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点评语句大全(有哪些惊艳到你的古诗词点评或赏析)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这首词的“纹理”特别细腻丰富。
上阕首句一个“听”字,不但交待了时间和天气,更在物象中增添了淅淅沥沥、潮湿幽暗的音效和触感,为下句的“愁”作足了环境氛围上的铺垫。 因为风雨,所以有落花——词人于是有了“惜花”之意,落实在行动上,就是要为那些被雨打风吹去的小生灵建造一座“花冢”,接下来还得替它们写一篇祭文(“瘗花铭”)。 正在此时,词人突然说他实在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愁草”)。 因为这些风雨,这些落花,这些消逝——重重笼罩,层层压迫,让他陷入了一个错乱的时空。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是哪里的“楼前”? 应为“分携路”的“楼前”:这座楼、这条路,既是空间中的一个点,更是一条时间的分界线:“路”的这头,是这座楼,是相守,是往昔;“路”的那头,是远方,是分离,是不可知的未来。 这时空的双重对比,凸显的只是当下的荒凉寂寞。
——“绿暗”意指什么? “绿”应指下文的“柳”:从“楼前”伸向远方的那条路,两旁种有柳树。而到了写作此词的清明四月,应是柳“绿”成荫了。 不过最具意味的还是这“暗”字: “绿”得发“暗”,是说那柳树长得繁茂,而“繁茂”又在暗示着树木生长之久长——当你联想到这些柳树长于两人当年分离的路口,也许就能从“春天”的枝繁叶茂中读出久别之人的相思之苦。 由此可得“暗”在此处的第三层意味:一种消沉、压抑的心理状态。 但当你正沉浸于这盛中之衰、乐中之哀的愁思之中,词人出其不意地又将诗情小小地向上拉了一下: “一丝柳,一寸柔情”。 “柳”谐音于“留”,这是作者回忆起当年离别时的心境:心中多少的不舍,都幻化成那温柔嫩绿的柳条,极细微(“丝”“寸”),却也极丰韧——像这路旁的柳树,这情感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开枝散叶,“绿暗”了整个世界。 人类的情感也可以伴随时光而获得一种长久的生长性,所以最初的那“一寸”“一丝”到现在已经是无限久、无穷多了。 尽管感动于这不被时间湮灭的情感,但忧伤仍然是压倒性的。所以下句马上出现了浇愁的“酒”,还有混杂着过去和现在、分不清是真是幻的晓春的梦。 怀着这交织于春景的惆怅,我们随词人走进了下阕,走进了他的西园。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与上阕的如梦如幻不同,下阕以实景开篇。但我们真的读懂了其中的韵味吗? 在文字的表层,词人向我们描绘了他日常起居的一幕:这一天他照例来到每日必到的西园林亭打扫(落叶),并像过去一样,欣赏雨后初晴(对应上阕“听风听雨过清明”)的美好之景。 最关键之处便在“依旧”二字。它说明“赏新晴”是一个发生过的动作。这便有了触景生情之意了:这是一个相似的场景,但已物是而人非——那个曾经陪伴着自己共赏“新晴”的女子去了哪里? 一声叹息。
词人散漫的目光捕捉到几只扑向秋千的黄蜂,顿时柔情涌起:往昔的芬芳何止吸引这疯狂逐香的小东西,它同样在“ 我”的心中芳香四溢。 这甜蜜的忧愁将词人的情绪拉向顶峰:“惆怅双鸳不到”——思念却总不得见,那一夜“我”不得入眠,不得所归的情愫于是不安宁地疯长着,像苔藓,锁住了那本就无人的台阶,也封闭“我”一直孤寂的灵魂。
全词由景生情,由今到昔,虚实相生,呈现了一个青丝缠绕的幽怨之境,让人有无穷之回味。
*----------*---------------*-----------------*--------------------------*------------*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
这是一首言辞简朴,却情深至极的诗。所描绘的情境不但真实,而且典型。情感的抒发亦层层顿挫,值得回味。
首联上句,直写母亲对儿子无尽的爱意,下句写当看到儿子在年前及时归家时母亲满心的欢喜——但这一联中“出镜”的不止是母亲,还有作为儿子的“我”因为明白和体贴母亲的感受而要在团圆日及时归家的努力——这暗中对“母爱”的回应使得全诗洋溢在一种温暖亲密的情感氛围当中。
颔联写诗人回家之后所见:一见母亲正为自己细细缝制的冬衣,二见家人写好不久、准备寄给自己的书信——衣仍在做、信未寄出——凸显的既有“我”的及时归家给全家人带来的惊喜,更有当“我”看到家人的欢喜而心生的另一层欢喜。
颈联的视角从物转到人(母亲)——母亲一面心疼地说“我”瘦了,一面仔细地询问“我”在外生活、工作以及旅途上的诸多情况。
尾联再次将情感收归于自己,“低徊”“愧”“不敢”三词,呈现出“我”在面对母亲的问询时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低徊”,写出“我”内心的思虑和犹疑:要不要把在外生活的真相告诉母亲呢?这其实暗示出“我”在外必然是多苦辛、多挫败,而“我”之所以犹疑,一方面可能在面对母亲时有着倾诉的本能,但另一方面又知道如果说出实话可能引发母亲的担忧。
“愧”字意思亦有多层。一方面,可能有自己在外奔波,未能尽孝的内疚,另一方面,也可能认为自己劳而无果,无法给与母亲荣耀的羞愧。
“不敢”二字则表明诗人最终的决定——掩藏起自己在外的种种不如意,向母亲“报喜不报忧”,既可见出“我”对母亲的体贴与爱,其实也是作为后辈对长者的一种保护与包容——除了物质上的供养,对其提供精神上的庇护也是做儿子的应该具有的意识和能力。
而这对年长者的体恤与呵护,又是人类文明中一种多么典型和温暖的反哺之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