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白帝城写的诗 一念成诗 白居易在被窝被冻醒写下首妙诗,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绝

本站作者 2023-10-10 07:36:00

白居易在白帝城写的诗

白居易有一天晚上躲在被窝里睡觉,突然被冻醒。睡眼惺忪之际,看见窗户明亮,耳听得窗外断竹之声,诗兴大发,写下一首绝妙的咏雪诗。却原来,大诗人写诗,都不用看的;却原来高手写诗就在一念之间,便能下笔如千言,字字珠玑。白居易这首《夜雪》就是如此,全诗都不见雪的影子,却句句是雪,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绝。

《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全诗大意:晚上睡在被窝里,突然惊讶于被子怎么如此冷呢?擦一擦惺忪的睡眼,才发现窗子是那么明亮。夜已深沉,想必外面一定是漫天大雪,积雪一定很厚了吧,耳边时不时传来被积雪压断的竹子的响声。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雪,却并没有见到雪,仅凭声响就将雪的静谧,写的不着痕迹,十分巧妙。第一句写雪,写的是一个“冷”字。而且这个“冷”是突如其来,让人甚至连招架和准备都来不及。诗人用一“讶”字,惊讶于怎么今晚被子里如此寒凉呢?

第二句对第一句的疑问进行了解答。那就是“窗户明”,这三个字仍然并未提到雪。不过有过类似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大雪之际,窗户因为积雪的反射,都会异常明亮。而诗人写的是夜雪,此时夜晚的漆黑与窗户的明亮就构成鲜明的对比。只要稍加联想,一幅雪夜图,就油然而生。

诗的后两句颇具禅机。“夜深知雪重”是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诗人凭着感知认为此时的雪一定积得很厚了。而让诗人做了这样判断的原因,则是最后一句“时闻折竹声”,在万籁俱静中,却传来了竹子被折断的声音,那一定是厚重的积雪压断的。因为雪落无声,只能透过有声的断竹之声加以描绘。

不仅如此,这两句还颇具禅机。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万事万物皆有联系,又各具自由。雪与竹子也是如此!雪压竹断,看似互为因果。然而在苍茫宇宙中,落雪也罢,断竹也罢,都不过是今夜的片刻感知罢了。声断之后仍然归于平静,晨起时地上过是一片白雪茫茫。

全诗明如白话,无一字生僻,初看并不起眼,需细细品读才知其妙。一首咏雪诗,却全诗不见雪,仅凭冷的触觉,窗明的视觉,竹折的听觉,就将一场深夜的漫天大雪写得跃然纸上,这就是诗王白居易的笔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