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怎么才能押韵
诗怎么押韵?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押韵简单,那就是基本上谁都会,顺口溜、打油诗,都是押韵的,谁不会哼上几句呢?说押韵复杂,那是在诗歌逐渐精进,规则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特别是格律诗的出现,让押韵增加了许多规则,并不是简单的应口即为押韵成功(在某种格式下),这些规则的细化,让很多没有学习规则的人觉得复杂繁琐。
什么是押韵?
押韵,又叫压韵、协韵、叶(xié)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句子的末尾。
一般来说,诗词的双数句子的末尾,必须是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叫韵脚或韵字。
如“清明雨里探梅花,时过空余老树丫”,首句尾字和第二句尾字都是韵母“a”,这就是同韵母,在古代的韵部划分中就属于同步,于诗歌中就是押韵的。
当然,也有很多发音相近,但是并不完全同韵母的字,也可以用于押韵,比如“清”、“心”,在拼音中有后鼻音的区别,在古韵中更是不同部,属于邻韵,但是在诗歌创作中也是可以用来押韵的。特别是在不讲究平仄格律的古体诗、现代诗创作中,这种押韵方式随处可见。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诗怎么押韵”这个问题呢?
因为近体诗的格律对押韵要求比较高,有特殊的规则,很多朋友搞不清近体诗和中国古诗的区别,将近体诗的押韵要求和古体诗、现代诗混淆,造成误解。
其实不讲究格律的作品押韵,就按前面说的发音大致相似就可以。
比较麻烦的是近体诗的押韵。
近体诗押韵有哪些要求?
近体诗是遵守平仄格律的诗,是唐朝制定的格律规则,所以大部分唐诗都是近体诗。进一步,有很多不清楚区别的朋友口中说的“唐诗”实际上就是指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
格律不但对平仄关系有要求,对押韵同样有规则。
近体诗分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规则对所有的格式都是适用的。
押韵对近体诗平仄关系的影响就是在于首句是否押韵。首句不押韵,是“不入韵”格式,首句押韵,则是“入韵”格式。而在首句入韵的格式中,第一句的韵脚字相对于其他偶数句的韵脚来说,要宽松一些,可以使用邻韵。
而在其它位置的韵脚,是不允许使用邻韵的。
这就是近体诗押韵的第一条规则——不押邻韵。
然后格律诗不论有多少联,使用的韵脚字都必须在同一个韵部(首句除外),更加不允许出现古体诗或者现代诗中的前两句一个韵,后两句一个韵。
这就是近体诗押韵的第二条规则——不允许转韵。
近体诗大都是以平声结尾,而基础平仄关系也全部是以平声结尾的,所以近体诗初级阶段默认押平声韵。
这就是近体诗押韵的第三条规则——押平声韵。
这一条不是绝对的,因为也有仄韵格律诗的存在,但是在格律学习阶段,我们以平声韵作为基础平仄关系构成来学习、创作,可以视为通用规则。
举个例子,李峤的《中秋》: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这种就是首句入韵格式的,“空”、“同”、“风”的韵母为“ong”、“eng”,视为同韵,在平水韵中同属于“一东”部,所以是押韵的。
近体诗的押韵规则就是以上三点:押平声韵,不允许邻韵通押,不允许转韵(律诗、排律)。
押韵和格律的终极目的
押韵还有些忌讳,容易产生诗病,比如重韵,落韵,凑韵,倒韵,同义字相押,多音字非本义相押,这些都是我们在诗歌创作中要注意的。
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写出押韵的作品来,而是要写出清朗通顺的好诗来。
搞懂了押韵的基本规则,再在吟诵性这个大的前提下不断试炼,就能不断进步,写出真正朗朗上口的作品来。
不分近体诗、古体诗、现代诗,好读、好吟诵都是诗歌的基本要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