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诗词协会副会长(平仄显乾坤—专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
多年来,范诗银为普及诗教奔走鼓呼/受访者供图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
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
五千年中华文明,三千载诗脉绵延。中国文学史的精华,在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散曲的精华,在赋比兴风雅颂,在韵在律,在情思在意境,在真善美。《诗经》以来的诗歌形式之美,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心灵基因和精神寄托。数千年来经风历雨,传统诗词具有坚强的生命力,打不倒,剪不断。诚如范诗银所说,“诗,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中。”适逢盛世,中国传统诗词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
诗于有唐达致巅峰,词在两宋攀上绝顶。如今,中华民族又逢和平盛世,万事流易迎来百年变局。著名诗词家、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近日在接受大公网专访时表示,中华诗词正迎来全面复兴、迈向繁荣的新阶段。在普及程度和创作气象上,当代传统诗词可以比肩初唐初宋。在当前一批优秀诗词家构筑的“高原”之上,经过不懈努力,一定会产生高峰式的作品,一定会诞生伟大的诗人词家。
“大时代,大诗歌,大诗人。”谈及当今时代及诗词发展态势,范诗银连用了三个“大”字。他表示,“我们身处一个了不起的时代,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时代,一个值得诗词赋人骄傲与珍惜的时代。”当下,诗词组织的规模、诗词雅集的体量、诗词传播的形式、诗词对生活的渗透,都是前所未有的。
日产新章超有宋 创作气象比初唐
粗略算来,唐诗约5万首,宋词约3万首,元曲约4千首。而今诗、词、散曲创作全面发展,诗人创作热情高涨,全国上千种诗词刊物和无数新媒体,每天刊登和网上交流的诗词散曲作品,足以超过唐诗、宋词、元曲的总和。虽然诗词数量不能代表质量,但好的质量一定离不开数量的积累。范诗银说:“在普及程度和创作气象上,当代传统诗词已经可及初唐初宋。”
目前,中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90%的市、60%的县,都有正式注册的诗词组织。成立于1987年的中华诗词学会是唯一的全国性诗词组织,目前已拥有近4万名会员,成为人员分布最广、个人会员数量最多,也是中国最大的文学社团,其影响力折射的是当代中国近400万古典诗词作者的空前阵容。
中华诗词学会是中国诗词创作的“国家队”,也是呵护诗词文脉、普及诗词文化的“拓荒者”。 诗教作为中华诗词学会工作的重要落脚点,这些年风生水起,润物无声。身为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为推动诗教奔波鼓呼,不余遗力。他说:“诗教可以教民心、正风气。诗教不一定要让人人都成为诗人,而是让广大群众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
垂髫期颐皆能吟 庙堂江湖俱爱诗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工矿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发达沿海到内陆边疆,上至期颐长老,下至几岁幼童,中国人对传统诗词发自内心的共鸣和热爱,令范诗银深深感动:“没有哪一种文学样式,能有这么长的绵延不断的历史,能有这么多的参与者,能有这么多的欣赏者。”范诗银指出,当前,中华诗词已成为喜爱者最多、创作者最多、作品最多的文学样式。这种群众性的学习、吟诵、创作活动,已对诗歌“小众化”的固有认知提出了挑战,已成为新时代中华诗词复兴的文学现象。
百年来,传统诗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没有一席之地。在范诗银看来,这一现状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当下传统诗词的复兴,为传统诗词“入史”提供了契机和底气。不少有识之士发出呼声:重新审视传统诗词在现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他透露,传统诗词写入现当代中国文学史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军旅生涯为范诗银的诗词带来别样的健朗之气/受访者供图
“大时代理应产生大诗人、大词家。”范诗银表示,传统诗词的全面复兴,为进一步走向繁荣准备了条件,从普及转向提升,从佳作到精品,从名家到大师。“当下一批优秀的诗词家,已经构成了诗词的‘高原’。 国家气象如此兴盛,诗人需要更加努力。我们相信,在这样的‘高原’上,一定会矗立起‘高峰’作品和‘高峰’人物,以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中华通韵助今人跳出唐宋窠臼
诗因韵而更富美感,韵因诗而获得力量。从隋朝起,历朝历代都曾修订韵书,并多由官方颁行。唐、宋、元、明、清,分别从开国8年至百年,确定了本朝韵书。目前,全国400万诗词爱好者在创作诗词曲时,大多还在使用沿袭下来的旧韵书,如金代的“平水韵”,元代的《中原音韵》,清代的《词林正韵》等。
范诗银指出,新中国已经建立70年了,从中小学教学和诗词爱好者的创作实践看,由国家层面来制定颁布一部具有权威性的新韵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契合诗词复兴繁荣的需要。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建构在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和通用规范汉字基础上的“中华通韵”正式颁行。“中华通韵”依据汉语拼音韵母表确定韵部,恰恰能与今人之所说所读所作保持一致。这是依据新中国语言体系创编的第一部新韵书,是中国韵书体系的新发展,也是中华民族音韵发展的自然结果。
