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福建泉州的词语(描写泉州的优美的句子)

本站作者 2023-12-25 08:09:00

形容福建泉州的词语

1清源山泉流出的不仅是净水,也是文化。这些如切如磋如磨的嶙峋石缝里流出的清泉,虽无惊人气势,却有深长意味,因此“鉴者神清,钦之无疾”。事实上,清源山的岩石林木,不知有多少是诗岩和故事树。你看那“天侣呈瑞”,一棵重阳,一棵榕树,树根相盘,树身相抱,树枝相绕,盘根错节,如胶似漆,历时300多年,岂非一对忠贞不渝的情侣?还有泰峰村里的那棵470年的重阳木,竟和一株200多年的榕树、一株树龄数十年的水桐紧紧缠绕在一起,合为一棵大树,难道不正是清源山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象征吗?

2走到山顶时,更是云雾缭绕,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忽隐忽现,大风吹过,雾气渐渐飘散,种种奇妙的景象又忽然展现在你的眼前,空中朵朵白云像对对白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山间云雾,就像波涛的大海,一座座高大的山峰从云海里露届一个个山尖,仿佛大海里的个个小岛,时隐时现在云雾中,使人感到如入仙境。清源山是泉州最有名的旅游景点,泉州人因为有了它才会感到自豪。

3清源山,这是一个道教文化圣地,从古至今,她吸取天地精华,成就了名山典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中国的历史上,走出了一位天下闻名的第一哲人,他就是老子。而后,老子创立了中国第一圣教——道教!也因此,道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清源山的盛名,也因为她是中国的道教圣地,有了一尊不老的老君岩。

4清源山虽秀冠东南,但它的外表却那么谦逊平和。这座泉山和它山下那个因它而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一样,似乎并不想过分地张扬自己。也许,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其中的有心人,那些历史文化虔诚的朝圣者,才能发现它无与伦比的独特价值,读懂它与众不同的文化符号。它就像一个品味和心气都很高的收藏家,轻易不肯展示自己价值连城的珍品。

5“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此山的得名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云游至此,见此山苍松翠柏,曲径通幽,一时兴起,用铁拐捅地赞叹。不料用力过猛,将铁拐戳进了山石中,拨出后泉遂涌出,以后人们就称该山为清源山。

6在清源山的风景区,有一千多年的老君塑像。还有一千多年的佛主塑像:三世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千手观音……有无数的摩崖石刻:米蒂的“第一山”、张瑞图的“道教圣地”、朱熹的“源头活水”、俞大猷的“君恩山重”……还有无数名人的传说:欧阳詹、朱熹、蔡襄、李贽、郑成功、俞大猷、施瑯、施世伦……清源山,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活典。

7舍利塔旁的弘一法师石像端立在一块巨石之上,与山下的老君石像比邻而居,虽佛道两家,但相处和谐。源于对老子的尊崇,也源于心灵的某种默契,弘一法师选择清源山弥陀岩作为他的`长眠之地。于是,中国两位最富盛名的哲人在清源山时时释放着诱人的思想氧气,在山野林间飘荡弥漫,让流连忘返的游人尽情地吸纳、慨叹。清源山的美,美在清凉,美在宁静,也美在和谐。这两位哲人的石像,就是对清源山最好的注释。

8老百诗《清源山》:闽海圣山古木苍,泉州十月游客忙。摩崖石刻诗境妙,小径盘旋景幽芳。弥陀寺里寻仙门,南台岩上听钟响。峭壁风声传古韵,胜景天成心舒畅。清源山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9在锦绣庄的风景区,你能看到传统的福建五南文化:南工艺、南戏、南建筑、南音和南少林这五项传统的闽南文化之精华浓缩……泉州的古老文化,是让人感动的,是让人美丽的,是让人沉思的。她是一个民族文化几千年的精华体现。而清源山的道教文化,更是溶入了数千年文化的精粹,她既古老温暖而又有自然魅力。

10经“第一山”,过“慈晖亭”就是“石中居”。整座建筑古朴典雅,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具有明、清泉州古民居建筑之特色。周围绿树翠竹、山花环绕,蝉鸣鸟吟,池中鱼儿嬉戏,在此小憩品茗,别有一番情趣。走进清源山,你会和历史文化撞个满怀。如果说,泉州城“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那么,清源山便“满山都是文化,满山都是历史”。

11走着走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近驰名的“老君岩”,我迈着大步,像一只调皮的小猴子,东奔西跑。听,一阵清脆的流水声勾起我的好奇心,我顺水声而去,“啊,好雄伟呀!”原来是瀑布!望着那流水从山涧中飞溅,流水成一条弧线飞射过半空中,瀑布底下那清澈的泉水不禁使我用手捧起泉水品尝起来。这里使我沉醉,陶醉于它的美,它的壮观之中!清源山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那诱人的景色都使我流连忘返。我会永远记得这如诗如画的清源山!

