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庙》苏轼

本站作者 2023-09-11 15:34:00

黄牛开峡的故事

《黄牛庙》

宋·苏轼

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

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

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角磨崖四蹄湿。

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

服箱:驾车,语出《诗·小雅·大东》。

硗:qiāo,地坚硬不肥沃。

硗确:qiāoqǖè,瘠硬多石的土地。

刍:chú,1、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    2、 割草。 3、草把。

嘉祜四年(1059)冬,苏轼与弟苏辙随父洵由眉山赴汴京途中作此诗。诗中写黄牛庙里的神牛高高在上,既不拉车负重,反受人祭祀膜拜;山下的耕牛却终年累月,劳苦饥寒。两相对比,表达出诗人对尸位素餐、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愤慨,对饱受苦难的劳动者的同情。诗人妙用比兴寄托,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两角磨崖四蹄湿”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耕牛“苦硗确”的情状;而在“长苦饥’’后又添上“仰看黄牛”、无奈叹息的镜头,使耕牛这一象征性形象形神栩栩,跃然纸上。

黄牛庙在黄牛峡南岸的高崖上,一块巨石像人负刀牵牛。由于岩崖高耸,江流迂回,船行一两天后,仍能望见。经千百年的传说,巨石演变成了黄牛之神,甚至说黄牛神曾帮助禹王疏川治水,所以享受香火祭祀。陆游《入蜀记》说:“黄牛庙神,封嘉应保安侯。其下即无义滩,乱石塞中流,望之可畏。”这种景象反映在苏轼诗中,就是“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是用了 《诗经》的典故。《诗经·小雅 ·大东》有“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之句,原是说天上的牵牛星并不拉车负重。这里是指黄牛神不需拉车。“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是描述人们的祭祀膜拜。读着这两句,使人联想到韩愈的 《题木居士》诗:“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尊巨石和朽木为神,是同样的滑稽,愚蠢。

随着诗的换韵,诗人把视线移到了山下的耕牛。据《大清一统志》说,夔州府“峡土硗确,暖气晚达,故民烧地而耕,谓之火耕。”耕牛在这样瘠硬多石的土地上拉犁耕作,自然是格外辛苦。“两角磨崖四蹄脱”,表明山下滩头,可耕之地十分窄小,牛角碰在崖壁上,牛蹄绊在石块上,鲜血淋漓。由于地狭而且瘠薄,收获自难丰厚。主人贫寒,喂牛也只有半捆青草。耕牛辛勤劳作,却食不果腹。它仰望山上庙里安享祭祀的黄牛神,不禁产生羡慕和慨叹。

这首诗自然流畅,不事雕琢,不受格律的约束,全凭深刻的寓意激起读者心弦上的共鸣。诗人把山下耕牛的劳苦饥寒同山上神牛的安逸享受相对照,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出诗人对劳苦百姓生活艰难的深切同情。遥望江景而心怀大众,这种情感确乎难能可贵。

黄陵庙,古称黄牛庙、黄牛祠,又称黄牛灵应庙,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八十里的黄牛峡上。峡因山石状 若人牵牛而得名,庙中奉祠神牛。

黄牛庙是长江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唯一一座以纪念大禹开江治水的禹王殿为主体建筑的古代建筑群,坐落在三峡西陵峡中段长江南岸黄牛岩下的湖北省宜昌县(现为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矗立于波澜壮阔的长江江边。这里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有关长江三峡特大洪水水位等重要的水文遗迹和实物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又是长江三峡地区水位变化的水文资料库。这些资料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水文依据。

黄牛庙的牛王节

汉民族民间的牛崇拜主要是黄牛崇拜,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至今尚存千年古刹黄牛庙。在长江三峡里,这一带又叫黄牛峡。

黄牛峡东距宜昌市约40公里,江中乱石星罗棋布,犬牙交错。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的感慨。

黄牛岩下的黄陵庙,古称黄牛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用以祭祀黄牛助禹开峡平江的千古功德。东汉末年蜀相诸葛亮率师入川复建。现有山门、禹王殿、武侯祠、民居等古建筑。殿内两根楠木柱上,遗留有公元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痕迹。

黄牛庙,今为黄陵庙。以前每年十月初二日有“牛王会”,庙会的内容与黄牛助禹开江治水的传说一脉相承,是古代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的延续,具有独一无二的三峡地方特色。

牛王节是许多民族群众的传统节日,节日内容一般都是体现对牛的崇敬和感谢,时间各有不同。“牛王节”又称之为“敬牛王菩萨”、“ 牛王庙会”或“祭牛王”。每到这一天,当地人民便要杀猪宰羊,准备酒席,点香燃烛,烧纸放鞭。在牛厩门前敬牛王菩萨,祈愿它保佑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

