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赏析古典诗词里的柑橘

本站作者 2023-11-24 00:40:00

青桔的诗句

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秋科时节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颜色对比鲜明,所以诗词里说橙黄橘绿。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

《病橘》是伟大的唐朝诗人在公元761年于成都草堂所作,是一首讽刺统治者以口腹残民的作品,希望能停止贡橘。同年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附图 清 高其佩 指画·橘

奚:[xī] 文言疑问代词:什么。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稔[rěn]:指成熟

《病橘》前十二句叙述蜀地橘园因病虫害大面积受灾,橘小而涩且长虫,不能食用,产量多也没用。“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此句以拟人的角度写冬天里的橘叶随寒风飘散,哀婉婔侧,实写果民生意惨淡,民生多艰。“偏于无知之物,写出一段性情来,妙”(源出《杜臆》)。明时郑板桥有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都涉及民生疾苦,基层吏员不可不察。

“蓬莱殿”指汉时皇宫的宫殿,这里暗示唐时的末央宫。因潇湘二水所属的湖南境内盛产柑橘,“潇湘姿”这里借指柑橘。《太真外传载》唐玄宗曾命江陵贡橘树10枝植于宫内,十年后成熟结果,唐玄宗曾赏赐分食,“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句就是讲此事。

“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橘子正常年份一年产量多必然下一年产量少,但是皇帝都能吃贡橘,如果没有橘子,那玉盘也会失去光泽。“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当下正是战乱的时候,皇帝(唐肃宗)为了体察民生苦难而减少食量。“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汝这里指橘。橘子遭遇病虫害是天灾,但是皇帝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如果吃不到橘子让玉盘失去光辉,必定会责怪地方官办事不力。一个“愁”字,饱含多少吏催贡橘、残害小民的小情形。诗人并没有明写,读者却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附图:宋 赵佶 溪山秋色图

为了指出应该停止贡橘,不再以口服疲民,诗人在后四句里巧妙地借古讽今,用历史的教训来警醒当朝执政者。“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结尾四句讲的是汉代从南海进贡荔枝的事情,唐玄宗时期也曾飞马贡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已死6年,安史之乱还没结束,这些老人所熟知的,历史的教训仍然没人记取。

本诗作于诗人在成都草堂时期,生活比较安定,能够较深入细微地回忆和思考一些问题。在此期间写有《病柏》、《枯楠》两首忧国诗,《病橘》、《枯棕》两首忧民诗,从小事物上着手揭示出社会人生的大道理,托物言志外,寓有深刻的社会哲理。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附图:元代 张观 蔬林茅屋图

挂罥(juàn):挂着,挂住,长(cháng):高,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俄顷(qǐng):不久,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8月的某天,风雨交集,屋损人疲,当时安史之乱尚末结束,刚稳定下来的诗又遭此劫难,油灯如豆,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千古名句,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引起强烈的共鸣,或为理想济天下,或为现实共奋斗,或为境遇展愁眉。千百年来一直激励读者的心灵,并发生积极的作用。

《十七夜对月》赏析: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这是一首很清新的小诗,八月十七的秋月依然是圆月,江畔的村子里我孤单地老去。卷起草帘月光照在客人身上,倚着竹杖行走月光也在跟随。月光照射潜水的蛟龙在游动,明光晃动频繁地照到了宿鸟。茅草房靠近了橘子树柚子树,沁人肺腑的露珠清凉又清新。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附图 北宋 赵士雷 湘乡小景图

附图诗句为杜甫的《绝句》,创作于公元764年,居于成都草堂。第一首四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景色,诗句清新明丽,极富诗画意。第二首表达寓居异地的愁思和伤感。

“迟日江山丽”,语出《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fán)祁(qí)祁”.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

《放船》(其一)赏析: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秋季在四川苍溪送客时的情景,诗人心情很好,两岸景色很美。雨后的蜀山一片青绿,黄色的橘子在岸边很馋人。“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也形容下行的船走得很快。道光年间,在杜甫送客处立有一碑及亭,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和这首明快的小诗。

