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鸡这首诗的解释(古诗声义释读:唐寅《画鸡》)
画鸡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一、知人论世
1.作者
唐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自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1498)年举南京乡试解元,次年进京参加会试,因涉嫌科场舞弊案遭革黜。此后,不事科举,以卖文卖画为生,筑桃花坞自居。
唐寅毕生致力于绘画艺术,擅长画山水、花鸟、人物,在画坛上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亦工诗文,以抒写性情为主,不受格律拘束,多以俚俗入诗,时名颇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2.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题在画上的诗。我们可以结合唐寅的人生经历加深理解。唐寅出生于市井工商之家,家境平凡,除了父母希望他通过科举改变家境以外,家教比较宽松,束缚较少。青少年时过着放浪不羁的生活,快三十岁时估计有所反省,加上好友祝允明的规劝,才正式发奋用功,在28岁的时候考中乡试第一名。第二年,入京参加会试,本以为中举手到擒来,不料却涉嫌科场舞弊。这个科场舞弊案的真相至今依然没有定论,但是唐寅却因此不仅没有中举,还被黜为吏,背上了污名,一时之间广受非议,甚至破坏了正常家庭生活,从此改变了人生走向。
唐寅是历史上的杰出画家,在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中的形象也颇受人喜爱,所以几乎没人愿意相信唐寅考试作弊。但是会试之前他的种种年少轻狂、自负嚣张的言行,肯定是有瑕疵的,所以审判结果出来后他也没有过多辩解。在他的诗文中也存在着很多带有悔不当初意味的句子,如“朝去求名莫求利,面作心欺全不计”,“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多凭乖巧讨便宜,我讨便宜便是痴”,“劝君早向生前悟,一失人身万劫难”,等等。看起来,他或多或少认为自己当时言行是不妥的。
那么,《画鸡》这首诗就不仅仅是对德才兼备和高标风骨的赞扬,和对自我的期许和砥砺,还有一点点自嘲的意味,更有对社会舆论的疑惧,不然说“不会、不愿”也可以,不必非说“不敢”啊。毕竟,千门万户之中并不一定都是赞许,当价值观不一致的时候,来自社会舆论的审判会给个人造成很大压力。这个时候,坚强的内心和深刻的思想就越发重要了。
二、诗意
1.注释
[1]将,语助词,用在动词后面,无实际意义,有动作正在进行的意味。
[2]平生,一生,终生;也可以指从前,过去的一段时间。
[3]不敢,没勇气去做,或不肯,或不可。
2.结构
首句从一个视觉集中点鸡冠开始写起;次句承接,从点到面,从静到动,从外形向神气过渡;第三句转折,写到与外形气度略有反差的行为态度,也是一种设问,为下文做铺垫;末句点出原因,突出鸡的精神力量,是为合。
三、解题
这是一首咏物诗。沈德潜《说诗晬语》中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郁情欲舒,天机随触,每借物引怀以抒之。”有的事情难以直说,有的道理剪不断理还乱,于是借助一个对象进行形象化表达。有的时候某种想法或情怀是缘事而起,有感而发,也不想多说,就眼前事物点到为止。通过所咏之物,我们可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意象典故
1.鸡
鸡这个意象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指向。有时候用于烘托自然淳朴的乡村田园生活,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又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等等。当“鸡”和“虫、鹜、狗”等并列,或与“黄鹄、凤凰”奇志高标的形象相对立的时候,“鸡”比喻才能平庸、格调卑下之人,如“将与鸡鹜争食乎”,“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等等。
鸡也是勤勉的代表,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等等。唐寅《画鸡》中就有这方面的含义。
另外,鸡号称德禽,古人赋予鸡五种品德,郭庆藩《庄子集释》记载:“鸡有五德:头戴冠,礼也;足有距,义也;得食相呼,仁也;知时,智也;见敌能距,勇也。”
2.雪白
白雪常常用来象征出众的才能或高雅的情操,如李白的“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高适的“吾友遇知己,策名逢圣朝。高才擅白雪,逸翰怀青霄”。本诗中“雪白”即表示高洁的品质,当代也有爱惜羽毛的说法。
五、声韵
1.韵
这首诗裁、来、开三字押“灰”韵,灰韵源于上古的两个韵部,开口度中等,或由中等变小,有由后向前推和低处平展的感觉,因此多有之压抑、推展、阔大之意。杜甫《登高》即押灰韵,显示出辽阔苍凉之感。贺知章《回乡偶书》也押灰韵,透出哀而不伤的乡愁。
2.入声字
