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你走进诗行间——兼谈诗歌欣赏与生活体验和创作体会

本站作者 2024-01-08 13:49:00

新浪诗歌论坛

携你走进诗行间

——兼谈诗歌欣赏与生活体验和创作体会

主讲人:郑朝阳

视频:《秋影》《冬韵》

各位爱诗的朋友,大家好!感谢你们前来听我的讲座。

在讲到《携你走进诗行间》题目时,其实大家都已经在诗里了。只要你热爱生活,生活就是诗,你就生活在诗的国度里了。著名诗人北岛写过一首独特的一字之诗,《生活》——网。即使你乐不乐意,都摆脱不了与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你我他就都在诗人织的“网”里。

《周易·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象”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诗人北岛立“网”之象以尽“生活”的感悟;把无实体的抽象的生活,以“网”的形象呈示出来,让读者也在“网”的意象中,获得了生活的形体和各自生命的体悟。

别林斯基在《别林斯基论文学》中一样讲到“诗人是以形象和图画说话”,“诗歌的本质就在这一点上,给予无实体的概念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我们正是透过这些形象感受诗人在诗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我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经验里也有这样的两句话“借物寄情”、“托物言志”。情志都是抽象的,物却能给它以立体生动的形象。这似乎成了中外诗人写作的一种共识。

由此看来,诗必须捕获或找到贴切的形象或画面来传情达意。下面举几个例子,谈一谈我对诗歌欣赏与生活体验和创作的一些体会。

当代人有个绕不开的生活话题——看得见的乡愁。“乡愁”是一种情思意绪,它是抽象的;那么我们要怎么找一种贴切形象作为载体传导它,把它变成一种可感可触可视的形象和画面呢?十多年前,偶然的一次散步,听到一串悠扬的笛声,脑子里突然蹦出了“短笛”这个意象。觉得那一刻它在调动我对过往的追忆,把远去的一幕幕重新回放在眼前似的,于是有了一首自我感觉比较满意的诗诞生了。

一支短笛,截自一段时光

轻轻一吹

跑出了童年,几根指头

按不住轻扬的故土

这支短笛

不是牛背上牧童的那支

爱人的名字,至今还在故乡长着

一根根叫紫竹的植物

都是她的姐妹

这支短笛,是紫竹随我

流浪的影子。轻吻

源自心灵至指尖的动作

让我们彼此贴近故乡

————《短笛》,发表《星星诗刊》2013、11

透过“短笛”,回忆与眷恋的怀乡思情就萦绕心头,成了生活现状中一种抹不开具体的乡愁感受了。

人在生活中,其实乡愁是无处不在的。2014年夏秋之际,我与妻子在杭州西湖闲逛,想到后半生是客居杭城,还是在老家安度,不免有些纠结和伤感。看着西湖一角的绿荷,觉得它们是那么善解人意,不经意间“藕断丝连”一词诱发我的感慨,写下了那时的心境。

刚一转身,夏天已盯上我的背影

不用迟疑,远处的蜻蜓

对准荷塘

写着比天空还蓝的哀愁

介于惑与不惑之间,临水的人

成了一声

悬而不跌的叹息

有雁影掠过,不经意间修改了

一片叶子的心情

我莫名地被这段时日

纠结在一池荷塘的心思里

夏秋的缠绵,让一个成语的出土

泪流满面

————《我在藕断丝连的日子里》发表《福建文学》2015/8

诗歌反映社会生活,不是做抽象的概括集中,而是做形象的反映。人们常说“从一滴水可见大海,一粒沙可见全球”,我想就是这个理儿。从上面的两首诗中的吹笛和和看荷,就把我的乡愁给呈现出来。因此,在各地采风时,我有意识地寻找或捕获一些能表现现场感受的形象或画面。写一写反映人文历史、地理风貌和时代发展变革的作品。

在云南大理采风写的《滇缅公路遗址》,选择“标点”“长句”“情节”“词”“章节”等,能构成故事情境的意象,与我在那里看到、听到、想到和体验到的情形一一对应起来,将抗战历史事实与采风现场感受融合一起,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表达我对我们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精神的歌颂和抗战历史的缅怀。

大巴车,甲壳虫一样

穿行苍山之西

像不忍停顿的标点,在一行长句里

蠕动。吻合我

或我们

疼痛的抒情。上坡

下坡;以及数不清的弯道,都是这儿

省略不掉的情节

史迪威路段

仿佛旧识。我恍如当年的士兵

和华工

和彝族乡亲一道,用过一次生命

记住将军的名字

石磙,遗址石碑旁

一个搬不动的词。压着历史

抹不去的

章节。静静凭吊往昔

————《滇缅公路遗址》发表《诗刊》(下)2019年7期

在红色之旅采风中写的《麦斜岩纪行》,一样地把人文元素、地理风貌、历史情结与现代人使命融合一起,作为现场感受的画面进行呈现。用以缅怀那段红色岁月,传导当代人追梦中那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情怀。

