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梅花写诗句(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
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一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二】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常作去年花。
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三】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四】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五】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六】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七】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八】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用梅花描写爱情的诗句【九】
《腊月立明年春》
年代:宋 作者: 释文
闰岁两番春,流光故逼人。
月c将谢丑,斗柄倏旋寅。
玉作梅容润,金归柳眼新。
物情虽万变,变莫变吾真。
《梅花》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品赏析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简析】:
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
那么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
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
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
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
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可以是空白,然而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小学频道提供了描述冬天的古诗,对《古从军行》这首诗进行了详细介绍!
描述冬天的古诗:《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
【作者】:
李颀,生卒年不详,赵郡人。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所作边塞诗,风格豪放,七言歌行尤见特色。有《李颀诗集》。
【注释】:
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多为幽怨之声。蒲桃:即葡萄。汉武帝时,汉使从大宛采种栽入行宫之旁。
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
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
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
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赏析】:
着意选择了历史与现实中的典型事件,抒发了士兵们在征战中的艰辛和痛苦,通过对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抨击,以讽刺唐玄宗的长年开边用兵。全诗情理浑成,层层推进,回肠荡气,感人至深。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希望提供的小学关于冬的古诗《梅花》,能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语言的博大精神,享用这一笔知识财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