这首诗的入声字分别是“不、雪、白、一”四个字。“不”字出现了两次,而意味有所差别。第一次出现,带着骄傲,是对自我的肯定。自我意识的觉醒总是和“不”联系在一起,正如一个幼儿如果从一个听话的“乖宝宝”,突然满口都是“不”,那是他正在肯定自己,试图确立自我的边界。第二次出现,却是对自我的否定,开始考虑他人的评价,考虑自己和环境的互相影响,这是社会化的过程,是不同的价值选择之间产生了冲突。
“雪、白”两个入声字连用,铿锵有力,有画面感,宛如一只美丽刚健的大公鸡突然跳了出来,让人眼前一亮。“一”字短促,透露出所咏对象能造成巨大影响的速度感和力量感。
3.格律
第一句,“冠”字拖长,是说鸡冠非常红,特别鲜艳美丽,深深吸引了人的注意力。“不用”短读,有点不屑一顾的感觉。“裁”是韵字,拖长后可以暗示自我感受和他人评判之间的矛盾和紧张是一种持续状态。
第二句,“身”字拖长,可显示一种观察过程,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看了个仔细,没一点儿杂色,都是白。“雪、白”两个入声字连读高昂有力,毋庸置疑,有一种爆炸感,强调视觉冲击力。“来”是韵字,拖长显示绚烂之后的平静,一种美的感受在观察者心理逐渐发酵,回荡。
第三句,“生”字拖长,“平生”可以理解为一生,一辈子,有了这个时间状语,表明后面会有一个定调或者定性,也就是所谓诗言志的“志”,所以会给读者造成一种主观期待。
第四句,“一叫”短读,表示结果发生得很快。“门”字拖长,表示空间的延展,由近及远,家家户户的门都将打开;同时,在形式上,“门”字的拖长也打破了“千门万户”这个成语的结构,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感受。“开”是韵字,又是最后一个字,拖长能表现出画面感和动作感,仿佛一扇一扇的陆陆续续都打开了。
4.开闭口音
这首诗押“灰”韵,直读时开口度中等,如果拖长的话,就会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思想和意境,能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和氛围。如果是主动收拢的,感慨的意味多一些;如果是被迫闭嘴的,压抑感就多一些。
本诗有不少开口音,比如“上、红、用、满、敢、叫、万”等,第一句的开口音最多,显得干脆利落不容怀疑。第三句只有一个开口音“敢”,还是个上声,有细密的意味,整句就非常有小心翼翼的感觉了。第四句有三个开口音,整句的情绪又放开了,尤其是“叫”字和入声字“一”连在一起,很有爆发力。可见,整首诗经历了从放开到收拢再到放开的过程。
5.修辞
修辞是一种表达技巧,通过巧妙的裁减或安排强化表达效果。本诗风格是通俗易懂,接近口语,但也不露声色地运用了修辞手法,主要有对比和夸张。
首先就是颜色的对比,红冠的红和羽毛的白对比,一大片洁白之上有一小块鲜红,还是很有视觉冲击力的;也有数量的对比,这只鸡叫了一声,成千上万的门都打开了,显示出这只鸡的强大能量;还有外形和内心的对比,外形美丽威武,但是行为上却小心翼翼顾虑重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夸张的手法,体现在最后一句,生活中一只鸡的叫声能传多远呢,不可能千家万户都听见,而且一只鸡叫了其他的鸡也会跟着叫,功劳不能算在一只鸡身上,所以说有夸张。当然,这时候这只鸡已经上升为意象了,它就是全天下所有的鸡,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那只鸡。
六、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咏物言志”,表达的是修身养性的自我要求。红冠和雪白的颜色是俊美的外形和高标的风骨,能开千门万户是卓越的才能,这些都可以看做作者心中理想人格的外化。
从唐寅的生活状态看,他算不上真正的儒士;但毕竟饱读诗书,“诗”所承载的儒家内核多少对他有影响,这就是“诗教”的力量。哪怕他已经放弃了在功业和大道方面的追求,但也不至于丧失底线,而是依然在道德和品行上有着自己的坚持。
七、中华文化精神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儒士之外的人群的影响。古代有蒙学,老师是熟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蒙学读物也是根据儒家思想编写的,因此早期教育会给孩子们留下生命最初的底色,即便不走学儒的道路,仁义礼智勇等基本信念也会成为支持他们安身立业的精神力量。
而那些学儒而科场不利,没有进入仕途的人,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或开馆授徒,或为门客幕僚,或著书立说,或如唐寅这般卖文卖画,通过自身的言语行为将儒家的价值观向社会传播。比如把这首《画鸡》题在画上,观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熏陶和浸染。
我们还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平易近人之处。儒家思想虽自成系统,但并不总是显得高深莫测,尤其是孔孟时代的早期儒家思想,更加简易亲切,往往引而不发,学问的重点不在纸面上,而在于生活中的日常工夫。比如这首《画鸡》在修身养性方面也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可以是独立高标的洁身自好,也可以是刚毅木讷的谨言慎行。做好分内之事,莫逞口舌之利,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不也很好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