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的诗句是哪一句 关于苏轼,你最喜欢的是哪首词

本站作者 2023-09-20 19:22:00

苏轼生的诗句是哪一句

明代杨慎《词品》曰:

“古今梅词,以坡仙绿毛幺凤为第一。”

他说的,是苏轼的《西江月 · 梅花》,也就是这一首: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在此先谢 @青枫涓生邀。本不想再答这题,因前不久已答过一道相似之题:

肖不然:苏轼写得最美的一首诗词是哪首?

但想了想,“最喜欢”和“最美”,还是有区别的。苏先生的事情,再答一百道题都不够讲,再答多一道,又何妨呢。

这次回答,就当献给朝云了。

此词作于绍圣三年(1096年)。

在这一年,苏轼的人生,发生了一起大事件。

那就是王朝云的去世。

苏轼一生,有过三位妻子,或者说两位妻子。

因为朝云自始至终,只是一个侍妾的身份而已。

第一任妻子,王弗,在二十七岁时去世,留下一个六岁的儿子苏迈。

为她,苏轼写了一首著名的悼亡诗,也就是《江城子》。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一路从京师,护送她的棺柩回到眉州。又依父亲苏洵之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将她葬于母亲坟旁。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苏轼为她,手栽三万棵青松。

三万棵着实太多,或许是虚指。但我愿意相信,苏轼是真的,栽下了三万棵青松。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苏轼的第二任妻子。

她可能不如王弗通读诗书,不如朝云识他心气,但她在穷苦的日子里,譬如黄州岁月,也会细心地为他备好酒:

“归而谋诸妇。妇日: ‘ 我有斗酒, 藏之久矣, 以待子不时之须。 ’ 于是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后赤壁赋》

王闰之得到的,是与苏轼同葬一穴。

王闰之去世后,苏轼在《祭亡妻文》中写道:

“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苏轼死后,弟弟苏辙如约将其与王闰之合葬,“惟有同穴”。

苏轼一生中,有三个最爱的女人。在这之中,我却别为喜爱王朝云。

我总以为,朝云是最懂得他的。

一个小故事,应都已有所耳闻。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

我这一肚子的什么,你们知道吗?

只有她轻笑:你呀,你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元祐八年,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也去世。两年后,年岁已高的苏轼,再次遭贬。

这次,他去的是岭南地区的惠州。

岭南是怎样的地方?

“好收吾骨漳江边。”

苏轼在《朝云诗序》中写道:

“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

动身前,苏轼曾劝朝云莫要跟随自己前去,她还太年轻。

朝云不肯,执意要求同往。

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苏轼贬至惠州的第三年,

朝云不幸染疾去世。

我不知,对年近六十岁的苏轼而言,那是怎样的一种打击。这是他人生中第三次罹受这样的死别,而这时,他已经六十岁。

以至于他要写下这样的句子: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赠行惟有小乘禅”和“夜灯勤礼塔中仙”都很好理解。苏与朝云皆是礼佛之人,朝云逝去时执他之手,口念金刚经。他为朝云题下的墓志铭与楹联,也都禅意盎然。

我耿耿于怀,不能释怀的,是这一句: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我不知苏子在此处,是为了对仗还是如何,为何一定要“弹指三生断后缘”。

断后缘,断后缘。

不应该啊。

回到这一首词本身。

常人所熟知的,往往是苏轼写给发妻的那首《江城子》。

殊不知苏轼也为朝云,写下了一首名垂千古的悼亡诗。

那就是这首《西江月 · 梅花》。

寥寥四句而已,但不忍卒读。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如若不知内情,读到“绿毛幺凤”四字,甚至不免发笑。

绿毛幺凤是什么?

那是岭南地区,特有的一种珍禽啊。

玉骨那愁瘴雾?

可最终,朝云还是死于一场烈性传染病。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好像斯人斯容,历历还在眼前。

苏轼浩然正气拍了人满怀的句子,有很多,不论是“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抑或是“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都是快意之句。

独独这句“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岂止是正气。

还有彻骨的凄凉。

高情已空,你不入梦。

朝云死后,苏轼在她墓上,筑了一座六如亭。因为朝云故去时,口念《金刚经》中“六如”偈而逝。

六如亭的亭柱上,刻有一副苏轼为她拟的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惟有朝云能识我。

她跟着他时,才十二岁。

有一个巧合,不得不提。

元丰六年,朝云为虚岁四十八岁的苏轼诞下一子,名为苏遁。

第二年的七月二十八日,苏遁病逝,死时不满周岁。此后二人再无子嗣。

十七年后,苏轼在同一天,也是七月二十八日,逝于常州。

苏轼,和朝云为他诞下的早夭的幼子,时隔十七年,在同一日去世。

她对他来说,终是最特别的吧。

她死时,他已近六十岁,垂垂老矣。从那以后,他终于是无可挽回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地,走向了人生的迟暮。

仅仅五年后,六十四岁的苏轼终于,在常州孤独地,孤独地睡去。

想做一个公众号。不写推文,偶尔会更一些自己的纯文学作品。

如有兴趣,可以一起探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