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环保主题绘画

本站作者 2024-01-08 01:38:00

关于美丽环境的诗句和名言

2020年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一派春回大地的盛景,而是突如其来的灾难。举目四望,神州大地一片疮痍。

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如何与它相处。

一湖碧水,一树繁花,对自然的向往曾经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之中。然而,当经济发展的巨浪滚滚而来,城市化作钢筋水泥筑起的森林,广袤的大地扬起尘埃雾霾,蓝天碧水芳踪难觅,我们的肉体和心灵失去诗意的栖居之地。

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人和自然,永远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对自然的胜利,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当我们沾沾自喜于物质的发展时,可曾见到,北极的冰川正缓缓下沉、葱郁的绿洲正被黄沙掩埋、苍翠的草原正露出赤裸的皮肤?

生态环境从不是文明的敌人,美丽中国的梦想,需要自然的保驾护航。漫漫生态路,壮哉中国梦。让我们善待这片蓝天,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自然:我们永远的家园 

自然是人类永恒的财富

1.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2.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自然是中华智慧的宝库

1. 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示例: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人朴素的自然观。 《荀子·王制》有言:“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吕氏春秋》有言:“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整体,人类善待自然,就会得到自然的馈赠;人类伤害自然,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最近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对立后,自然对人类作出的惩罚。科学研究表明,引发这次疫情的病毒来自于野生动物或与之有关。野味食客们大快朵颐之时,或许不会想到,自然会用这场遍及全世界的疫情发出警告。血淋淋的惨痛代价当永远铭记,我们唯有守住这方绿水青山,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保顺应自然规律

1.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2. 在对待自然问题上,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环保成就美丽中国

1.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讲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2.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示例:

上个世纪,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用一本《寂静的春天》警告世界,我们可能面临一个再也没有鸟儿歌唱,再也没有蜜蜂和蝴蝶的世界。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经历了最辉煌的时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让每个人惊叹不已、拍手称庆。然而,当春日来临,人们打开紧闭的门窗时,却发现,这是一个再也没有鸟儿欢唱的、寂静的春天。这份寂静,该是多么沉痛。

今天,我们面对的环境问题早已超越了《寂静的春天》中的警告,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据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也曾是山清水秀,地宜耕植的宝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河北北部的围场,曾经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自同治年间开围放垦,千里松林荡然无存,全数化作荒山秃岭。正所谓“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只有每个人都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我们才有可能期待一个绿意盎然的明天。

生态文明:兴衰的命脉 

1.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2. 要通过我们的奋斗,积极回应老百姓所想、所盼、所急,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护岸、鱼翔浅底,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示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如水,可载文明之舟,亦可令之倾覆。纵观各大文明古国,无一不发源于山清水秀、田野肥沃之地。正因为有了“生态兴”,人类才得以创造出灿烂繁荣的文明。然而,生态之衰,也带给了这些文明致命的打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最终使得洪水泛滥、气候失调、土地沙化,一个个曾经光芒万丈的文明就这样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文明结束了。”人类的文明欲向前演进,就必须要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片天蓝、地绿、水净的土地,才是文明永续发展的天地。

作家苇岸曾说:“看到一只在田野上空徒劳盘旋的鹞子,我想起田野的往昔的繁荣。”尽管今天我们已经离苇岸书中的田野和鹞子非常遥远,想起繁荣的田野,却仍能感受到丰盈和满足。自然是每个人的天堂,是可以盛放一切的灵魂的故乡。

保卫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当“美丽中国”“蓝天保卫战”“PM2.5”成为时代热词,你如何看待今天人们对自然的态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