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什么意思

本站作者 2024-01-17 22:51:00

罗裙指什么

观点:与其深究这一句话的意思,我们不如看看这句话的作用。琵琶女的浅薄的酒肉生活很重要,是个隐喻。

个人感觉:我觉得这句话挺污的,可以往污了理解。这只是我的观点 没必要同意,

只好奇不想看可以拉到最下面看总结。

在答案最后,聊一聊这首诗的落脚点历史背景与落脚点。: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跟琵琶女,到底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

先讲讲我的字面理解:

你们可以觉得是我的臆想:钿头银篦上上下下地晃悠,都掉地下了,清脆的一声儿。因为钿头银篦这玩意,真金的纯银的,会碎吗?不管是因为什么,碎肯定是指代掉砸地上咔嚓的声音。至于某个答案中写的“老电影”里有“杜十娘奏琵琶歌舞,李甲用一支玉簪敲桌子“击节”,玉簪被敲碎”这件事,当然是电影借鉴琵琶行,而不是反过来,所以这个例子没有作为论据的意义。

至于血色罗裙翻酒污那更是我一个污人看起来直白的不行了。为啥一定是血色(这里有隐喻,见下文)?为啥是酒污?为啥一定在裙子上不在衣服上?你可以说我想多了,但至少要承认白居易写的时候没有刻意避免这句话带来的画面感。

如果他想塑造琵琶女年轻的时候被人爱戴,只因为老了就没人喜欢了这种高洁的形象——来暗喻自己的高洁,——那他肯定会竭力避免一些描述女性“凌乱”,“衣冠不整”的辞藻,但他没有这样做。所以我觉得污,你觉得不污,没有关系,只是个人理解不同。但白居易没有阻止我往污了想,不如说这是一种引导,就跟你现在看见“头发凌乱”,“衣冠不整”,也是一种引导。

————————————————————————————————————

再联系一下上下文,具体分析一下琵琶女的话,看看这一整段的重点在哪里: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这段,琵琶女说原来:过得很棒,对比现在:过得不好,所以哭。到底是什么落差让她无法接受呢?不可能是原来弹得好,现在弹的不好;也不是原来用得起首饰现在用不起(嫁给商人 商人老出差 但不缺钱)。那她缺的是啥?缺的是只有年轻时候的才有的某一种体验。——受欢迎的感觉。

————————————————————————————————————

接下来一句一句分析,翻译成现代行为: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这句话翻译过来:老娘原来弹琴大家都说好,全省第一,最后接了一句:而且老娘长得还好看。这时候琵琶女刚弹完琴,“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大家都觉得弹得太好了 听懵逼了。如果只是为了说自己弹得好,为啥不继续说自己弹得好的事?因为弹得好只是个条件,不是重点,重点在——当年我长得可好看了。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老娘长得美,大家都争着抢。(问题句)一年一年都这么好,然后人生来了,颜值期也过了。

大家是谁?有钱人家的男孩子,有能力且愿意在“靡靡之音“和”艺伎”上花钱的人。跟纨绔子弟们夜夜笙歌,簪子都掉了,裙子都脏了。翻译过来就是在贵KTV里,给比较不思进取的富二代做陪唱,夜夜笙歌。作为一个现代人,你看完这句啥感觉?再联系一下唐朝的性开放程度,超级加倍一下。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对比现在呢:没人再追我了,老了,嫁了个有钱人。(想想现在的明星也有很多这样的。)有钱人只挣钱不爱我,我一个人留在这没人理,想想当年老娘受欢迎,现在贼难过。(商人跟金银是没有对比关系的,特意指出是商人,我认为意义在于——钱还是有的,现在也可以夜夜笙歌,但是年轻时候的生活体验没了;再对比上面就变成:钱还是有的,但是被帅气的小哥哥喜欢的感觉没了。)

现在想想自己,当年人家喜欢的只是我的脸,容貌没了,受欢迎的感觉就消失了。然而自己却秋月春风等闲度——没有啥成年女性该有的成熟美和气质;弟走从军阿姨死——兄弟离去,母亲死了,无依无靠;暮去朝来颜色故——老了,变丑了。才在这里叹息落泪。

总结翻译:

老娘年轻时,一把好嗓子,在KTV做公主。尤其当时长得美,纨绔的富二代都喜欢,所以都愿意在唐朝的贵KTV里,与我夜夜笙歌。现在老娘老了丑了,无依无靠,嫁了个贼无聊的有钱人。想想当年跟富二代一起玩,他们还给我打赏的日子,哎,心累,忘了爱。