12读清源山,要走进去。和华岳、岱宗、黄山、峨眉相比,秀冠东南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初看起来多少显得有些平淡。它没有拔地而起“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奇峰峻岭,虽然它又名“齐云”;它也没有从天而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巨瀑涌泉,虽然它曾名“泉山”;但清源山无疑是无比秀丽的。三十六岩洞十八胜景,绝壁遏云,峰峦叠翠,林泉溢采,洞壑通幽。

13“清源天湖”位于清源山顶峰谷地,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总库容11.5万立方米、最大水面12000平方米。大坝雄伟壮观,如一弘弯月,映照在碧绿的水面上。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游人在此品茗观景、垂钓休闲,自得其乐。老百诗《清源山天湖》:禅语心中念,千烦自化轻。山谷万木翠,天湖一水静。野鹤乘云过,书生徒步行。生来无一物,何必与天争。

14在石刻前方的一片空地上,就是雕于宋代,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又为老君岩。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独具超尘脱俗、淡泊宁静之神韵。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虽"有眼无珠",但你却似乎能看见他深邃睿智的目光,因为他已经和大地紧紧地融为一体,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

15走进清源山,我们有如此之多的收获,我们怎么能不走进去呢?当我们走过清源山三十六岩洞之首的“第一洞天”清源洞时,站在抗倭名将俞大猷练兵的百丈坪上,或者站在南台岩魁星阁、三清殿、大雄宝殿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胜迹前,极目远望,蓦然回首,所谓“山海大观”便了然于心了。天边,“闽中屋脊”戴云山逶迤而来,“东海蓬莱”泉州湾波光浩渺;脚下,晋江、洛江两江环绕的鲤鱼城龙腾虎跃,林立的高楼和翠绿的田畴相映成趣,美不胜收;谷底,清源“天湖”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两峰之间,熠熠生辉;而那天湖之上,则正是赫赫有名的虎乳泉。

16清源山是泉州最有名的山,一进大门,沿着石阶一步一步往前爬,一路上两边的景象让你止步不停。当你站在山下往上看,深褐色的山顶隐现在白云中。显得柔婿而羞涩。你看远处的山脉连绵不断,峰峦起伏,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如果你走到半山腰,时而会看见一两家山寨,让登山者能喝上一杯清凉的茶水。听一听从山顶上传来的一阵一阵的钟声,让人迫不及待想继续往前。

17让我们走进清源山。只有走进清源山,你才能看到这么多的奇观,才会明白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之“最”保存在清源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老君岩造像了。这个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虽然堪称“老子天下第一”,却丝毫没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那样地飘然不俗,有神仙气度却无神秘色彩。

18进山门,闻得弥陀瀑布,空谷传声,只见一条瀑布倾泻而下,犹如一道飞虹洒落人间,淡淡的水雾笼罩着波光粼粼的溪水,颗颗水花肆意飞溅。再观两侧崖壁,有洗心,清如许,泉窟观瀑等历代文化骚客的题刻,身临其境,尘俗凡虑,一洗无存。老百诗道:奇山挡幽径,云深锁洞门。泉灵山清源,此际看乾坤。

描写桥的优美句子1

1、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桥上的人把桥当作了路,踩着蹈着。人总是这样的,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有权阻止任何东西;桥下流着的水把桥当成了弱者,“哗哗”地琉着,这是一种嘲笑,笑桥无法阻止它那汹涌的波涛。

2、桥身直跨大河两岸,像一条飞虹。

3、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桥也美,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

4、岁月像过滤的筛网,筛去记忆中的泥土,留下了闪光的金子。我早已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然而,我却总是时时惦记着家乡古城那座小桥,记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桥。一到放假,缕缕牵挂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蜜的童年回忆。

