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人无耻的文言文(《孟子》:“人不可以无耻”——人能耻不若人,就能超过于人)

本站作者 2024-01-06 07:57:00

说人无耻的文言文

在孟子的思想中,羞耻之心乃是人之本心,无羞耻之心则非为人。今天,围绕“人不可以无耻”这一个人生价值观,谈谈“耻之於人大矣”的价值内涵和意义。

知耻而羞耻的价值主张,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为:

既有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又有云:“耻之於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主要弄懂的问题有:

耻的价值观念有什么内涵意义,“无耻”意味着什么?

“人不可以无耻”的真谛是什么?“耻之於人大矣”意指什么?

人生的“耻不若人”有什么价值内涵?做人为什么要有羞耻之心?

对于人生修为来说,如何藉由修诸身而不失羞耻之心?

人不可以无耻,“耻之於人大矣”。

“无耻”作为一个价值观念,是现在常用的一个贬义词,意指一个人为人做事自暴自弃,不知羞耻,肆无忌惮,没有底线,甚至禽兽不如。

人之所以不可以无耻的真谛是,人若无耻,必丧失羞恶之心,而会干出违背仁义之事,做出玷污人格之举,以至于丧尽天良,无所不用其极。一个人一旦丧失了人性的底线,就若大江决堤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果无法挽回。

耻之于人的重大意义,又在于无耻则不可以堂堂正正做个人,无以在正气凛然、刚正不阿上超过别人,而达致圣贤的廉洁境界。能否知耻的一念之差,得之可以进入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

在宋代儒家学者陆九渊看来:

“人惟知所贵,然后知所耻。不知吾之所当贵,而谓之有耻焉者,吾恐其所谓耻者非所当耻矣。夫人之所当贵者,固天之所以与我者也,而或至于戕贼陷溺,颠迷于物欲,而不能以自反,则所可耻者亦孰甚于此哉?”(《陆九渊集·人不可以无耻》)

人生知所贵,是知“体有贵贱”(《孟子·告子上》)之贵,无以贱害贵。这一价值之贵,乃是理义之性的尊贵者。不知乎耻,则愧耻之心将有移于物欲得丧之间者。

知耻之耻,作为羞恶之心,又是人的自省自察、自警自戒、自我拒绝和自我校正的心理机制,也是人一心于道义的心理维护机制。

在自省自察中,知有所不合于人性理义之的动机和行为,就会在内心的良知中辨别是非、善恶,耻有所妄意之为,对放纵自己、玷污自己的人格感到羞愧难当。

在自警自戒中,认为做出不合人性道义之事,乃是可耻、可悲之行为,藉由警示和告诫自己,而无欲于恶。认为这样做违反道义,是警示;认为这样做伤天害理,是戒惧。

在自我拒绝中,是知羞愧而不愿继续如此。在这一心理机制中,既是对人性和人格的确认,又是对背离人性、人格的排斥。自我拒绝,是非仁则不为,非义则不取的价值抉择使然。

在自我校正中,认为做违反道义之事是对自己人性和人格的羞辱,便会慎重选择走另一条道路,尽己性善之心,充实人格价值,在耻不若人中努力修为,争取做个君子和贤良。

人生修为:“无耻之耻,无耻”。

在《孟子》的思想中,知耻之耻者既是人心的一种禀赋或天赋,又是心性的一种能力和能为。

从禀赋或天赋上言,是“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耻者,便是羞恶之心。犹如“天生蒸民,有物有则”一样,羞恶之心作为德性之“义”,是“我固有之”的本有之心,也是人区别禽兽的道德心性。

从能力和能为上言,羞恶之耻作为“义之端”,无此则非为人。耻作为羞恶之心,是“求则得之”,人人皆有此心性之才禀。若知其有,而能“扩而充之”,便能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一样,沛然莫之能御。

说一个人心中不可无耻,亦即是说不能没有羞恶之心。只有羞于为不善,恶己作恶,方能在善恶之间筑起防火墙,自觉抵御不良的诱惑,抗拒私心杂念的侵蚀,坚守为善的阵地。

失去羞耻的羞恶之心,便丧失了心性的自省自察、自警自戒、自我拒绝和自我校正的心理能力,而为人性丑恶敞开了大门,以至于放纵情欲恶魔行凶作恶。

“为机变之巧”者,所为之事,虽为人所深以为耻,而己却自以为得计,则无有羞愧之心。既然说“为机变之巧”者是“无所用耻”,则人生的一切丑恶、罪孽便皆是“无所用耻”所致或使然。

在明代儒家学者聂豹看来:

“机械变诈之巧,盖其机心滑熟,久而安之。其始也,生于一念之无耻,其安也,习而熟之,充然无复廉耻之色,放僻邪侈,无所不为,无所用其耻也。”《黄宗羲全集·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二》)

攻心于机械变诈之巧,无疑是始于一念之无耻,久而安之而无复廉耻之心,必然是非颠倒,为非作歹,不择手段,无所不为。无耻之人,闻过则不以为过,反得意为荣。

人生的小恶之所以积为大恶,小患之所以酿成大患,就在于人失去了羞恶之本心,亦即是心无有耻而不能用耻之所致。人有羞耻心,方能自我警省、校正而改过迁善,做到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人生:“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人生最良善的耻辱感,是拥有“耻不若人”的羞恶之耻。只有“耻不若人”,方能闻过则喜,见善若不及,见恶如探汤。耻于一事不若人,则积善成德,日新不已。反之,则不求上进,而事事不如人。

一个人若有了“耻不若人”的心性,必然会求诸己,知耻而耻己不善,便能取于人以为善,耻己不能而加倍努力以能之。反之,若是耻己不能而掩盖之,就永远不会能。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上》)

人生知耻而有必不为,方能筑牢人格底线,而有所作为。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则仁不可胜用。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

“不善之不可为,非有所甚难知也。人亦未必不知,而至于甘为不善而不之改者,是无耻也。夫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陆九渊集·人不可以无耻》)

做人之所以要有羞耻心,乃缘于它既是防止恶行产生的第一道闸门,又是成长进步的首要内在动力。人之情,是指不若人而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人若无耻,甘为不善而不改,岂可若人?

在明代儒家学者刘宗周看来:

“曾子尝闻大勇于夫子,正以自反欺慊一著,为一生定命符,此真能知耻者也。”(《刘宗周全集·文编上·复曹远思进士》)

真知耻者,诚意自慊而不自欺,见己不善则改之,勇于坚守道义,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人生的自我加压,往往从“耻不若人”的知所用耻开始,振作精神,奋发有为,不甘落后。知耻而非仁不为、非义不取,则恶行不生;知耻而追赶贤人,超出常人,则进步不止。

坚守人性底线,固守人格尊严,则羞耻之心不失。而要做到这些,就要加强学习,自觉晓知人生正道的意义和价值,坚定信念,明确理想,提升素质,培养志趣。

在知耻的修为上,一个人若有了更崇高的人生追求,确立了远大的志向,储备了实现理想目标的能力和素质,就必然耻于走歪门邪道、投机取巧,而走向阳关大道,精彩人生。

《孟子》一书,是仅次于《论语》而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源泉,在塑造中国人文价值和人道精神上具有深刻而隽永的影响。现今,我们很多道德伦理、人生情趣和精神底蕴,都与之有着基因传承的关系。在增强和践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生命意义所在,人生志趣和人格理想为何,做一名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