这部新韵书由教育部委托中华诗词学会牵头制定。负责其结项后研制定稿具体组织工作的范诗银告诉记者,音韵的产生和演变都是伴随社会的发展而缓慢进行的,不能靠外力强行更变。因此,制定“中华通韵”的目的不是取代旧韵书,而是双轨并行,尊重个人选择。
范诗银对“中华通韵”的接受程度充满信心:“现在孩子们学习的都是现代汉语拼音,他们读诗写作也都是应用新音韵,因此,推出中华通韵,必将为中国诗歌的创新发展,为今人跳出唐诗宋词之窠臼,起到重要的引领与助推作用。”
香港与内地“同诗心 共词情”
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伊始,虽然群英荟萃,但物资经费十分紧张。那一年,香港企业家林世铿捐资250万元,为诗词学会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那是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后收到的第一笔巨额捐资,堪称雪中送炭。”
“香港与中华诗词学会的关系一直非常好。”据范诗银回忆,早在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之初,就有香港的诗词作者参与其间。香港诗词学会也是较早成为中华诗词学会的团体会员之一。从林峰到唐大进,几任香港诗词学会会长都为中华诗词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了“回归颂”主题诗会。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诗人施学概专门编纂了“回归诗词百首新编”。范诗银说:“如果把诗词比作文化的血脉,那么内地和香港的血脉始终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彼此的诗心与词情始终是融在一处的。”
近年来,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火遍内地荧屏。巧合的是,在香港也有一档类似的节目。不同的是,香港的诗词大会要求参赛者现场作诗填词,内地则以诗词知识的妙问趣答为主。范诗银认为,“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对于传统诗词文化,香港更多的是继承,而内地更强调创新。可以说,彼此各具特色,一同为中华诗词而努力。”
范诗银的诗词之路
中国传统诗词复兴的燎原之势,离不开每一位诗人汇集的星星之火。而范诗银的诗词之路,见证了一颗诗心从播种发芽到开花结果的历程,恰是诗词大发展时代的一个缩影。
范诗银年幼时父母早逝,小学未毕业又赶上十年动乱。尚在懵懂之中的他也曾跟着小伙伴们挨家挨户“破四旧”,砸牌位。据他回忆,当翻腾到一户于大爷家时,户主悄悄拉住他说:“孩子,别跟他们瞎闹。我送你一本书,回去好好读。”那是一本记不清出版年月和出版社的《李白诗选》。“当时摩挲着书皮,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从此就不再去‘破四旧’,而是天天猫在家里琢磨这本书。”后来参军入伍,行李中唯一带的书就是这本《李白诗选》。范诗银说,“我当时心里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上诗了。”
范诗银认为,在普及程度和创作气象上,当代传统诗词已经可及初唐初宋/记者张宝峰摄
早年的命运多舛催生了积极向上的人生动力,艰苦的军旅生涯磨炼了坚毅豁达的心志和胸怀,夜以继日的读书笔耕滋补了诗心成长的养分和能量……经过数十年的砥砺和陶铸,范诗银博采众长,别出机杼,诗词曲诸体皆能,尤以词名世。他的作品清雅健朗,既有大声鞺鞳的雄劲,也有含蓄蕴藉的婉约。其自创吟诵调被称为“范调”,醇厚自然谐美,广受欢迎。
北京诗人褚宝增将范诗银比作北宋词家贺铸,古今二士均“入职为武,后改为文,世以词名,诗更宏富”。在知名军事文学评论家陈先义看来,范诗银“扎扎实实地研究古体诗,认认真真地创作古体诗,其古体诗有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昂扬的时代精神。他做学问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刻苦精神和不求虚名的务实态度,就像一方不为人知的真玉,不事张扬,持之以恒地勤学苦练,养人品,修文品,文雅品格,成就了他做人做事的基本风格。”
更为重要的是,范诗银的诗词始终关照社会冷暖,充满家国情怀。时值庚子大疫,范诗银挥就歌行体《挽臂行》,一口气完成长调词《抗疫九阙》,表达与疫区同胞风雨同心的意志,向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抗疫战士致敬,为全国上下齐心抗疫鼓劲加油。这两篇诗词悲悯间有郁勃之气,忧患中蕴含希望与力量,自诞生起便在网络间迅速传播开来,甚至有武汉诗友含泪咏诵全篇。
“写诗填词度曲,归根到底一个‘心’字。”范诗银认为,“诗人词家,不须刻意追求豪放或婉约,而应着力写好自己的心和情,把它们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就是最好的诗词。”
范诗银简介:
范诗银,笔名石音、巳一、苍实。1953年生于山东东平。1972年参军,2008年退休,空军大校军衔。曾任国防大学中华军旅诗词研究创作院执行副院长、执行总编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上海大学中华诗词研究创作院荣誉院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为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发的语言文字规范新中国语言体系中的第一部新韵书《中华通韵》的主要研制组织者和起草人之一。创作诗词曲数千首,词作清新健朗,独树一帜,词论探索已集成《苍实词话》三卷。出版诗词集《天浅梦深》《响石二集》《响石斋诗词》《诗银词》《石音集》和《虹影集注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