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荷叶上的露珠的诗句 荷叶露珠美诗: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唐朝白居易放言五首节录
我们小时候有一篇课文叫做王冕学画。说王冕小的时候是一个放牛娃,在湖边放牛的时候,下了一阵大雨,雨后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王冕说要是能够把它画下来,那该多好。于是他每天观察,终于成了元朝著名的画家。
荷叶上的水珠,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是天然的雨水,第2个是夜间空气凝华成的露水。但荷叶有一个其它树叶所不具有的特性,就是它的自洁功能。无论是雨水还是露水,落在荷叶上头,都不会将叶面打湿,相反由于荷叶表面簇生细密的腊质乳突,这些雨水和露水并不真正和荷叶紧密接触,反而产生了流动的水珠。
这些水珠可以将附着在荷叶表面的污垢带走,让荷叶更加自在的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这也是荷叶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现代科学解释。荷花不断从淤泥中吸取营养,并不断保持着自身的生长所需要的微环境。
东莞桥头莲湖公园荷花节
在古代,无论是雨水还是露水,落在荷花上的,都叫荷露。因为它有露珠一样的圆润和光彩。也形容荷花上的露水像明珠。
魏晋时代的陆云,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留下了荷叶露俏皮的短句。
“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小草露珠最容易闲散在太阳里,但显然荷叶大,就算是露水也不容易被蒸发,于是早晚温差大的时节,早上起来,会看到荷叶中间还会残留着晶莹的大露水,在阳光下呈现水晶一样的光泽。
小时候也奇怪,那荷叶上溜溜的珠子何以到了自己的手上就成了一滩水,而平淡无奇的雨水到了荷叶上头,如何就滴溜溜成了珠子?
唐朝有着别致的审美,崇尚自然。酒有一种特殊的喝法,就是用新鲜的大荷叶搁在容器上,在上面注酒。想要喝时,用手凹一下荷叶边,酒水就泉水一样流进小酒杯里,被称为荷叶酒。实际荷叶的自洁功能只是让酒看起来更加晶莹,但热爱天然的唐朝人,一定会觉得酒荷叶间摇晃的时候,也一定会沾染上特殊的荷花的清香。
而喝荷叶酒的人大抵也觉得荷叶点水成露,喝下去绝对有精神上成仙轻盈的感觉。
至于还有专门采集荷叶露水的,认为被荷叶净化后的露水和雨水更干净。但没准你喝到的就是带灰尘的水滴。
但是荷露确实是叫人欣喜的审美,不光是小孩子的玩具,一张荷叶,一点清水就够他痴迷好久,而荷露更是成年人的审美。烦闷的夏天,无论巴山苦雾还是田田荷叶的江南,早上荷叶上的露水让人视觉清凉。一杯春露冷如冰,那是老天给荷花的滋润。
“新竹出林时解萚,小荷翻露已成珠。
桥东一茎苍苔滑,归舍还需稚子扶。”南宋陆游溪上露坐
陆游在山中夏天的早上,听得见竹子出笋的声音,看到小荷叶上的湿气凝结成小露珠。当然他也毫不犹豫地像刘姥姥摔了一跤。可见早上荷叶上的露珠有多么的可爱。
早上爬不起来的人,直接看风雨中荷叶和雨后荷花。
“竹风寒如玉,荷雨急跳珠。“这是宋朝司马光的一首《闲中有富贵》,你看那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风雨天籁,正是荷叶不沾水的特性,那些雨珠无落脚地,才沾上荷叶就起跳,琼花碎玉,是一道另类的赏荷风景。
当然雨大之后,错落的荷叶如山如叠,那荷露也就如泉水流泻,苏东坡就爱这种美。他动不动就雨后小荷翻。
当然形容的更仙美的是将荷露比珍珠。
“天仙醉把珍珠掷,荷翻写入玻璃碧”。也就是荷叶上的露珠,是老天的豪华,问题是这样美丽的珠子掉到水里就不见踪影。古人的郁闷和我也差不多。
李白到底是李白,能够描写到人们的心里有却很难说出的那种味道。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拟古其十一
你说这么好看的荷叶珠子,等你想去采摘的时候,它却在荷叶当中晃来晃去,你不知道拿它怎么办好,捧着端着都担心。这种情况一般是怕什么来什么。这说的是荷露,也说的是抓不住的爱情。
总之荷露是上天和仙女的玩具,人类只能欣赏,不能留住。白居易是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和一个老实人。其实他本来也有着浪漫多情的少年和青年,但是自从中了进士他就没有年轻过。但我想他也是经历了情感的诸多波折和仕途的坎坷,终于写下了关于荷露最著名的哲理诗。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白居易放言五首节录。
那萤火虫也发着光,但是那不是真正的火,给人不了温暖,那荷露也像珠子一样的圆润,可是到底没有多大的用处。如果你不把它们放在实际的地方,你还以为萤火虫也是灯光,那荷露也是真正的珠子呢。
我读来读去,读到了我儿童时候的悲愤。你说那荷露圆滚滚的,它为什么就变不成我手上的珠子呢?当然有的人读到的是世事真伪,人心轻重,那看起来很美的东西未必实用。
但是夏天那么长,荷露那么美,就一点用处都没有吗?那是自然的幽歌与梦幻,安抚在水深火热中疲劳的视野和心情。美最大的用处就是叫你知道,在苍沉之外还有清灵,梦幻和永恒。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