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诗句赏析(如何欣赏和解读顾城的诗)

本站作者 2023-12-31 14:19:00

顾城的诗句赏析

@古少亭

邀。读顾城的诗,大体上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四个阶段

顾城的诗可分为四个阶段:自然之我、文化之我、反文化之我、无我。

1.1 自然之我

《蝉声》

你像尖微的唱针,

在迟缓麻木的记忆上,

划出细纹。

一组遥远的知觉,

就这样,

缠绕起我的心。

最初的哭喊,

和最后的讯问,

一样,没有回音。

且不说那些少年天才的作品,从这首写于十五岁的《蝉声》中就能看到,顾城的天性之一就是与自然对话,惯于捕捉那些自然的讯号,“尖微的唱针”,以此来与个人进行交流、共鸣,“划出细纹”。这个特点也是贯穿于他的生命始终的——顾城在诗中不断地与世界进行对话,或者说,不断地输出他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与其他的“人”的交互极少。就连后来那首被广为传颂的《远和近》也是如此: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其中,让顾城觉得有诗意的,并不是“你”,而是“远和近”的比较,并且,其中隐藏着人与人的疏远,以及人与自然的亲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顾城语)。

1.2 文化之我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节选)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所谓“文化”,固然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顾城大量学习了东西方文化并加入诗里,但最重要的是,顾城所能理解到的“文化”,其中最主体的一个因素便是与人、与社会的交流。所以,顾城这个阶段的诗里,才会出现“东方民族”、“北方”、“父辈”、“山岭”、“母亲”这样的词汇,当然也还有各种诗选收录的《一代人》: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像这种调性的作品,在顾城的创作中其实是比较少见的。我疑心这是他为了突破而强使自己进行改变的结果,因为在此之后,这样的呼喊就变得很少,顾城又开始回到自我,进行纯粹的个人抒情。

1.3 反文化之我

《穷,有个凉凉的鼻尖》

穷,有个凉凉的鼻尖

他用玻璃球说话

在水滴干死以后

四周全是麦地

全是太阳金晃晃的影子

全是太阳风吹起的尘爆

草棵蓬起了

很热,很热

粉红色的妇女在堤坝上走着

田鼠落进门里

落进灰里

灶台上燃着无色的火焰

穷,有个凉凉的鼻尖

在这个阶段中,其实大部分的作品里,顾城是回归了第一个阶段:不再主动去寻求那些社会化的因素,而是专注于个人情绪的抒发

除此以外,大概是第二阶段的强行“文化”之旅,使他入戏太深,此后顾城开始刻意地加入怪诞的语言以及更加天马行空的感受,以“反文化”来进行消解。比如使人惊讶的《新街口》:

《新街口》

杀人是一朵荷花

杀了 就拿在手上

手是不能换的

1.4 无我

《墓床》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 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无我”是顾城对自己一种肯定的描述,不过,在我看来,这种“无我”并不是他的境界达到了某种高度,而只是顾城打破自己心结的一种姿态。在这阶段中,他真正的回归自我了,抒发感情不再有什么限制,想象力和反文化也不再是为了刻意消解什么,一切都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而他的感情写得真正又细致又好的作品,也并不是非常之多。

顾城的一个问题就是情感流露太少,或者说,总是隔着一层,像他给木耳写的绝笔书,自然而亲切,相比于其它的诗,反而更近于“无我”的状态:

