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蒹葭》这首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本站作者 2024-01-08 01:01:00

诗经蒹葭!

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和语文老师讨论过这首诗,当时我提出一个看法这是一首悼亡诗。

《诗经》最值得反复咀嚼,其所有的句子,都有意义。它并不是花哨的文字技巧。我一直觉得,其诗的每一句,都有特定的指向。这在《蒹葭》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姑且按照我的认识,给大家提供一个角度吧。

聊《蒹葭》之前,推荐大家先去实地看看秋天的长芦苇,或者粗茅草。前几天霜降的节气刚刚过完,现在看正当时。

看过就会发现,这个季节的长芦苇或者粗茅草,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新旧交加”。

草蔸处,有早就已经枯萎的老枝败叶,发焦发干。但是在干草的中间,有茂盛葱绿的新草,长得密密麻麻,还扬着狗尾巴一样的花穗。

干焦和葱茏同时存在着,有着别样的美。

往常我在乡下,这个时候会用镰刀将外围的干草割掉,捆起来,背回家引火或者给牲口做窝。干草经镰刀收割,有一茬茬尖锐的刀口,如同割完的稻杆。那些葱绿水嫩的新草,站在刀口中间,风一吹,咯吱咯吱响。有一种以旧换新的浓郁感觉。

说了这么多这个,是希望所有读诗的人,真正去田野间走一走,看过了那些霜降后的长芦苇和粗茅草,对于“蒹葭”的感受,会格外深。

非如此,不能感受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这三个层次。

《诗经》是特别写实的,诗句与情感的关联度丝丝合扣。就像写求偶,先抛出鸟儿求欢的声音,然后才说君子追求淑女一样,每一种表达,文字本身都是描述现状,服务情感。

为什么会有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三重变化?

这并不是为了炫技,将文字简单区别,而是要通过描述蒹葭的不同样子,体现一种变化,从而烘托情感。而这种变化,就是“新旧”的变化,生死的变化。

在这首诗中,蒹葭的三种状态与白露的三种状态,是有时间线的,伴随时间的变化,主人公看到了田野间的生命气息,看到生命的生长替换,他想到了死去的人,这个人甚至可能是他的母亲(关于是母亲我是感性成分居多)。

那可能是一个深秋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他起身,外面是一片肃穆雪白,万物萧凉中,他思绪万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这个基调是萧瑟的,凄凉的。反应的是第一时间看到的是枯死的芦苇,霜冻的大地。

一个深秋在异地的游子,因为看到这种萧凉,想起来自己的母亲。看到小草的根,想起自己的根,对母亲生出无比思念。于是写下: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他在够不着的这一方,想逆着时间去找到她,道路迂回曲折。想逆流去追随她,看起来是写的水,可在我看来更像是逆时光,“溯游”,溯的时间、生命。她似乎在时间的长河中央一样——可望不可即。

逆流河水,寻找伊人。逆的是时间,只有逆时光去寻找已经失去的人,才永远镜花水月。

天微微亮,天光更清楚,这时候从迷蒙中更加清晰,霜在退却,霜色的苍苍淡化。看到了芦苇的青葱茂盛,联想到自己,这种心情进一步升华。最后,等到太阳完全出来,看到的是霜华完全褪色,元气满满的芦苇。

世间的生命如此鲜活,而我的伊人(母亲)呢?她在世界的哪一端,我是否可以逆时光去找到她,当我看到她的时候,一切是否也如霜花散尽的芦苇那样,与苍茫中透出无限的生机?

我读蒹葭的时候,总是会读到一个落寞的中年人,他在秋风中,看到萧瑟和新生,看到那些从霜杀中复苏的万物,看到它们。他想到了自己的根,想到了太多太多重逢。

人生有太多周而复始,苦尽甘来,可是失去的,却永远不可逆。除了长相忆,吾不能稍微有所作为。

我年轻时候读它就会悲从中来,如今就更有一种断肠滋味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