《放船》(其二)赏析: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

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

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本诗作于约公元765年,诗人约53年,当时严武去世,失去庇护的杜甫只好离开居住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一路坐船前往奉节投靠都督柏茂林。本诗作于重阳前后,当时携同全家人,从上游的万州坐船至下游的云阳,秋季的川江,水流很急,暗夜里“戎戎暗,淰淰寒,独鸟怪,夜色阑”,行船环境极其恶劣,再往前还有青龙滩大大小的磐石在等着他们。想想自己老病官休,携家带子,前程一片渺茫,船行至忠州暂停时,惊魂未定的诗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这首诗。

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

附图 清 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

这首《蜀相》作于公元760年春,诗人在朋友的帮助下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搬入成都草堂。不久在探访成都武侯祠时写下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本诗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赏析:

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

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

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

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

本诗作于公元766年诗人寓居奉节时。诗句叙事简洁,清新明朗,在天寒地冻的时节,青黄的橘子低垂山林,夺人眼球。看到路边有看人储积收获,诗人也停下来学习,他也需要照顾自家的果园。

《登高》赏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公元766年四月,杜甫平安到达奉节。在柏茂林的安排下,杜甫为都督府管理东屯公田一百顷,同时自己租了一些田和果园,并亲自己参加劳动。诗人在奉节居住约2年,诗作430多篇。其中《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成为千古绝唱。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前出塞》赏析: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这里换一首极富气魄的诗,不再说杜诗的悲壮美。《前出塞》是写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前四句极有气魄,有如童谣一般,富有韵律,讲的是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诗人直抒胸臆,认为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应该以强兵制止侵略,这才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附图 明 董其昌 山水

附图中这两首是诗人纳凉遇雨时即兴所作,大约在安史之乱前,诗人“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有过一段明艳的时光,这首诗也就不那么悲壮了。“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这是雨来之前之前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人们恬静的心情,色彩鲜明富于动感。“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这是第二首,则是被雨淋时的状况,潇洒风流的精神面貌跃然纸上。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这句源出杜甫的《赴奉先县咏怀》,诗文很长,“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句传诵最广,妇孺皆知。诗人当时在长安任职小吏,从长安前往奉节探亲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因消息不畅京城还没有人知道。诗人一路的所见闻,再联想朝庭的腐败,家中小儿饿死,特别是自己还是京城一名官员,家中尚有薄田而且丰收的情况下,自己都能亲历这种惨痛的悲剧。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已经发现社会动乱的端倪,和“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附图 清 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

附图 清 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

《禹庙》赏析: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这首诗作于公元765年秋,寻访大禹古庙时有感而作。“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句,是讲早就听说大禹乘四载到处奔波,疏通长江,凿通三巴的英雄事迹,今日眼观他的成就,享受着他创造的三峡美景,越发佩服他的伟大,讴歌了大禹治水泽被万代的丰功伟绩。“乘”对“控”,“四载”对“三巴”,对仗工整,巧妙而又不损害诗意。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赏析:

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盘锦席高云凉。

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赋诗殊未央。

衰老应为难离别,贤声此去有辉光。

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赵张。

本诗作于公元763年9月,诗人居于成都草堂,作为陪宾前往阆州送别朋友时所作。“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盘锦席高云凉”,写景和饯行场景。后两句祝主宾青史留名,表达良好的愿望。

《夔州歌》赏析: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这首诗写重庆奉节的美景。赤甲:即赤甲山,今人称鸡公山,色赤。白盐:即白盐山,今称桃子山,色白。此两都位于瞿塘峡,隔水相对。一红一白,诗人第三句即以“枫林橘树丹青合”来描写这种状况

《峡隘》赏析:

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

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水有远湖树,人今何处船。

青山各在眼,却望峡中天。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赏析: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

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

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