《回家》

我看见你的手

在阳光下遮住眼睛

我看见你的头发

被小帽子遮住

我看见你手投下的影子

在笑

你的小车子放在一边

Sam

你不认识我了

我离开你太久的时间

我离开你

是因为害怕看你

我的爱

像玻璃

是因为害怕

在台阶上你把手伸给我

说:胖

你要我带你回家

在你睡着的时候

我看见你的眼泪

你手里握着的白色的花

我打过你

你说这是调皮的爹爹

你说:胖喜欢我

你什么都知道

Sam

你不知道我现在多想你

我们隔着大海

那海水拥抱着你的小岛

岛上有树外婆

和你的玩具

我多想抱抱你

在黑夜来临的时候

Sam

我要对你说一句话

Sam 我喜欢你

这句话是只说给你的

再没有人听见

爱你,Sam

我要回家

你带我回家

你那么小

就知道了

我会回来

看你

把你一点一点举起来

Sam,你在阳光里

我也在阳光里

1993年9月3日于飞机上

总之,四个阶段的分界,只是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城——他是一个热爱绝对自由、只习惯于抒发自己的人。这是他诗歌创作的基础,也是我们读他的一把钥匙。

2,语感:天赋和成就

顾城是一个天生的诗人。——对这句话的使用,我一向是很谨慎的,比方说,海子就不是。——在一个访谈中,顾城说,“我在自然中间听到一种秘密的声音,这种声音在我的生命里变成了诗”。这种直接的感受是难得可贵的。

《烟囱》

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

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

不断地吸着烟卷,

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这是顾城在12岁时写出的诗,节奏非常舒服,这些音步虚实搭配的决窍是冯至等人为之思索许久才摸索出来的,从这里可以隐约看出顾城在语感上的天分

另外,“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顾城从一开始便懂得留白,他并不追求把话说尽,他知道诗意在哪里,不得不说,这种精确的感受力也是他与生俱来的天分。

顾城还提到,影响他写诗的因素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法布尔的《昆虫记》。“在法布尔描绘的昆虫世界里显示了人的命运,这使我理解到每个细小的生命都有它们的生活,从而也使我想到了自己。”这种细微的、与自然互通的感受,当然也是他的过人之处。

语感是他的天赋,也是他的成就,再加上充沛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顾城无论写点什么东西,都是顺手拈来:

《雪天白头发》

久居山中,无雪有花,真想家。

又吟:雪天白头发,白了一大把,人言雪是雪,我言雪是花,好花好为客,好雪好还家。

《思乡曲》

旧时蒜,已结瓣,拿大碗,吃早饭,甜面酱,葱来蘸,拍黄瓜,炒鸡蛋。不在咸,不在淡,而在稀稀溜溜、筋筋实实、呼呼噜噜的,扯不尽、舀不断、绕不没、吸不完、来回卷的,一挑挑可心可口可意可人可吃三天九顿过节过年过生日长岁数的,肉沫、香油、辣子、胡椒、虾皮、红醋、韭黄、炝点莫名其妙小蚶干的,清清爽爽、一塌糊涂、串了味的炸酱面。

客官道:算钱。

3,童话般的社会观。

顾城不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顾城喜欢戴一顶奇怪的帽子,其实是牛仔裤腿的一截,他觉得这样才感到安全;顾城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顾城找了个第三者……像这样的八卦,已经传得耳熟能详了。

顾城自然是一个缺乏基本社会能力的人,但是,我更关注他遗书中的这一段:

你妈妈要和别人走,她拆了这个家,在你爸爸悔过回头的时候,她跟了别人。

字里行间并没有深刻的反省,反而暗含着一种不讲道理的逻辑:我都已经悔过了,你为什么不原谅?

我无意于评判顾城的种种行为,在此列出这些事情,是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顾城孩童一般天真的性情

顾城自小便习惯独居,长大后又没有及时融入社会,所以他的诗更多的是以个体的情感与人共鸣,也往往缺乏一些更为宏大的社会感情

——不过,这并不重要,顾城已经留下了足够漂亮的作品。并且,要想真的深入理解、感受这些作品,一定要了解顾城独特的思维方式,并试着用他的视角去感受他的诗,才会有更多的精彩纷呈。

题主想读顾城的诗,可以先系统了解上述几方面,这是基本的框架。另外,顾城的几次访谈也可看看,叙述比较清晰。

还有,读一个人的诗,就要按时间顺序去读他的全集,这是必修之道,不必多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