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学生朗读的古代诗歌 适合中学生朗诵的古诗词
1.适合中学生朗诵的古诗词
作者】:李白——劳劳亭 【内容】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赏析】: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以极其洗炼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还不是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讲,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古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一些诗人写离别时常想到杨柳,在杨柳上做文章。例如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就是从杨柳生意,构思也很深曲;但就诗人的联想而言,只不过把送别与杨柳这两件本来有联系的事物联在了一起,而在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李白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一起了。如果说王诗的联想还是直接的,那么,李诗的联想则是间接的,其联想之翼就飞得更远了。 应当说,古诗中,从送别写到折柳,再从杨柳写到春风的诗,并非绝无仅有。杨巨源的折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憔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得也具见巧思,但与李白的这两句诗相比,显得巧而不奇,而李白则是把联想与奇想结合为一的。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从诗人的构思说,这是联想兼奇想;而如果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赞美这两句诗“奇警无伦”,指出其“妙在‘知’字、‘不遣’字”,正是一语中的的评论。 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2.适合中学生朗诵的古诗文
宋代岳飞的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适合中学生朗诵的古诗文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花摇情满江树。
4.初中生经典诵读古诗八上16首
1.孔子语录 论语(春秋)孔丘
2.鱼我所欲也 孟子(战国)孟轲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战国)孟轲
4.曹刿论战 左传春秋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齐策(西汉)刘向
6.出师表 (东汉)诸葛亮
7.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8.三峡 水经注 江水北魏 郦道元
9.杂说(四) (唐)韩愈
10.陋室铭 (唐)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14.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17.关雎 诗经 周南
18.蒹葭 诗经 秦风
19.观沧海 (东汉)曹操
20.饮酒 (东晋)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22.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23.使至塞上 (唐)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25.行路难 (唐)李白
26.望岳 (唐)杜甫
27.春望 (唐)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32.观刈麦 (唐)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35.赤壁 (唐)杜牧
36.泊秦淮 (唐)杜牧
37.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北宋)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北宋 晏殊
42.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43.江城子 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45.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46.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47.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48.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49.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50.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51.龟虽寿 (东汉)曹操
52.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53.木兰辞 北朝民歌
5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55.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56.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57.黄鹤楼 (唐)崔颢
58.登楼 (唐)杜甫
59.石壕吏 (唐)杜甫
60.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6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62.秋词 (唐)刘禹锡
63.卖炭翁 (唐)白居易
64.忆江南 (唐)温庭筠
65.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北宋)苏轼
66.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南宋)李清照
67.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南宋)李清照
68.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南宋)辛弃疾
69.论诗五绝(之二)(清)赵翼
5.适合初中生诗歌朗诵的诗 适合初中生诗歌朗诵的诗
古诗分类集锦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锅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6.求适合中学生课外读的古诗词
三更灯火五灯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