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两首(送错饭,苏轼以为大限将至,写下两首绝命诗,一个名句流传千古)

本站作者 2023-12-07 06:48:00

苏轼诗两首

我们都知道,苏轼的绝笔诗是《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但其实在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乌台诗案中,苏轼曾以为自己大限将至,就写下了两首“绝命诗”。

乌台诗案,作为北宋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文字狱,牵连甚广,影响巨大。苏轼当时从湖州押到京城御史台,只有长子苏迈随行伺候。苏迈每天给父亲送饭,父子两人早有约定,平时只送蔬菜和肉,如果得到凶讯就送鱼。一天,苏迈因为钱粮用尽,需要出城想办法,于是委托城中的一位亲戚代为送饭,临行前,却忘了将这个约定告诉亲戚。之前这位亲戚碰见苏迈几次送饭都只有蔬菜和肉,便想着给苏轼换换口味,特意买来一尾鲜鱼,精心烹制送了进去。

苏轼一见今日的饭菜是鱼,不禁大惊失色:以为自己即将被处死!几个月来,虽然苏轼不止一次想到过死,但毕竟心有不甘。他从小便确立了匡扶社稷、舍身报国的政治理想,上对朝廷忠诚不二,下对黎民尽职尽责,写诗记录民生也全是出于一片忧国忧民之心,不想却被小人利用,蒙上个“无尊君之义、亏大忠之节”不忠不义的罪名!这真是死了也不能瞑目。

牢狱森然,残烛昏昏。他想到了子由,想起了夫人,想到了他尚未成年的几个孩子……不禁双泪横流。于是他拿起笔颤颤巍巍写下《狱中寄子由二首》

序: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

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家人的挂念,第一首通篇都是写给弟弟苏辙的,尤其吐露出浓浓的手足深情:身逢盛世,身为微臣的自己却愚蠢地自蹈死地。中年殒命,算是提前偿还了前生的孽债,但是一家老少十多口人,从此就要拖累弟弟来抚养了。一死何足道哉,到处的青山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当年与弟弟相约夜雨对床的盟誓再也无法实现,此后夜雨潇潇的时刻,子由只能独自伤心了。但愿与子由世世代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缘付诸来生!

苏轼与弟弟苏辙不仅在文章创作方面同列“唐宋八大家”,现实中更是手足情深,他们有感于唐代诗人韦应物“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相约异日功成身退、对床而眠,共享闲居之乐。此时苏轼自料将死,不免感慨昔日愿望,与此同时,“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期望更是感人至深。

第二首是写给妻儿的,表达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的伤怀,除此之外还有对身后事的嘱托,“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这二句描绘出月光下御史台监狱阴森的侧影。御史台周围多种柏树,乌鸦成群栖息于上,所以又称柏台和乌台。琅珰,指屋檐下系的铃铎。诗人在不眠的寒夜,想到自己在刽子手屠刀的阴影之下,心中充满了惊骇之情。“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一联是苏轼善用比喻的体现,形象表达出作者心如鹿撞,命运似鸡的心情。

另外苏轼入狱之后,杭州、湖州等地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连续数月为他作道场解厄,祈祷神灵保佑。苏轼在狱中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感动,所以诗的最后一句算是交代身后之事,嘱咐家人将他安葬在湖杭一带,以表达他对这两地百姓的深深眷念和感激。

这两首诗是苏轼在狱中的“绝命诗”,句句出自肺腑,无暇雕琢,字字感人至深,不忍卒读!

事实证明,“乌台诗案”给北宋后期的政局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后果,士大夫多以不恤民命,讳言国事,自保身家为计,以致元祐、绍圣年间,新法一反一复,元气大伤,国事终至不可收拾。苏轼这两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历史悲剧的生动见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