物货币。

为何?因为红绡和缭绫并不是寻常百姓能拿来做衣服的布料,用处不广泛。

红绡常常用来做丝巾,缠头,舞女的装饰等等,琵琶行里舞女“一曲红绡不知数”。可见这玩意虽然能用作达官显贵用来打赏舞女的赏金,可见价值较高,但是仍然只是用来做闲用的商品。

缭绫更是恐怕也就宫中才常见的高端丝织品。

这两者虽然理论上价格较高,实际上难以流通,只能作为商品出手。而一个卖炭老头,既没有渠道轻松的按照原本的高价值来出手这两种平时交易不被接受的丝织品,又根本用不到也用不起这种布料。

因此哪怕就算半匹红绡一丈绫能充当一车炭的价格,卖炭翁还是被坑了,等于被宫里用敕令强买强卖了。如果他卖给旁人,能换来同价的可以直接当做货币的其他常见丝织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