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有哪些诗句最打动人心
提到李商隐的诗词,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是最有名的那3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篇回答提另外几句个人比较喜欢的,且顺便说说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的诗最优秀的地方就在于其伤情悲思之深切和时空切换之灵动,论仙气比不上李白,论奇崛比不上韩愈,论深沉比不上杜甫,谁都比不上,但又好像兼而有之。
先说第一点,伤情悲思之深切,这点比较容易理解。
李商隐生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卒于唐玄宗大中十二年,历经宪、穆、敬、文、武、宣六朝,即中晚唐时代,这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唐文宗治世,“于斯之时,阍寺专权,胁君于内,弗能远矣;藩镇阻兵,陵慢于外,弗能制也;士卒杀逐主帅,拒命自立,弗能诘也;军旅岁兴,赋敛日急,骨肉纵横于原野,行轴空竭于里闾。”
用这段话评价李商隐的时代再合适不过:宦官当道、战乱频发、藩镇割据、苛捐杂税、民生凋敝、朝廷腐败、皇帝无能、忠臣良将报国无门,贪官污吏霸道横行。
面对这样的王朝衰落景象,凄苦落寞、郁郁不得志成了晚唐诗人的普遍情绪。
而李商隐自身的经历也十分坎坷,他出身于下层官吏之家,年幼丧父,长期过着佣书贩舂的贫苦生活。勤奋读书的他指望靠学识实现人生价值,却不幸卷入政治漩涡,始终接触不到核心政权,仕途不顺,无法展怀,最终在穷困潦倒中落寞离世。
有关李商隐的诗
论悲凉,这里提两首诗:
一首是李商隐的五绝,《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原诗如下:
剑外从军远,
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
回梦旧鸳机。
千里从军、雪中受阻已经足够凄凉,挚爱的贤妻也离开了人世,如今连一件棉衣也再不会有人寄来,远离家乡,天寒地冻,孤身一人,只好在梦中重温旧事,回忆从前和妻子的点滴。
短短20个字,画面感之强堪比大荧幕。
另一首是七绝,《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原诗如下:
竹玛无尘水楹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最后两句大意是: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这首诗写的是李商隐在旅宿期间对亲人挚友的思念,最后两句中,秋云、秋霜、秋雨、秋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声情并举,看似写景,实则抒情。
再说第二点,时空切换之灵动。
读书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夜雨寄北》这首诗,真心觉得这不就是一首最最最普通的思念诗吗?后来老师给我们讲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深意,用到了“时间线”这个词,我才看出李商隐用短短28个字实现了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反复横跳”,尤其最后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既像回忆,又像幻想,既有伤感遗憾,又有期待盼望,感觉诗人对对方思念一直在时空中绵延不断地存在着,所谓“缠绵悱恻”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
有关李商隐的诗
这里举两首我比较喜欢的诗,第一首是《谒山》,原诗如下:
从来系日乏长绝,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译文如下(网上拷贝的):
自古以来,就没有能系住太阳的长绳,逝水东流,白云舒卷,更令人怅恨不胜。正想向仙人麻姑买下沧海,哎~只剩得一杯春露,其冷如冰。
前两句用“拴住太阳的绳索”表达时光流逝的怅惘之情,文思已是极尽巧妙;后两句又突发奇想,想向神仙买下沧海,以期留住时间,结果沧海浩淼化作春露一杯,梦想破灭。
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的巧妙链接表达宇宙瞬息万变、时光一去不返,这正是心灵时空才能带给人的新奇浪漫。
第二首是《浑河中》,原诗如下:
九庙无尘八马回,
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
半向君家养马来。
译文如下(网上拷贝的):
宗庙已平安无事,乘舆亦已返回;奉天城里的战垒,而今长满春苔。
牺牲在咸阳原上的那些英雄白骨,多半曾经在浑瑊的家中养过马来。
字面能看出来,这是一首咏史诗,前两句写叛乱已平,和平已定,人们欢呼庆祝胜利;后两句思绪又飘回到咸阳战场之上,想到为国捐躯的战士,在现实和回忆中交错叙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