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草中的反意字有什么 古诗文中的萋萋芳草和绵绵离愁

本站作者 2024-01-09 02:41:00

古诗草中的反意字有什么

古诗文中的萋萋芳草和绵绵离愁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草”是比较常见的意象,而且很多时候,会和愁绪、思念联系在一起。

最常见的一首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芳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送别诗歌,送别的时候,自然有满腔的离愁。作者用青草比兴,用原上草的一岁一枯荣,来比喻人世间的分分合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说这草生命力顽强,恰如友情,也恰如我们的离愁。友情和离愁,如同草一样,生命力都是十分强健的。

其实“草”在诗经中就经常被说到。诗经中有一首《何草不黄》,诗云: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在这首诗中,征夫们不得不生活在草野之中,与野生动物为伍。看到这枯黄的草,想起自己有家难回的处境,他们不禁悲从中来。草在这里用来抒写绵绵离愁别绪了。

《楚辞》中也提到了草。《离骚》中有“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意思是说:“哪里没有芳草啊,你何必单恋故乡的那一只花呢?”

虽然在这里,屈原并没有直接用芳草来喻托自己的故国之思,但是,我们读者可以做个美丽的误会:天涯处处芳草葳蕤之时,三闾大夫对故国的思念也随之而汹涌。这是个美丽的误会,从此以后,离愁,思念,与“芳草”、“青草”紧密联系起来了。

再看汉乐府中有《饮马长城窟行》,诗句是这样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这首诗也是从“草”开始起兴,而归结点,也在文末的“长相忆”上。河畔青青的草,勾起了作者对远方人的强烈思念。河畔草的滋长,与心中的思念,不是很相像吗?

再看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登黄鹤楼远望,见到的是汉阳之树,鹦鹉洲之萋萋芳草。然后,笔锋一转,说到日暮,说到烟波,然后才道出了一个愁字。如果前面没有写芳草,斜阳,“愁”这个字说出来,就没有任何力量了。

再看看李白的诗歌《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风吹拂之下,燕地的枯草由黄转绿,秦地的桑树也是枝叶扶疏。这时候,相隔千里的人,无端地生出了离愁别恨,一个怀归,一个断肠。可是,春风依旧涌动,春草更见茂密,那么心中的思念,也更加无法遏制了。用春风春草,来表现思念之情,韵味无穷。李白的诗歌天马行空,却到底还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写作啊。不同的是,在他的笔下,这种古老的表达方式,仍然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李白还有另外一首诗,也是用春草写离情的,如: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唉,春草要是有知,一定找李白索要精神损失费啊,你们要离别,自己伤心就算了,干嘛非得要把我拉出来陪你们哭啊?

再看戴叔伦的一首诗: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这首诗跟《诗经》中的《何草不黄》很相似。都是写风餐露宿,辛苦在外的征夫。然后,大约也都是冬季,一个是何草不黄,一个是边草尽来兵老。当然,这个“老”字,也不一定的年纪老,也可以指疲倦,或者说是“师老兵疲”。常年出征在外,谁人不感疲倦呢?疲倦的人最希望的是什么?看一看妻儿的笑脸,喝一口家中的热水啊!

戴叔伦的这首诗,从边草起兴,归结到“胡笳一声愁绝”。这个愁,不就是离愁吗?把草与愁联系在一起,跟前面举的例子何其相似啊。看来高手写诗,都是有套路的啊。

再看看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著名的词——《清平乐》,他把春草和离愁联系得更加紧密。“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据说,李煜亡国之前,派弟弟李从善出使宋朝,可是李从善滞留北方,一时间回不来。李煜登高望远,触目伤怀,就写下这样的词。好一个“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好像是说:“弟弟啊,你走得再远,我对你的思念,好比是春草,也会跟着你连绵到海角天涯啊。”这首词,抓住了春草连绵无尽,所在都有的特点,来表达他的思念与离愁的无穷无尽。笔力如此雄健,不愧是词中的皇帝!

宋人也爱写野草,而且,也多半是表达缠绵悱恻的离愁。著名的有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上阕都是写景——一片萧瑟景象,景中蕴含离情。一句“芳草无情”,特别好。李白的诗中有“伤心春草”,李煜词中有“离恨恰如春草”,前人的“春草”或者野草,好像都很有感情,很有人格精神,范仲淹直接说,“芳草无情”,这就有点别致了。芳草虽无情,可是人有情啊,人的离愁已经扩散到天外去了。而芳草无情生长,让人触目伤怀,一句“芳草无情”,就带有一点谴责或嗔恨的味道了。

我们再看柳永的这首很著名的《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里面也带了一个“草色”,词人伫倚危楼,远眺天际,无边的愁绪汹涌而来。引起他的愁绪的是什么呢?是草色、烟光、残照。作者以“伫倚危楼”等佳句起兴,归结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离愁别恨,满溢纸上,令人动容。如果文中没有“草色”等意象,这个愁绪怎么抒写呢?

欧阳修也不能例外,他的离愁别恨,也需要借助“草”这一意象来抒发。我们看他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楼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是一首写离愁的词,而且也有“草”这个意象,而且还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草薰风暖摇征辔”,第二次是“平芜尽处是春山”。“芜”,是指杂乱茂盛的草。

借助“草”这个意向,欧阳修将这种离愁,写得感人至深。这首词,如果将“草”和“平芜”这三个字去掉,换成其他的任何字眼,就没有办法传达离愁了。当然,这个“草熏风暖”正是化用了江淹《别赋》中的佳句“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包含有“草”这一意象的诗词,还有很多。古人早就意识到,用“草”等意象来写离恨别愁,特能感人肺腑。

古人之所以如此爱用“草”来抒写离恨,追究起来大概有这三个原因:

第一,草之为物,生命力极强,而人们内心中缠绵悱恻之情,往往如李白笔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或如李煜笔下,“剪不断理还乱”。正因为愁绪极为顽固,用草来形容之,当然最好。

第二,草之为物,十分常见,天涯海角,到处都是。而古人送别之时,往往要送到城外,行人远去,送行的人还遥望,能望见的是什么呢?不过如欧阳修笔下“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既然如此,“草”这个意像如何能不写入诗词之中呢?

第三,草之为物,其色凝碧。用冷色调来抒写离愁,当然是最为相宜。所以贺铸在《青玉案》中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李廷先、王锡九在鉴赏范仲淹的《苏幕遮》时,说道:“芳草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可以说成了别情的诱发物”,“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正是说作者因它而触动别恨。”说得极好。

最后以这样一段文坛佳话做结吧:

《能改斋漫录第十七卷》记载,梅尧臣在欧阳修府上做客,有人称赞林逋《点绛唇》咏草词中的佳句:‘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梅尧臣见了,不服气,写了一首《苏幕遮》与之相媲美。欧阳修见了,击节称赏之余,也写了一首《少年游》。这三首词,王国维说:“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

这三首词分别录入如下:

点绛唇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苏幕遮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少年游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这三首词,都是用“草”来写离恨,但是“草”这个字,一次都没有出现,咏物而不见所咏之物,非高手,孰能为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