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李白的诗作蜀道难 李白・蜀道难

本站作者 2023-11-24 00:50:00

鉴赏李白的诗作蜀道难

李白

噫吁剑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f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Y,f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是李白首屈一指的名篇。

李白生活在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盛唐。当时朝廷宣称广开才路,鼓舞了成千上万的青年士人都胸怀壮志,要将他们的才能贡献给“明君”“盛世”,作一番“济苍生,安社稷”的事业。李白就是他们中间杰出的典型。

李白为了寻找政治出路,实现他的伟大理想,在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他二十四岁时,离开故乡蜀中出去漫游。他希望在漫游中寻找到能赏识自己才能的人,把他推荐给朝廷。但是好几年过去了,他“遍干诸侯”的结果却是“南徙莫从,北游失路”,只落得“孤剑谁托,悲歌自怜”。因此寄希望于长安。他以为在地方上找不到出路,到京师去定能如愿以偿。

开元十八年(730),李白三十岁,第一次上了长安。他拜访了一些朝廷官吏,希望通过他们的推荐,能得到皇帝的重用。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历抵卿相”的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碰壁。他虽然来到了天子足下,但成年累月徘徊魏阙之下不得其门而入。由于心中苦闷不堪,他便和一些斗鸡徒和游侠儿交上了朋友,在长安街头浪游。有一次和驻守长安北门的羽林军发生了冲突,备受欺凌,甚至险遭毒手。

李白落魄长安的同时,却看到受皇帝宠爱的宦官们甲第连云,供皇帝玩乐的斗鸡徒们冠盖辉赫。他们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他们足下有的是大道朝天,而自己的足下却是羊肠诘屈。

这一切使李白大惑不解,大失所望,大为不平,因此写了《行路难》等诗抒发他心中的愤懑。写了《行路难》等诗后,李白意犹未已,接着,因送友人入蜀一事所触发,而写了《蜀道难》。

《蜀道难》和《行路难》诗旨相同,不过后者是直抒胸臆,前者是比兴言志。《蜀道难》是借蜀道之艰难,比喻仕途之险恶,抒发心中的愤懑。

诗一开头,就以一连串的惊叹词“噫吁剑危乎高哉!”引出一个使人怵目惊心的警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好象大地深处的熔岩突然冲出了地面。

紧接着,诗中就展开了“蜀道之难”的具体描写。首先描写秦蜀二地之间自左隔绝之状,继而描写开辟蜀道之状,然后描写只有栈道可通的蜀道仍然艰险万状。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f岩不可攀。’”这一段描写的是蜀道北端(秦蜀交界处的青泥岭一段)的艰险。虽然这仅仅是蜀道的开头,但它已使人竦然而惊,惕然而恐,颓然而叹,以至于扪心自问了。“问君”二句就是旅人行至青泥岭时,扪心自问之辞。这种句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屡见不鲜的。

“但闻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Y,f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一段描写的是蜀道中段的艰险。这蜀道中段艰险之状,特别是那“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的阴森悲凉的气氛,和那“f崖转石万壑雷”的惊心动魄的音响,更使旅人肠断愁绝,于是再一次扪心自问。“嗟尔”二句就是旅人行至蜀道中段时扪心自问之辞,言外显然有悔不该来的意思。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一段描写的是蜀道南端(剑门关)的艰险。这蜀道南端的剑门关更是险中之险,不但难以通过,而且随时有葬身虎口蛇腹之虞,竟使旅人发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感叹。

诗中三次自思自忖,自嗟自叹之辞,实际上是一脉相承,表现了旅人的心情:始而惧,继而悔,终于败兴而返。诗中的旅人就是李白自己。

诗中三次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警句,实际上是作者在反复点题,点出报国无路的主题。

在诗的最后,第三次重复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警句,而且还加上一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意思是说,即是回去以后,转过身来,西望蜀道,还会久久地感叹不已,以示其所受刺激之深,可谓铭心刻骨。

《蜀道难》一诗在描写蜀道艰险之际自始至终充满了激情。明代诗人高启称之为“商声激烈”,清代评论家陈沆称之为“失声横涕之什”,可见《蜀道难》不仅是一幅蜀道山水图,而且是一首慷慨欷[的悲歌。在这首悲歌中,既有“遍干诸侯”的失意,又有“历抵卿相”的屈辱;既有对闭塞贤路的权贵们的谴责,又有对社会恶势力的愤慨;既有险遭毒手的余悸,又有败兴而返的伤心。就在这一片洋洋盈耳的和声中,贯串着报国无路的悲愤的旋律。这一阕悲歌慷慨的乐章实是李白出蜀以来寻找政治出路不幸遭遇的概括写照,亦即盛唐社会某些真相的反映。

当时,大唐王朝正是赫赫扬扬,如日中天,而李白就在这时已经发现了封建盛世的某些本质方面,并且穷形尽相地反映在他的诗中。这正是李白伟大之处,也正是《蜀道难》的重要意义所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