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论诗的诗 古人是怎样写诗的

本站作者 2023-03-09 18:25:00

古人论诗的诗

受邀题。

要回答这个提问很难。自古以来,有《诗品》《李笠翁曲话》《人间词话》等谈诗论词的经典名作,读之,有助于欣赏,却未必能让人成为诗人。有许多诗人如何推敲、诗如何即兴脱口而出的故事,但仍然难以感知诗人的那些感觉,究竟是怎么出来的。

朱光潜有《诗论》一书,其中谈到:“诗的起源实在不是历史问题,而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说诗起源于人类情绪和意志的表达。看看留传下来最早的诗,如《诗经》上的诗,意象均极为简单,是意象的净化、强化,符合情绪律动之作,这确实是个心理学问题,后来越来越成熟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以我浅陋的知识和理解,后来的旧体诗词作者,大多都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方能成为能诗会词之人:

一、熟知诗词格律,烂熟于心,常用词汇等。如旧时有《声律启蒙》一类的读物,开篇即为“云对月、雨对风,晚照对晴空”,分出各种韵脚和对仗,供从小背诵。

二、背诵过大量诗词,旧时启蒙读物中就有《千家诗》,民间早有说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通过背诵,熟悉大量的句式及相应的情感表达方法。

三、旧文化的熏陶,相互的唱和、认同、激励中趣味倾向的培育等等。

其中,作为平仄、对仗、粘对等即技术性部分,是有规律可循的。曾在网上看到过文章,说将格律、对仗、粘对、旧体诗词中常用语汇、句式等制成软件,自动生成旧体诗词,当时还看了一点,确实有点蒙人。

现在,各地都在办老年班,老年朋友们学旧体诗词的也不少,这当然无可厚非。一般情况下,也能做到平仄、对仗、粘对等是对的,却难说有多少诗味。由于一看这类诗,就容易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所以有人将其称为老年班体。

旧体诗词是旧文化的产物,离开了旧文化的氛围,要想学得一二,也不易。仅从格律上讲、字词的读音、排列的按要求组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学硬学,也能大致明白,得心应手却难。旧诗词中,还有大量与当时生活相关的习惯用语,要掌握也难,要用于表达现代人的情感更难,要取代也不易,如孤灯(是油灯、蜡烛在与孤独之人相伴时的感觉)、鸡鸣漏残之类,一取代,就没有那个味道了。电灯、闹钟、电视、电脑、互联网之类,如入旧体诗,整个感觉就破坏了。

而要让今人去说古人是如何写诗的,就难上加难了。说诗,最难说的是诗味,这属于朱光潜说的心理学范畴。中国古代,真正的诗人,很少说诗,而说诗的人,大抵也没有多少传世的佳作。谁能清楚写了传世佳作的诗人,在写诗的瞬间,调动了什么的积累,如何取舍自己的想象。而诗味这个东西,并非是诗人要想写出来,而是读者品出来的,正因为品了出来,才得以流传。诗人如果在写时,还要去捉摸什么诗味,可能反而会破坏诗味,那是炉火纯青的瞬间结果。

李白花甲之年时登庐山写下了一首诗: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他完全丢掉了他在庐山看见的万千景色,而是在山峦之巅对万里河山作一种想象式眺望,他能做到这一点,和他遍游中国有关,和他被称为仙侠的气质有关。他直抒胸意之时,想到过要让读者去感受吗,而这种虚则实之的诗味,却要靠读者自已去品味,去感受到万里大好河山,就是这么雄奇大气啊。

诗味这个东西,比较飘忽,千人千样,虽然也是可以捉摸的,但得有相似的经历和一定的修养。不独古诗,新诗亦如此。读席慕容的诗,其缠绵悱恻的纤柔诗味,总觉得和花间派和纳兰词等有点继承关系。但要再往深处说,却也让我说不清道不明。能不能由今人来说古人呢,而当今诗人,谁又把自己的诗说分明了呢。是的,那是一种捕捉感觉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什么,却实在不易说清楚。

算了,此题太难,留待有研究者来说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