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笔记能不忆江南•柳永柳如是•双柳柳江南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才子;柳如是,明末清初才女,一代名妓。一个因妓女喜爱、争相传唱他的填词;一个是妓女出身,世人却在传颂她的冰心。两个隔世才子才女正史无迹,却名传千古。
踏足江南,观柳永灵魂归宿地北固山,徘徊柳如是曾经生活的拂水山庄,熙攘的看客导游,耳边吴侬软语,柳永、柳如是的风流韵事听得最多。各种版本的说法不一,姑且不表,两个才子佳人辛酸苦逼的历史背景,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柳永,福建崇安人。在家排行老三,起名柳三变,典出《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大众熟悉柳永,因为他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因为他的词风雅性感,为宋词开辟新天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传唱了一千多年,它孤独到骨髓,伤感至痛的人生感受已经超越时空,成为永恒。可鲜有人知道,他也有“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的英姿雄发。
柳永的一生是慢慢落寞的。年少时的他,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一时风华无两;经历几次科举不第后,他选择了“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自此流连巷陌、奉旨填词便是他生活的主旋律。彼时风华正茂的红衣少年郎,终成流连巷陌的风流客,以词曲告慰风尘。柳永向朝廷官场低头了,但是他的词没有,刻在骨子里不羁的文人风骨,让他在处处受限的时代中带有反叛,并自成一片气象。
那个封建的年代,从来没有一个人,能为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发声,也从来没有一个人,死后让歌妓声泪俱下,群妓合金葬之,每逢清明还去祭奠他。世人只知道他的风流,却不知道他的真性情;只知道他是浪子词人,却不知他是勤政为民的名宦。出任盐场官,他看到盐民活得艰辛,写下《煮海歌》为民请命,揭露当地官商结合,压榨盐民的丑恶行径,宋元方志把他列入名宦一类。
宋词六百词调,其中一百出自柳永一人之手。柳词之所以“艳”名在外,和歌妓传播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宋词,亦如现在的流行歌曲,歌妓唱的调是固定的,而宋词就是往里面填词。柳永填的词,没有高高在上的傲慢,却有接地气的通俗表达,深得歌妓和市民喜欢,在坊间传唱度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在世俗之地构建的与时局抗衡和叛逆的态度,是宋人个性不羁的呈现,也是柳永与命运抗争的观照。
半生风月不羁,半生世俗庙堂。柳永的后半生虽然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功名利禄,但他却失去了曾经流连巷陌时的洒脱和清醒。或许,醉卧于红尘世俗间,这才是柳永真正所追求的生活,可一窥人性明媚与幽暗。
明末清初,天下纷纭,刀光剑影,各色人等粉墨登场,让人能洞见一段段传奇。这之中,柳如是堪称传奇中的传奇。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因读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她自幼聪慧好学,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为妓,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她出身青楼,做的一手好诗是一个标准的才女,跻身时代一流人物;她好打抱不平,喜欢装扮成侠客游走人间;身为女人,却铮铮然有男儿志要效力沙场,听闻朝廷被灭皇帝殡天之后,慨然赴死,堪称烈女。
自古才女出风尘,在动荡的大时代,一个“妓”字造就了她的名气与才气。可是,在相当长的历史长河中,被道家们诋毁,又遭后世轻薄者诬诽,无外乎柳如是出身青楼,向来是不被大众,特别是读了“四书五经”的酸腐读书人认可;嫁给大儒钱谦益后,被骂成祸国殃民的“杨贵妃”。直到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柳如是立的《柳如是别传》,这么一位传奇女子的冰雪操守、家国情怀才被人知晓。
正是因为柳如是身上“位卑未敢忘忧国”,鲜明体现着陈寅恪先生毕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把柳如是当作理想化的人格标本,追寻那种他唯恐失落的民族精神。如果不是陈寅恪先生的介入,“才学智侠”俱全的柳如是,终究可能离不开“秦淮八艳”之首的历史定位。
陈寅恪说,柳如是就像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花妖狐仙,“大都妍质清言,风流放诞” “此辈狐女,乃真实之人”,但这样“真实”的人,在现实中却很难出现。柳如是就如同现实中的花妖狐仙,她的传奇经历、自由心性、锦绣才华,集合《聊斋》中许多鬼狐美女的侧面,才能和她这样复杂而丰满的人生相仿佛。
柳如是有一首《金明池·咏寒柳》诗作,作品初成“当日胜流均不敢与抗手” 令众多名士才子心甘情愿折服,也被陈寅恪评价为明末最佳词作。寒柳,浓缩了柳如是独特的人生经历: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一个被历史的枯枝败柳掩埋了三个世纪的女人,渴望人们用以正确的眼光来欣赏自己,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柳永柳如是,双柳柳江南。风月与功名,留予后人评。幸与不幸,我就是历史,不悲不喜。江南水乡,因有“双柳”轻扬,几多灵秀同滋润。(汤江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