5、小桥横跨小河两岸,桥上的石板还略显湿润,上面结着墨绿的青苔,细细的露珠散落在上面,清晨的微光荡漾在桥上,如仙歌般的世外桃源。

6、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转学、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

7、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8、我见过那巍巍的穿山越岭的铁路桥,也见过那雄壮的索桥,但始终不能忘掉却是故乡的那座弯弯如月的小桥,卧在那清清的小河上。“虹桥卧波”,小桥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清晰,是那样亲切,还时时走进我的梦乡。

9、雪似柳絮,像鹅毛,纷纷飘落在小石桥上。看,小石桥犹如白玉雕出的工艺品,使人舍不得从上边踏过。

10、每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我都恭恭敬敬地走上石桥。不仅是因为它的神秘、它的诱人、它的铁骨傲气,更因为它伴着我的成长、伴着我的希望,伴着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

11、杨浦大桥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高达208米的塔柱似利剑刺破青天,无数根排列整齐的斜拉钢索仿佛一架硕大无比的竖琴迎风弹奏。全桥设计精巧、造型优美、气势恢宏,犹如彩虹横跨浦江两岸,是上海旅游的著名景观。

12、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诗文来赞颂它。

描写桥的优美句子2

1、千古沉沙无穷尽,万里长江入海流。沧海横流渐桑田,西江飞来三角洲。长三角,胜金瓯。地质最年幼,繁荣冠神州。江之尾,海之首,烟波浩淼巨澜陡。路止休,逾鸿沟,往来渡扁舟。而今一桥穿南北,物流车潮竞自由。桥贯长虹,江笼乡愁,云水一色天际悠。两座雄塔江心矗,百对拉索人字勾。似竖琴,如箜篌,风拨弦鸣漫天讴。交响诗,进行曲,华彩乐章多重奏。

2、一座大桥,横跨潇水,与永明大道的南北两段相连,坦坦荡荡。大道两侧,高楼林立,茶楼酒吧,热闹非凡。大桥位处城区中心,桥南桥北,正是繁华地段。桥上,车辆行人,来往穿梭,尽管行色匆匆,却在极力编织自己美丽的梦。

3、是天降的彩虹,是飞舞的巨龙,是崛起的丰碑,是久盼的图腾!一桥飞架,沟通了千年阻隔,连接了两岸繁荣,实现了多少代人的梦想。多么雄伟壮丽的吉安大桥!真想到桥上去走一走。

4、桥下,小船竹筏,自在飘游,虽然尘世纷扰,却依然努力寻找闹市中的宁静。一到晚上,街灯、桥灯、车灯、霓虹灯,缤纷五彩,华丽斑斓。这时明月失去了光泽,星灯分不清你我,有如灿烂春花,有如国庆焰火。一座大桥,一条大道,相依相并,交相辉映,构成了江永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5、天堑变通途,通途化苏绣。苏通桥上车如梭,千丝万缕尽入扣。编织城市网,刺绣巨龙头。苏通桥下船万艘,沿岸群港夜如昼。经济通全球,和谐五大洲。十年路面,百年桥构,技艺精湛创全优。四项世界纪录,且待天下何人破叩。七十迂叟,诌序献丑。文拙情难朽,存此供评勾。

6、远处的青原山依然翠绿清幽;近处的钟鼓楼似乎还在萦廻那悠扬的晚钟;白鹭洲书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朗朗读书声延续了八百多年;“春水引行舟,桃花夹岸流,沙明群鹭白,雨过万峰幽”的美景年复一年的演绎,从来没有间断过。桥下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那滚滚流淌永不干凅的是母亲醇香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吉安人,浇灌出名震华夏的文章节义之帮。

7、忙碌之余,倘需消遣,漫步博尔塔拉大桥,不失为一件身心咸爽之事。博尔塔拉大桥是一座平桥,连同引桥,长1公里多,由16排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柱墩支撑。远观水光潋滟,桥影倒浸,造型精巧,气势恢宏。近履桥面如砥,车水穿行,游人攒动,骋怀驰情。在桥两侧车行道和人行道的界隔处,各自顺势竖起了错落有致首尾相连的七弯乳色拱架,建筑师们还嫌不够,又匠心独具,在拱架内精心镶嵌了无数道串联彩灯,将整座大桥装饰得华而不艳丽而不俗。

