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唐琼珊
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 310000
一、要素定位
1.前后串联,精准课标定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古诗学习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篇章页点明本单元核心要素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因为古诗文体的特殊性,核心素养在该课的落实,具体表述为“借助关键字词来理解诗意。”结合第二学段对古诗学习的要求,在教学中应通过精准预习,立足学生已有的读古诗的感受,再通过抓关键字想象画面,领悟古诗的内容,深化学习古诗的情感体验。
2.关联对比,深度解析文本
《古诗三首》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三首诗分别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望天门山》把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奔流回旋的雄奇展现在读者眼前,《望洞庭》把色调和谐、宁静淡雅的洞庭美景再现纸上。二者都是在“望”字统领下的唐代山水诗,可以在关联视野下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比较异同中感受山水不同的美,培养比较鉴别的思维,提升对美的感知力。
将课程标准、语文要素、文本特点串联成链,锚定本课的要素定位:
(1)通过预习,能正确朗读古诗,会写“断、楚、磨”等生字,能初步谈感受,并尝试发现两首诗的异同。
(2)通过抓关键字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等诗句的意思。
(3)基于不同的阅读体验,发现两首诗不同的美,探究“美之为异”的原因,体会诗人不同的写法,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古诗学习的热情。
二、设计意图
传统的古诗教学,通过教师讲解诗意,强行让学生解诗意、明画面、知诗情,缺乏独立的对诗美的感知和探究,自然难以形成生动的画面感,更遑论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古诗的学习,应该是先“感”——感诗美,再“见”——见诗境,后“悟”——悟诗情。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精准预学,找准教学起点,立足学生现有的对“诗美”的感知,发展学生比较鉴别的思维,在比较中见画面、解诗情。
1.感诗美:立足感受,比较异同
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阅读的主人,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更要了解他们的阅读感受。我提前设计了预学单,让学生写一写初读这两首诗的感受,并且尝试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让学生先自己写感受,比较异同,教师通过预学单,知道这两首诗给学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望天门山》给人的感觉是壮观的,《望洞庭》给人的感觉是平静的。至于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就留待课堂上探究。
2.见诗境:抓住关键,想象画面
古诗学习的关键就是要想象画面,能见整体之诗境。想像画面,需要支架。通过抓关键字、借助资料、朗读等方式,给学生搭建想象画面的支架,再通过朗读来表现这种画面感,这样,古诗之境才能“活起来”,学生才能眼中有色,耳中有声,心中有情。只要诗境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了,诗情才能在学生心中激发。
3.悟诗情:自主探究,体悟诗情
给予学生主体空间,将大量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体验,而不是进行碎繁的解读;开发学生主体潜能,运用小组合作来组织学习,旨在同伴学习中激发更强的学习力。这两首诗,一扶一放,带学《望天门山》,自学《望洞庭》,既有师的指导,又有生的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学生比较和迁移运用的思维,激发学生对诗情的体悟。
三、过程描述
1.激趣导入,预学反馈
(1)单元整组导入:出示单元导语页,跟着课本去旅游,将去到哪些景点呢?这节课,一起去望望天门山和洞庭湖。
(2)反馈预学:初读正音和生字指导后,出示预学单的统计结果,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两首诗的共同点。
2.关联对比,先望天门
同样是有山有水的诗,给人的感受一样吗?来看看预学单,大部分同学认为《望天门山》给人的感觉是壮观的、流动的,《望洞庭》给人的感觉则是安静的、平静的,为什么呢?
(2)想象画面,学《望天门山》:
通过圈画景物,上台板贴景物,将景物送回画中,让学生明晰“天门”就是“青山”,“楚江”就是“碧水”,然后去想象画面。在学生说画面时,相机切入“断”“开”“回”等关键字,补充天门山的资料,让学生体会天门山的雄奇险峻、长江水的汹涌澎湃,再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山水激荡的画面感。
3.方法迁移,再望洞庭
(1)小组合作,迁移学习
刚才通过抓关键字、补充资料、朗读的方法,大家一起学了《望天门山》。接着,请同学们运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望洞庭》。
(2)小组汇报,交流展示
小组通过朗读、说画面、画简笔画的方式上台汇报《望洞庭》的学习成果。
引用王国维的话:“美之为物有两种,一曰壮 美,一曰优美。”你想把“壮美”和“优美”分别送给哪首诗?为什么?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学生课余多去读古诗词、多去游览名山大川。
四、教学反思
1.精准预学,明教学起点
在本课中,通过预学单的设计,问题的导引,让学生感受在前,基于感受去比较异同。两首诗都有“望”,都是唐代诗人写的,都是写景诗,这些显性的共同点比较好发现,适合留给学生预习去发现,课堂上只需要出示发现结果即可,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通过预习的反馈,笔者知道几乎全部学生都能发现这些显性的共同点,这是教学的起点。明确两首诗都是“山水诗”则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所应着力之处。那么同为山水诗,二者为什么给你的感受不一样呢,接下来对“异美”的探究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2.方法引领,促画面生发
古诗学习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有画面感,通过预习去对比读两首诗的不同感受,为后面的想象画面做了铺垫。对《望天门山》画面的想象,笔者先让学生基于感受自由谈,再相机切入本诗关键字“断”“开”“回”“出”的指导,让学生借助关键字去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然后通过补充天门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天门山的雄奇险峻。而朗读的策略,则贯穿在想象画面的始终。这样,关键字、资料、朗读,三箭齐发,直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想象有支架。两首诗,一扶一放,既让学生有法可依,又让学生有迁移运用的机会。
3.关联对比,显思维张力
教材对古诗的安排,一课一般都是二首或三首,如果教师能根据诗的特点,进行排列组合、整合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实效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望天门山》和《望洞庭》都是“望”字统领下的山水诗,一壮美,一优美,涵盖了中国古典审美的两种风格,完全可以关联对比。这种统整视野下的关联教学,基于共同点去发现不同点,同中求异,发现异美,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让学生在品味诵读中培养高阶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道路上也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