很多人认为,过传统节日牛王节的习俗仅限于少数民族,汉民族少见。然而,笔者近年研究发现,不仅仡佬族、布依族、壮族、侗族、瑶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过传统节日——牛王节的习俗,而且汉族的牛王节也相当隆重,其活动中心就在长江三峡至今尚存的黄牛庙。

相传在上古时期,有十二条孽龙飞到黄牛峡,化作一座座山峰,挡住三峡出路,陷人民于洪水灾害之中。为解救人民,玉帝派遣临魔帝天伊祁王的儿子降生人间治水,这就是鲧的儿子大禹。大禹访四海,求良策,带领群众劈山开河,连续九载,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可是,当他来到西陵峡中段,迎面耸立一座高入云天的大山,久开不通。巫山神女为大禹的赤诚和毅力所感动,乃命土星相助。这土星来到土地,变作一头力大无比的黄牛,每天晚上助大禹开山不止。

一日,天刚蒙蒙亮,一位民妇为治水英雄去送饭,猛地发现一头大黄牛,身披霞光,正举角触石,那漫天飞扬的尘土,那声如惊雷的山崩,那汹涌下泻的江流。吓得这位妇女目瞪口呆,不禁大声呼救。喊声惊动了神牛,迫使它跃上山崖,潜入深山,只在白石壁上留下一个黄色身影。于是,人们便把此崖称为黄牛岩。

神牛助禹开峡的传说,像其他开三峡的传说一样,也是人们对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想象。开山不止的老黄牛,象征着人民的忠厚朴实和改造山河的伟大力量。为了纪念黄牛助大禹开峡成功,人们便在黄牛岩下建起黄牛庙。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重修黄牛庙,并立碑碣。镌刻碑文《黄牛庙记》,详述黄牛助禹开江之情。直到唐代,才始建主体建筑物禹王殿,改主祭神牛为主祭禹王。

大禹导江治三峡是中华民族史记载以来,长江三峡第一次南水北调工程。在大禹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前仆后继,治理三峡水患。为了治理长江,大禹的传人从未停止过努力。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堪称治水文化的奇观。大禹导江治三峡,是有史料记载的。春秋孔子、汉代诸葛亮、晋郭璞、北魏郦道元等历代名人都有论述,《禹贡》、《水经注》等权威性的地理专著都有记载,地方性的志书《三峡通志》、《夷陵州志》、《宜昌府志》、《东湖县志》等也都记载得十分详细。

《三峡通志》的“帝王胜迹”一节开篇之作就介绍了夏禹贡凿岷山以通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的历史事实;诸葛亮对“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的事实相信而不怀疑;晋郭璞《江赋》曰:“巴东之峡,夏后疏凿;绝岸万丈,壁立赧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又曰:“三峡之首,自昔禹凿以通江。又江水东迤西陵峡,历禹断江,南江峡口北岸有北谷村,两山间有水,深潭清而水不流。”

这里传说过去是长江主流,大禹治水时,因南江狭小不能满足泻水的需要,于是大禹便开现在的水道。所以过去的那条称为“南江”的水便断了流。南江与现在的北江(长江)交汇处史料上都称为“禹断江”,也就是《东湖县志》所称的“断江峡”或称“断江山”。断江山在古县舍西长江南岸十五里处。《东湖县志》有《断江峡》诗一首:“急峡何年断,深深旧日流,禹功疑不到,辛苦策黄牛。”

《禹贡》相传是由孔子编纂的我国尚古时期的一部权威性地理专著。清代地理学家胡谓(1633-1714)曾在《禹贡锤指》中介绍:大禹治水疏凿三峡之前,四川鱼腹江之夷水,自奉节经长阳过宜都流入大江,这就是古时候长江的主河道。

古时人们自巴入蜀,避三峡之险,皆经此路。大禹疏凿三峡后,大江之水经三峡过九江入东海。此夷水并非源于利川之夷水清江。屈原《九歌》有“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的诗句。涔阳在涔水之北,大江又在涔阳之北,北江为正流,即今长江之干流;南江为涔水,现在已断流。

史书又云:大禹治长江,必自三峡始。上起四川(今属重庆)的奉节,下迤三峡东口的虎牙,历经九年,疏凿成为长江的主河道。清乾隆年间,水利大臣李拔认为“大江发源于岷山,汇西蜀百川之水尽入夔峡以出汪洋”。当时有一个叫林有彬的诗人在考察黄牛峡后写道:“岷山导江神禹功,追隘凿险龙门同。上劈鱼腹下虎牙,峡中险绝传黄龙。”

据专家论证,五代十国以前,黄河流域森林茂密,植被丰厚,只是后来由于人们无休止地砍伐,才造成黄河多次泛滥成灾。专家认为当年大禹治水治理的是长江而不是黄河。

关于大禹治三峡的传说,在黄陵庙保存的诸葛亮《黄牛庙记》碑文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古传所载黄牛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可见,神牛助禹开峡的传说,流传已经很久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