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不方便的打油诗(古代幽默的打油诗,专治无趣)

本站作者 2024-01-20 06:56:00

聊天不方便的打油诗

古代幽默的打油诗,专治无趣

古诗词赏析

打油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据说来自唐人张打油。打油诗虽然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一定会是押韵,亦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组成。打油诗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也可以作为谜语。

《雪诗》

唐·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传为张打油所作,也被认为是打油诗的起源。

通篇写雪,但不见一个“雪”字,然而雪的形神跃然纸上,尤其是最后一个"肿"字非常传神。

《题黄鹤楼

某僧(传为李白作)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唐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名作《黄鹤楼》,诗曰: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游目骋怀,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抬头却见崔颢的诗,大为惊叹,自愧不如,便挥笔写下这首打油诗。

有人考证,后两句是宋朝的一个和尚的玩笑话,后人觉得有趣,就编进了李白的诗集中。而前二句完全是篡改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中的句子,即“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所以,这首趣味的打油诗很可能不是李白写的。但以下这首《戏赠杜甫》出自李白之手无疑。

《戏杜甫诗》

唐·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

李白和杜甫,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誉为“诗圣”,是唐代最出色的两位诗人。据说,李白自负文格放达,曾作这首诗嘲笑杜甫拘守格律。

(李白)说啊,诗歌不能当饭吃,该吃饭的时候一定不要忙着写诗,要不然对身体多不好。如此一看,这哪里是嘲笑,分明是赤裸裸的关爱与心疼嘛。

《竹笋焖肉诗》

宋·苏东坡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这首诗我们以前专门作过解读。据说,苏东坡在一个派对上品尝这道竹笋闷猪肉美食时,随口作了首打油诗,真是调皮极了。(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猜谜诗》

宋·欧阳修

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据说欧阳修到一家新开张的酒家吃完饭后,店主询问菜的味道如何。欧阳修于是用猜谜和谐音的手法题写了这首打油诗,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

第一句谜底为“无檐”,即无盐;第二句“无算”即无蒜;第三句“无缰”即无姜;第四句“无将”即无酱。

《早餐诗》

宋·杨万里

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

宋代诗人杨万里,每日坚持晨读,十分刻苦,不许人去打扰,每每忘记了早餐,还写了这首打油诗作为自嘲。

《清廉为官诗》

明·徐九经

头戴乌纱帽,当官不省劲。

平事我不管,专管不平事。

徐九经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曾作为戏剧、影视等很多文艺作品的主人公,为后人广为传颂。这首打油诗既表现了他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是他清廉为官的真实写照。

《讽“到此一游”诗》

清·孙维奇

粉白墙上狗屁多,不成诗文不成歌。

如若是有真才学,为何当年不登科?

在名胜古迹乱涂乱抹,看来古已有之。据说此诗乃清代举人孙维奇一日去安徽姥山游览,发现塔壁上刻着“×××来此”、“×××到此一游”以及一些粗话、脏话等,甚为反感,遂写下一首打油诗予以辛辣讽刺。

历史上写“打油诗”最多且最出彩的,当属明代的解缙。解缙号称是明朝第一才子,曾任《永乐大典》总纂修。他从小聪颖过人,8岁时已能诗能文。18岁那年,解缙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解元,当时天下小雨,解缙喜极不慎滑倒,村人看到都笑话他。解缙出口成章,作了这首打油诗:

《春雨》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

听到解缙随口吟出的打油诗,大家笑得更欢了。

一次,朱元璋约解缙一起钓鱼,皇帝一条都未钓到,解缙却钓了好几条,见朱元璋面有不悦,解缙乐呵呵地为朱元璋送上一首打油诗: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钓抛去永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