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心酸涌上心头

本站作者 2023-12-20 02:22:00

登高的诗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登高》,大意是:

天高风猛猿高啼叫悲哀,河洲水清沙白鸟儿盘旋。

无尽树木叶子萧萧落下,无边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秋生悲慨常年漂泊为客,一生多病如今独上高台。  

艰难抱恨志业无成已老,衰颓满心暂停消愁酒杯。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六岁时,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在这里登高临眺,看到了萧瑟的秋天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诗歌流露的情感,我们从“哀”“悲”“独”“艰难苦恨”“潦倒”这些形容词中,都能感受到。诗人的苍老,精神上的疲惫,长期漂泊异乡的无奈,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等等,我们也可以联想到。

读罢这首诗,我们眼前仿佛看到,诗人颤颤巍巍的登上这高台,远望这雄壮的景。惊涛拍岸,水声震天,呼啸的秋风袭来,令他不禁打起寒战,眼前的景引发了诗人胸中的情。饱经国家破败的打击和历经世事沧桑的诗人,头发已经花白。他拄着拐杖,目光中满怀悲情,像一尊雕塑,让读者不由得肃然起敬。伫立高台的诗人,身体虽渺小,心中却装着百姓和国家。

再从广阔的景来看:风是迅猛的,天是高远的,猿的啼叫是悲哀的。在这其间,有鸟儿在盘旋飞翔,这种景象就给人一种动荡之感,就像是国家动荡的状态,就像是诗人动荡的生活。诗人看到的是这渺远的天地间,树木已经纷纷落下叶子,长江之水不舍昼夜向东奔流。这种景象,给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从空间上是广阔的,从时间上看,又是由古至今永不停歇的。滔滔江水滚滚东去,那种时时刻刻奔流不息的状态,总会让人产生,时光流逝之快的伤感。

置身于这样一个天地间的大背景下,诗人感慨自己漂泊万里,无家可归。这让读者不由得会发问,为什么诗人没有家。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唐代由盛转衰之时,当时安史之乱虽已过去了十余年,但国家的整个衰败情况,仍没有得到改变,大唐的人口只剩安史之乱前的四分之一左右,百姓流离失所,生计艰难,这让“叹息常内热”,怀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诗人,“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心情如何得到平静?

内心的苦痛,生活的艰辛,如影随形。漂泊作客,成了诗人不得不过的一种生活。诗人的身体在流浪,心也无所依靠,这不就像那天地间渺小的飞翔的鸟儿吗,就如诗人所写“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语言精炼、准确,意境开阔,表达的情感深沉真挚,让我们读后,总有种要落泪的感动。我们不仅体会到诗人杜甫一生的艰辛不易,也同样感受到,和诗人同时代的百姓所经历的苦难。诗歌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杜甫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更在于他有一支能写出神韵的妙笔,用区区五十几个字,就浓缩了如此复杂的情感,和那段令人唏嘘不已的历史。

伟大的诗人杜甫,不愧为“诗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