你也可以觉得夜夜笙歌的ktv公主与性毫无关系,即使她们发型凌乱、衣冠不整,但她们仍然是好女孩。但是白居易对她们的描述,既不需要明说是好女孩,也不需要明说是妓女,而是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总之,重点在于她们过着这些低级趣味的生活。

这是美好生活吗?每天不醉不休,玩到衣冠不整,你可以觉得是对“美好生活”的回味,就像其他答案中所说“恣意妄为的生活,不在乎物质价值,毫无牵绊的时光。”琵琶女虽然怀念那种生活,但她只是个普通人,觉得当时被大家追捧的感觉很棒。为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因为琵琶女现在经历了人生,明白自己老了变丑了怕大家不喜欢她了啊!年轻的时候不懂,现在知道了,会弹琴也没用,年轻+脸好才有人喜欢。

————————————————————————————————————

那么为什么这件事没必要探究?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跟琵琶女,到底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看个年表:

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

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司马。

816年,即元和十一年,作《琵琶行》 ,长篇乐府诗之一。

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

一方面,就是我们常常解读的:人生跌宕起伏,盛极必衰。盛极必衰这个词用妓女来比喻最好不过了。白居易上至大夫,直接找个理由被贬官到江州司马,这种突如其来的感觉就是盛极必衰。加上母亲去世,弟弟分离(后重聚),时间点也完全对的上,见上段资料,其实母亲的死是贬官的“直接原因”,所以琵琶女才不是今年欢笑复明年,今年欢笑复明年,今年欢笑复明年,一年一年又一年,第十年人老珠黄;而是弟走从军阿姨死,突然面临人生的转折点。同时也意味着,琵琶女几乎是白居易按照自己的经历杜撰的。

那么,琵琶女的生活变化与认知变化到底意旨白居易的哪部分生活?

琵琶女年轻时琵琶弹得好,现在仍然惊艳四座。——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而我白居易原来有能力有抱负,现在照样有能力有抱负。在我当官的时间里,我像琵琶女弹琴一样对你写诗上谏,尝试各种方法,时而直白,时而隐喻;能做的都做了,你反而不喜欢我了。

变得不是我的水平,而是一些更加肤浅的东西。我以为你招我作官是因为我的能力,就像琵琶女的技艺一样,曲罢曾教善才服。然而我弹琵琶的,你把我当妓女用;我能当好歌手,你把我当KTV小姐妹。白居易跟琵琶女的共同点就是:琵琶女以为当时被人喜欢是因为弹琴,现在才明白主要因为长得好看;我白居易原来是翰林学士,本以为你觉得我还OK,结果血色的官袍虽然穿上了,我却只是个陪你喝酒的诗人。你就是为了找个诗人陪你玩玩,写点花花草草,真的谏言、实现政治抱负,都没我的份,这才是白居易的重点。

综上所述,《琵琶行》绝对不只是说白居易当官的生活多么多么美好,现在被贬了,所以过得不好。而是我当官之前: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年轻刻苦,要知识有知识,要能力有能力,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大家都说我牛逼;而且吧我还会写点儿诗。好不容易当了官,你就把我当个写诗喝酒的,几年过去,我屡屡谏言,政治抱负一点都没实现,倾尽心血什么也改变不了,我的时间都废了。而你还嫌弃我烦,嫌弃我写政治诗歌不如写花花草草,干脆说我写诗写死了娘回家呆着吧,我就这么被贬了。

————————————————————————————————————

分析了这么多,总结一下:

琵琶女才艺在线,自己却不知道当年原来是靠脸上位的,被人当做妓女用,每天喝酒掉簪子跟琵琶无关;现在盛极必衰,母死亲别,只能嫁给没有爱的商人;

白居易能力在线,自己却不知道当年原来是靠诗上位的,被人当陪酒作诗的文人玩,每天与政治无关,现在盛极必衰,母(或者“阿姨”)老死亲别,却只能在江州做司马。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就是白居易对于自己当年被人当诗人玩的一种自嘲,所以确实可以理解琵琶女的工作里有妓女服务,这样自嘲,快一些。

所以,说了这么多,我终于尝试证明了这句话就是有污的意思,解决了自己中学时代一直很好奇的问题,嘻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