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浅析其艺术表现手法及蕴含的深刻批判和博大情怀

本站作者 2023-12-07 10:20:00

描写故乡的开头句子赏析

文:团子姐

鲁迅的小说里,《故乡》绝对是值得一得再读的,也曾一度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在我看来,这是经典中的经典。

一、创作背景:取材自真实生活经历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曾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效果。”所以,鲁迅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取材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从生活中攫取而来,《故乡》这个作品也不例外。

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在《(呐喊)自序》中他写到“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在1919年12月,鲁迅最后一次回到老家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到北平生活。根据《鲁迅日记》中的记录,1919年,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买了北京西城八道弯宅第。

鲁迅这次回乡,大概在老家呆了二十来天,鲁迅以此段真实生活经历为蓝本,创作了小说《故乡》。在《故乡》中,以“我”回故乡为线索,描述了“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所思,蕴意深远。

二、小说运用白描手法,生动刻画故乡的景与人

在文学创作中,“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运用叙述进行描写的一种方法,即抓住描写对象的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朴素简练的文字,不加烘托,干净利落地勾勒出事物的形态,表达出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反映作者的感情。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故乡》正是如此。

鲁迅先生所创造的白描手法主要表现为简洁。也就是少陪衬,少冗长的叙述和描写,少烦琐人物内心描写,而把描写景物、人物和事物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紧密联系起来。鲁迅曾把这种手法概括为十二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这种手法,也是鲁迅作品的一大特色,在《故乡》中也体现的很明显。

场景白描:

《故乡》的开头: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寥寥几笔,就已将苍凉的气氛烘托出来。简单的一句话,便写出了故乡深冬时节隐晦寒冷的天气,也表露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凉。

再比如:

“深蓝色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简短的一段语言,便将闰土活泼、灵动、有趣的少年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尽传神态。也让我们感觉到鲁迅对那段美好岁月的留恋与不舍。

动作白描:

鲁迅在《故乡》中描写杨二嫂: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这样的动作描写,生动刻画出了杨二嫂的性格,市井,贪婪,爱占小便宜。

语言白描:

“我”回乡后,没有一下就认出杨二嫂,杨二嫂便“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是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以及“阿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这样直白的语言描写,层层递进,写出了杨二嫂的自私、势利、刻薄、市侩,想方设法占别人便宜,一副小人嘴脸,庸俗小市民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故乡》一文中这样的片段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静下心来慢慢阅读,仔细体会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我们以前常说鲁迅的作品思想深刻,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但其实,鲁迅作品文字的表现力和艺术水准也是非常高的,值得细细品读。

三、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凸显悲凉与无奈,进行反思与批判

《故乡》中,主要有三处非常强烈的对比:

01 回忆中的故乡VS现实中的故乡

鲁迅回忆中的故乡,有深蓝的天空,金黄的明月,碧绿的西瓜,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天真活泼的少年闰土,有各种各样的乐趣......是一个五彩缤纷,美好鲜活的世界。

而现实中的故乡,天气阴晦,乡村萧瑟,完全没有记忆中的生气与活力,一副苍凉与落败的景象。

今非昔比,鲁迅也不复当年的心境。景由心生,历经世事沧桑和生活不易后的鲁迅,心境是何等的苍凉,内心是何等的迷茫与哀伤。

02 20年前的杨二嫂VS20年后的杨二嫂

20年前的杨二嫂,绝对是一个美人胚子,相貌清秀姣好,所以才有豆腐西施的称呼。那时的她,应该过着不错的生活,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20年后的杨二嫂,彻底变了样,不仅相貌变得凸颧骨、薄嘴唇,活象画图仪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就连性情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说话尖酸刻薄,占小便宜还理直气壮,甚至偷偷顺走“我”家的东西,一副贪婪市侩形象。

生活的残忍、艰辛与摧残,竟将一个人,活脱脱变了样,这让鲁迅觉得无比可怕,却也深深的无奈。

03 少年闰土VS中年闰土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天真活泼,可爱有趣,是一个明亮美好的少年。他会刺猹,会捕鸟,有各种奇妙的点子,知道很多农村稀奇的事情,朝气满满,灵气十足。

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呗;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萧瑟这;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再也不是当年的明亮少年,而彻底成了饱经岁月沧桑的中年人。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闰土态度的变化。

小时候的他们,是美好的玩伴,一起嬉笑打闹,闰土对“我”的称呼是“迅哥儿”;

现实中再见到,闰土却恭敬地称呼“我”为“老爷”,一道厚厚的壁障竖在了两个曾经的儿时好友之间。

封建等级制度对一个人的压迫和摧残,再加上多子、饥荒、苛税、各种社会压榨,让闰土喘不过气,背着沉重的负担,整个人也变得麻木寡言,彻底失去了原本生命力。

借由这些对比,凸显出鲁迅对于故乡人世沧桑变幻的无奈和悲凉心境,更是对当时社会等级制度、阶级观念的深刻反思与批判。那样的社会观念,将原本鲜活的生命变得麻木,对人性的摧残残忍又彻底,也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疏离与隔膜。

四、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毕飞宇曾评价说,鲁迅先生深得象征主义的精髓,从《呐喊》开篇《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就不是现实主义,而是象征主义的。

《故乡》这部作品中,杨二嫂象征着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的流氓性,而闰土则代表着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的奴隶性。

通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作者对这两种国民性进行了反思,也是对封建的等级制度、阶级观念的深刻批判——封建制度,果真是能“吃人”的。

五、作品中蕴含的博大情怀

《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

回忆中的故乡无限美好,现实中的故乡衰败沧桑,而作者理想中期待的故乡应该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虽然当下的现实让人无比失望,虽然作者内心也充满迷茫与悲凉,并不确定自己期待中的全新的社会和生活何时能够到来,如何能够到来,但作者从未放弃过希望。或许前路艰难坎坷,但作者从未停止努力与追求。

鲁迅先生的作品风格,一向是冷峻克制的,但他内心的情感却强烈炙热——纵然批判,却从未放弃希望;纵然迷茫,却始终信念不移;纵然悲伤,却从未停止前行。对于自己的故乡,人民,国家,他一直深情地爱着,也正因为执著深刻的爱恋,才促使他不辍笔墨,以笔代戈,一直呐喊着,战斗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