风,斜过来;与垂下的雨丝

编织经纬

一程红色之旅,竟然这般巧合

丹霞地貌上的记忆

进入山林

在石级向上的信念里,雨伞

一柄一柄

撑开了想象力。滴落的鸟声

也在曲折崎岖的山道

支持湿气

弥漫着历史的情绪

悬在半山腰的寺庙

钟声

归于宁静。红军一零八团遗址

举起右臂的人

不是礼佛。为更高的信仰

宣誓

以至奇石和峭壁

一再把立场

稳固成我们眼中,绿水青山的

世界观

————《麦斜岩纪行》发表《福建文学》2021/10

诗中的“风”“雨”在意念中应合艰难的革命岁月,“宣誓”的情形就迎合了一群采风之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

在西苑采风写的《拔艾草的女子》,通过现场看到的“红豆杉”、“流水”、“水草”等作为村庄的背景,像画家一样将“拔艾草的女子”的生命形象在画面中烘托出来,着力表现乡村的静谧、祥和与美好。

红豆杉树下

那个拔艾草的女子,是村庄

斟酌出来爱的词语

我梦见流水

从她身旁经过,那么轻盈

那么透明

没过一块一块搭石

映入水中的身姿,不夹一丝喧嚣

不沾一粒微尘

与一根根水草

快要形成一个民间故事

————《拔艾草的女子》,发表《莆田晚报》木兰溪2019/11/22

读诗写诗对我来说,是一份兴趣使然。写了多年,我深知为诗之难。如果单靠捕获一些形象或画面,还远是不够。

譬如说诗的构思,意象选择,语言技巧,音节(音韵)的把控,形式建筑等。

不久前,与著名学者、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杨健民老师微信交流时,他讲到“诗不仅是哲学的,更是技艺的。”由于时间关系,不具体展开。在这里就语言技巧中化虚为实(或者说以实表虚)的表现技法,简单举些例句来讲。一般情况下,诗歌中的“实”,指可感可触可视的立体形象;“虚”,则是那些看不到摸不着抽象的情思意绪等。化虚为实,或者说以实表虚,也就是把那些不可视却又存在的东西给具象化了。这是诗歌创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因为可视化的东西易于被人的感官接受,也易于调动诗行间的情韵。

(1)用好动词实现化虚为实;如“那一段日子,你必须借助伞/才能避开乡愁的伤害/细密的鼓点,敲击你的行程,径自流向低处,郁积乡思——(选自《雨季,雨季》)”,这里的动词“借助”“避开”“郁积”就把一个默默行走之人的乡思愁绪给具象化了,也把一段生命历程给风景化了,“乡愁”“乡思”也就变得可视了。

如“经冬的藤蔓/缀满绿叶。印证昨夜,雨声/一点一滴/说给小楼的情话。又往窗台靠近寸许——(选自《忍冬花》)”,动词“缀”“印证”“说给”“靠近”,在拟人的想象中把夜雨中忍冬花生长过程情境化,也故事化了。这样物化人情,“溪风”显得跟人一样有情趣了。

如,“溪风照旧地吹/挥霍一方水土的情绪(选自《惠政桥》)”,“挥霍”一词把“情绪”形象化了,把桥上看风景感受情形给显示出来。

又如“在溅起的浪花上,回顾我的/小半生。流水/充当起岁月的角色。在桥下/策划我的幻想:从星星那儿/摘下凉意/再从月光那儿,借取几丝清爽/使水声变得又轻又软——(选自《夏夜》)”,动词“回顾”“充当”“策划”“摘下”“借取”,把人在夏夜的画面和情思意绪故事化地呈现出来。如我在这个讲座之初讲的——只要你热爱生活,生活就是诗,你就生活在诗的国度里。

阿·托尔斯泰(苏联)认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要是你找准了动词,那你就可以安心地继续写你的句子。”找准并用好它是锤炼诗歌语言的基本功之一。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同样也推崇对动词“推敲”的典故。古诗里的“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诗人的字斟句酌就为了一个动词,都是在告诉我们用好动词的重要性。

(2)在词语的搭配中实现化虚为实;如“为你的旅途/搬来整个江南的惆怅(选自《雨季,雨季》)”中“整个江南的惆怅”,在句式的夸张中达到可视化的效果。又如“在一首题为“原乡”的诗中/现出一道/与思念等长的句子(选自《原乡》)”,在“等长的句子”的搭配下不可视的“思念”,因为有了可比性就给形象化,强调了诗的情感。

如:“周围的植被/在五月的光明中/都是有觉悟的绿(选自《在天马山寺前》)”,“五月的光明”“有觉悟的绿”中的特指,化静为动使“光明”和“绿”显得有意味,情韵十足,也显得更有立体感了。

如:“宋代折弯的心思/恰好吻合桥身拱起的弧度(选自《惠政桥》)”,“折弯的心思”,因为这里桥身拱起的弧度,确实是按照当时人的心思建造的。这样写使“心思”因“折弯”而显得有型有模,句子变得有意思了。

在诗歌中一些词语的搭配,像“双倍的寂寞”“受伤的诗眼”“单纯的时间”“难眠的词”“心灵的峡谷”“风样的呼吸”“鲜亮的守望”等看似有悖常理,读来却是又那么合乎情理,因此也就有了“诗有别趣,非关事理(严羽《沧浪诗话》)”一说。

其它的不一一而足了。留待以后有机会,再与各位交流探讨。谢谢大家!

2023/9/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