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科技发展的诗句 有什么科技感或者未来感很强的古诗吗

本站作者 2023-12-20 12:12:00

形容科技发展的诗句

辛大爷的木兰花慢有人说了。

月亮去哪儿了?好奇宝宝追不上!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好奇宝宝,面对天地间各种迷惑现象十分郁闷,“彷徨山泽,仰天叹息”,于是提起笔来,写了一首类似十万个为神马的长诗,专门质问苍天。这个人是湖北人,大家都认识,叫屈原的便是。而这首诗叫《天问》,四言为主,开篇就是问号:“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接着一连170余问,从远古问到春秋战国,从宇宙问到人生,从神话问到自然,从历史问到现实。此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奇异篇章,今年我国发射的火星探测器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就是向屈子致敬。我们现代人,虽然处于科学进步的时代,面对无限的宇宙,一样渺小无知,不过是比古人多走百五十步罢了。

过了大约1500多年,第二代好奇宝宝诞生了,我们可以叫他奇二代。这次是个山东汉子,大家也都认识,叫辛弃疾的便是。面对夜空,幼安同志也茫然无知,一杯酒下肚,对天发问。不过比起上一代好奇baby,辛弃疾更加执着,这次的提问都是关于月亮的。而且提问时间选在中秋月圆之夜,月亮头大的时候。于是有了这首绝妙好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提起中秋的著名诗词,大家一定会想到苏胖纸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以月起兴,但提完“明月几时有”的疑问后,情感重心却由月空中的阴晴圆缺,落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扣着如梦的人生,失意怀人之余,不失旷达超脱。同样是在中秋之夜,同样是酒醉后胡言乱语,辛弃疾的这首中秋词却更加高冷一些,他的眼前真的是星辰大海不骗你,进入了无我之境,连人生与个人情感都不再关心。读了这首词,我们可以想见一位纯粹的好奇宝宝,独立在圆月之下,面对秋空,一脸虔诚。

放心,他没有变身狼人——他本来就是横刀立马的真狼人不用变,只是有那么一瞬间,不小心变成了麦哲伦。不信我们从头讲解一下这首词。《木兰花慢》是词牌名,辛弃疾比较喜欢这个词调,一共写过五首。据柳永《乐章集》这是高平调的曲子,属羽调式,用现在的话说用唱名6结束。全词可以分为八个乐句,宋代慢词很大一部分都能分成八个乐句碎碎念。一会儿我们拆分讲解。

词前有序:“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是说辛弃疾和他的朋友们在中秋之夜通宵饮酒,天快亮了,月亮也快消失在天边。“旦”就是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意思。这时有小伙伴说,古人对月写诗词,等待月亮升起的多,月亮离开时为它送行的却没有。辛弃疾说我来我来,这个时候我脑子里想到屈原《天问》这首诗,那就仿照《天问》的形式,对月发问吧。

第一乐句:“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月亮我爱你,你晃晃悠悠地要到哪里去呢?这是第一个问题,读到这里我真为月亮捏一把汗啊,这人后面还有很多问题比狗仔还烦,这才刚开始,您快跑吧!不然就真的可怜啦。注意开头这个问题是总领下面各种问题的,可以认为是全词的中心思想,一言以蔽之,月亮到哪儿去了。

第二乐句:“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这是第二个问题,月亮所去之处,大地的背面是不是还有人,在这边月亮落下去的时候,那边的人是不是看见月亮才刚从东边露脸?这就厉害了我的哥,这个狗仔太聪明而且敏锐,一杯酒就猜到了对面有美国和印第安人。所以多年以后,著名学者王国维看到这里的时候吓得下巴都掉桌子上了,赶紧点赞:“词人想像,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有酒有月,还有科学家什么事儿?

第三乐句:“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这是第三个问题,这辛弃疾还有点类似枚举法的数学思维,猜一次不知道中不中,那就多猜几次,把各种可能性都顾及到。也许在这中秋之夜,月亮飞到了天的外面,一片幽寂,只有浩浩的长风在虚空中吹送。你看这人又蒙对了一些,就差说大气层和太阳风之类的专业术语了。

第四乐句:“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如果说前面的乐句,是作者面对明月的独立思考,这连续两个问题,则是顺着古来关于月亮的神话发问。古人常把月亮比作天空中的一面明镜,如李白的诗句:“月下飞天镜,云深结海楼”。那么这样一块明镜悬在空中不掉下来,是不符合牛顿力学原理的,是不是有谁用看不见的绳子把它系在虚空中呢?而广寒宫里的那位大龄剩女,千百年来不嫁人,是因为谁留下来的呢?是不是在月宫中藏了相好,比如那个万年伐木工吴刚同学?

第五乐句开始是全词的第二段。宋词不少名篇在分段后作一个转折,比如今夕对比啥啥的。但是这首词并没有按照这种常规套路操作,而是继续思考:“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月亮从海底经行出没是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比如李白等唐代诗人就有:“明月出海底”、“烂银盘从海底出”之类的诗句。但是根据在哪里呢?想到这无法证实虚无缥缈的说法,就让人茫然愁生。这一句是全词下片的主题句,整个第二段,后面的问题都是在月亮经行海底的假设下发问。

第六乐句:“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这是顺着上一句月亮经行海底的假设瞎操心。辛弃疾这个狗仔还是挺贴心的,为偶像的安全问题担忧,感动太阳系。如果月亮从海里过,那海底纵横来往的抹香鲸把琼楼玉宇撞坏了怎么办?怎么办?凉拌,一级保护动物,又不能捕杀。

第七乐句:“蛤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传说月亮上有只蛤蟆在建国前就成了精,现在我们知道那是环形山的阴影。古人没有天文望远镜他不知道这个鸭,所以有人说月亮是癞蛤蟆变的,故月亮又有“玉蟾”等别名。是蛤蟆好办,两栖动物,憋十二小时气到海里去潜下水死不了。但是又有人说,成精的不是蛤蟆而是兔子,可能就是嫦娥变的。兔子能潜水吗,潜水十二小时没事这不科学啊。

最后一乐句:“若到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不管这个妖精是蛤蟆还是兔子,潜水归来好像都安然无恙,让辛弃疾同学松了一口气,但是你说他没事儿吧,月有阴晴圆缺,圆满的月相又慢慢亏损,最后会变成月芽,不免让这位好奇宝宝有后顾之忧。

全词就在这样的遐想中结束。这位奇二代从头到尾提了一连串问题,但除了麦哲伦附体的那一句蒙对了以外,都没有得到解答。大家读了这首词是不是为他捉急,挽起袖子跃跃欲试想穿越到宋朝,给这个学渣补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月亮是个球,绕着地球游。因为惯性律,砸不到狗头。反射太阳光,变圆又变钩。恩培多克勒,就是比你牛。”反正我是挺想的。但是大家要注意,文学和科学毕竟不是一码事,正是无知,催生了浪漫迷人的想象。其实今人比古人多知道一丁点,也没什么好傲娇的,比如为什么穿越不过去,我也很好奇呀。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人认为,这首词用月象征南宋江山,担心月亮就是担心国家,隐含了爱国主义情怀。这种香草美人式的比附解读,缘起《毛诗大序》,清代常州词派张惠言等人将其发扬光大,有时候不无道理。但个人认为,仅对这首词而言,如此解读是想多了,这就是一个纯粹的好奇宝宝醉酒望月的遐想与独白。最后,让我们从头到尾诵读一下这首杰作。

音频版:

另外想到张先的“轻牙低掌随声听“,好像手上捏着个索尼似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