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寒梅的诗(大寒节气梅花诗三首)

本站作者 2024-01-08 18:19:00

描写寒梅的诗

大寒时节梅花新,竹间忽破一枝梅,挽回天地变春风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在传统冬天的十二月,代表着冬天走向深沉,也即将过去。大寒节气却往往是冬天最冷的时段,地球蓄热量是全年的最低值,而冬春交季的狂风霜雪,又加重了热量的小寒,所谓寒天腊月,穷冬苦寒,冰雪极致,往往说的就是大寒期间。

然而在这极致的寒冷里,却压制不了生命的力量,许多耐寒的花木感受熹微阳光的回归,努力萌发生意,其中以梅花为代表,傲雪凌霜,以迎春的姿态俏丽在晚冬的风寒里,成为最美丽的冬花,振奋着人们的心理。人们在感叹梅花的同时,也主动强化着自己抗寒抗挫折的意志。

“孤高来处自天人,末上常先万物新。

不有大寒风气势,难开小朵玉精神。

冰溪影斗斜斜月,粉镜妆成澹澹春。

直伴东风到青子,多情不逐雪成尘。”宋朝王铚《梅花》

这首诗非常应景,而且梅花写得非常有气势。这种气势是主动的,却又是以小博大的。

说梅花的孤高来自于天上的神人,因为梅花树是最早开花的花树,万木还在蛰伏,在冰雪里藏冬,梅花已经领异标新,开在了冬天的枝头。

梅花最早的原产地应该是中国江西长江中部的原始森林里。这里气候多变,植物的竞争自然也厉害,比如古老的银杏就是冰川纪的遗留,那么梅花是否也经历过史前的冰雪呢?种种迹象和特征表明,梅花是一定经历了寒苦而存活的物种。因为你看它的花蕾,是贴服在枝头,密集而小,且没有开放的时候是包裹在蜡质的花萼里,而野梅花的花萼是接近树枝颜色的深红和暗紫,这是防止大风将花朵摧落,用隐蔽的方式避开外界的伤害。这一定是梅花这个物种为了生存而演变出的植物特性。

所以梅花这仿佛来自天上的特性是一种漫长生存的适应,至少她有过相当苦难的生存。所以梅花能够最先感受太阳,在冬天短暂的阳光里积蓄能量,保存生存和延续。

当然我们看到的和享受到的是后果,朵朵寒梅雪中开。

“不有大寒风气势,难开小朵玉精神。”这句话写出了梅花的傲,在极寒时节开花的梅花,花朵小,花瓣匀整,像一朵朵美玉贴在树干上,狂风吹不落,独有一种特别的光彩。比如樱花,往往会有摇曳的花柄,和不太规则的轻薄的花瓣,但樱花是经不起风吹的。虽然樱花也有整体的壮观之美,开谢都很壮观,甚至是有难得落花成林的美,但是单个的樱花的生命力和持久力是比不过梅花的。梅花每一朵都小巧耐看,而且开得精神。

尤其是狂风霜雪当中,她仍旧能够保持花的姿态和精神。我们甚至可以拍到冬天的冻梅花,在冰雪封冻当中,呈现出的那种镶嵌在琉璃玻璃一样美。这种美感,梅花独一份。

的确梅花的审美是要放在冰天雪地,风雪大背景下,才能分外领略那种珍惜生机的坚韧和顽强。没有风雪肆虐的那种气势,你如何知道梅花的珍贵?那种珍贵是不以自己枝小而努力迎接风暴,并在风雪中磨砺自己的生机和斗志。

但梅花也有旖旎之美,在风雪之后的安静里,一天明月,一条冰溪,如同最素雅却华光的仙女梳妆。梅花先花后叶的特性,让一树梅花更加皎洁光彩,珠玉满头。

都说梅花是仙女,可是梅花成仙那也是她历经多少坎坷多少风霜修炼而来。其背后是残酷的自然生存。所以中国人理解梅花如同自己的人生,光鲜芬芳之后,是艰辛和不畏艰辛。

“花开有底急,迫此岁律残。

捷报春信来,不知冰雪寒。”宋朝王炎《次韵朱晦翁十梅·寒梅》

梅花叫做寒梅,是因为冬天最冷的时段开放,应在天气的寒冷和节气的大寒小寒。

梅花正是冬春最早的花开,所以叫报春花。大部分花树都是在春天和煦的春风里开放,但梅花为什么这么早开呢?我上文已经写了梅花的生存历程。但是在普通人眼里,梅花早于春天开花且开得如此繁盛,总是一件让人思索的事。

哦,原来你是为了向人间报告春的回归,完全忘我。你为了春天呐喊,忘记了自己还处在冰雪里呀。这被爱梅花的中国人共情为利他和牺牲,一种大的付出的快乐。

“穷山触目纷茅苇,此意昏昏谁可洗。

竹间忽破一枝梅,对月嫣然耿寒水。

但怜雨雪正濛濛,寒意未舒万象穷。

故作选锋驱残腊,挽回天地变春风。”[宋]邓肃《寒梅上李舍人》节录

在这首诗里,写了寒梅那种生机。她破除了沉闷冬天的冰冷低沉,在荒芜萧条的冬天,一枝开放的梅花带来的是视觉和心理强烈的震动。那梅花忽然从竹林间探出粉色的花朵,在水边月亮下轻盈含笑,这是冬天特殊的美丽。

梅花仿佛知道这个时节雨雪霏霏,人们心情不好,所以特地做春的前锋,率先惊破冬寒,要让天地重新回到春天呀!

这三首梅花诗都写到梅花的一个特点,耐寒,同时都写到了梅花的主动性和战斗性,有着蓬勃的生机,斗寒而开,引领春风。

梅花的植物特性是经过千万年适应生存演化而来,但也正是如此,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打动着同样在艰苦中砥砺前行,做出成就的中国人。梅花精神世代传承,是中国人生存奋斗利他博爱的象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