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写壮志难酬的词(词坛飞将军辛弃疾——文武双全却壮志难酬)

本站作者 2024-01-01 01:28:00

辛弃疾写壮志难酬的词

公元1168年,辛弃疾愁绪满怀,登上建康赏心亭。

自南下归宋以来,辛弃疾始终在等一个挥剑上马,浴血奋战的机会。如今年过而立,北伐大业却全无进展。

生不逢时,报国无门,即使拍遍栏杆,也无人领会他的意图。

这首词其实也是辛弃疾一生命运的写照和缩影。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爱国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与婉约才女李清照是同乡。

辛弃疾从小深受岳飞的影响,国仇家恨重一日不曾忘却。

他苦练一身本领,为的就是将来能够击退金兵,收复河山。

二十三岁时,少年豪侠辛弃疾起义抗金,率领上万起义军归附宋朝。

初任江阴签判,作为一名文官,不能直接领兵去前线抗金,辛弃疾便将收复中原的宏志和对当下时局的分析融入对朝廷进言献策的政论之中。

也是通过一篇篇政论,后人才得以了解辛弃疾满怀壮志的爱国情怀。

他上书的《美芹十论》是当时广为传诵的政论,作为主战派,辛弃疾分析了宋金形式和南宋朝廷应有的军事战略部署。

可惜朝廷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不予理会。

毫无疑问,在政治和军事上,辛弃疾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然而南宋朝廷却大材小用,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作为文官被委派到各地。

他的才能无法有效施展,一腔爱国热情只能落于笔端。

辛弃疾的诗词成就

在朝堂上,辛弃疾没能成为将军,但在文坛,辛弃疾却有“词中之龙”的美誉。

他将心中的家国梦寄托在词作中,写出了众多传世佳作。辛弃疾现存词作有600多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

辛弃疾的诗词可豪放慷慨可清丽脱俗,很多人熟悉辛弃疾,是因为他的豪放诗词。

在辛弃疾的豪放词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以一己之力,拔高了豪放词的水平。

这首词气势磅礴,意境雄壮,读来令人热血沸腾,斗志激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豪放词侠辛弃疾

辛弃疾的婉约词清新自然,在带湖隐居时,辛弃疾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

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风格作品,读来倍感亲切。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志同道合,难得知己

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先生,浙江永康人。陈亮文采斐然,学问渊博,同时性格狂放,为人不羁。

辛弃疾与陈亮志同道合,堪称知己,抗金复国、建功立业是他们共同的理想。

虽然两个人见面的机会不多,但经常有书信来往。他的那首《破阵子》就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

辛弃疾闲居带湖时,老朋友陈亮曾专程来拜访他。辛弃疾特意安排与陈亮到铅山的瓢泉游玩。

在瓢泉附近还有一处鹅湖,湖光山色,风景秀美。

两人共饮瓢泉,同游鹅湖,批判时局,畅谈国事直至深夜,好不畅快。

豪放词侠辛弃疾

老朋友陈亮来访,让他心情大好,病也好了大半。“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在自己生病的时候老朋友前来想回,饮酒高歌,这气势将房顶的飞雪都驱散了。

陈亮离开后,辛弃疾还专门写了一首词《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记录他与陈亮相会和分别的过程。

男儿到死心如铁

从二十多岁归宋以来,辛弃疾的心中始终渴望着上阵杀敌,北伐抗金。

尽管政绩斐然,他却始终感觉不到真正的快乐。

1203年,主战派的韩侂胄启用辛弃疾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

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再次燃起了北定中原的希望。

陆游听到辛弃疾被起用的消息后,还做了一首诗勉励辛弃疾,“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

1204年,辛弃疾来到抗金第一线镇江,一边积极备战,一边小心谋划,为北伐做足准备。

朝中官员看到辛弃疾大刀阔斧地改造军队,怕被抢了功劳,于是他们集体弹劾,辛弃疾再遭罢免。

此后宋金开战,宋军实力不济,很快就不敌金军,一路溃败。

此时有人想起了远在铅山的辛弃疾,但辛弃疾已经病重,无法再领兵打仗了。

1207年,辛弃疾抱憾而终,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的一生充满坎坷,数次被贬,屡遭打击,仍豪情满怀,初心不改。

与生俱来的使命感,贯穿了他整个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辛弃疾仍旧盼着能驰骋沙场,上阵杀贼。

可惜,他终是没能看到收复失地的那一天,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