8、五一大桥,虽然并不古朴典雅,却印满了江永人前进的步伐。五一大桥,虽然并不雍容华贵,却见证了一座山城从萧条走向昌盛的变迁。登上大桥,凭栏远眺,你可以看东方日出,可以观三峰雪景,可以赏山城夜色,可以听小桥流水。可以感受喧嚣闹市的繁荣,可以领略春花秋月的韵味。

9、出月落,日落月出。海和蓝,没有一点点破裂。智慧的人站在水边产生了桥,走最远的路……桥,就是两块陆地,彼此在握手。智慧的人们,只不过暂时忘了双脚! 春天来了,此岸在跟前,彼岸也在跟前。跨海大桥,我用诗句加长。就这样,在泉州湾,它有了长达万里的热情。它的海不是蓝的,而是更蓝;它的海大得不像是汪洋,像是汪洋的浩瀚无边。无论用水泥,还是钢铁,人世间的风雨永远写了在泉州湾海面上,就像两岸的船,可以乘载,可以横渡,以及时间、目光和不尽的路途……加在一起。这么多的事物,水过无痕。

10、每到清晨,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将第一缕阳光微泻桥面时,那柔若凝脂的人行道,正在含情脉脉地迎候着你,你说你怎忍心轻易下得去脚踩踏啊。入夜,凭栏远眺,八荒朦胧;古道西风,犹传驼铃;故地玉楼,时现时隐;一河碎月,两岸遗风。遥想当年,那些塞种、月氏、乌孙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柔然、悦般族人,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岁月里,是怎样在那落寞荒芜的土地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生存啊。

我们在五月二十九日到泉州开元寺三天回来后,心中一直没有平静下来,大略地写了两篇文章:《泉州开元寺丝绸之路》、《泉州清源山》,觉得远远地不够。

开元寺给我感触良多,好像很多素材在我心头涌动着难以泯灭,它像一把火在心头燃烧着。

开元寺这几千年的历史,经受过风雨岁月沧桑,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历史的烟雨中,已经很破旧,横梁都已经损坏,阳光阴暗,可能白蚂蚁都已经蛀蚀了,再经几十年的岁月,它的命运可悲可叹,再不去维修,开元寺它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不复存在。

天王殿开元寺的山门,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经过几次火灾,公元1925年烧毁后重建,现存建筑属于民国十四年的。

大家不妨看这石柱,上下端细,中部较粗,呈棱子状,据考证为唐朝石柱风格,石柱上悬挂着一木制对联:此地称佛国,满街都称圣人。这是南宋朱熹所作。近代弘一法师称这是泉州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古城风貌的写照。

柱子分立天王殿二侧,按佛教密宗规制设置密进金刚与梵王。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塑造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为“哼”“哈”二将。

大雄宝殿供奉的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高高神祗,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邦修大殿时,增塑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众佛,南方欢喜世界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佛。

导游杨远彬经理,口若悬河,他对开元寺地理历史,佛教禅宗,是那么娴熟,我静静地记下认为有用的东西,我带去写字纸不多,很多纸片上都写满了,回到家后,跟着记忆再从脑子里清理出来,从杂乱的的纸片里,写出条理层次来。

大佛金光闪烁,衣着清楚,神容慈祥,面相庄严,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

五方佛的胁待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万法神将10尊,大殿后正中供奉密宗六观音及善才,龙女,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开元寺历代主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

大雄宝殿主持说在建殿之初有紫云盖地之,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大字,这块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立柱子100根,后来因为地小人多,放置佛像滕出佛教徒朝拜地方便加长桁梁,减少立柱,便成了86根的“百柱殿”。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总兵郑龙志重修开元寺,紫云大殿全部换成石柱,百柱殿形成丰富多彩的海棠花开柱,圆柱,方柱,塄棱柱,蟠龙柱等。

大雄宝殿的造工,呈现泉州人民美的艺术享受,将宗教艺术建筑融为一体的造诣,让后人称绝。

时间已到中午12时,导游离去,我们依依惜别。我整理了布袋,把写成素材,打理好,拉上拉链,总担心丢失,这是我用汗水记下来的。

今天中午我们吃了泉州风味小吃,石花膏,四果汤。南门天后宫侧原桐城饭店,威远楼前面的四果汤,菜头酸汤,杨梅汤,每碗20元,又到水门巷口,再添买了四个煎包20元。新到泉州,也很新鲜,少男少女,人满为患,候着半小时才有上桌,节气我都不爱外游,天热人多诸多不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