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特别潇洒的一首诗 苏轼的潇洒与豁达

本站作者 2024-01-22 02:42:00

苏轼特别潇洒的一首诗

今年是苏东坡诞辰980周年。日前,纪录片《苏东坡》甫一播出就收获广泛关注。作为一位宋朝文人,竟能在身后近千年历史中收获持续不断的追捧,至今依然热度不减,也是一个颇为有趣的文化现象。为什么苏轼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王国维先生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这句话说得很明白,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他们之所以能光照千古,不只是作品,更是人格。本文对苏轼超然物外、达观豁达的人格魅力略作阐释。

苏轼说过,“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呵呵”一词,确实是苏轼面对苦难的常用姿势。所以常说,苏轼很豁达。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陷入“乌台诗案”。苏轼准备赴死,“魂飞汤火命如鸡”,自己仿佛在火上煎炸,马上就要成烤翅了。好在他人缘好,不少人为他求情。被折辱一通,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一到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天天吃野味,颇为快意。写一首词里有两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太守得知还以为他想不开要逃难,跑去一看,他正呼呼大睡。多苦多难,苏轼一句“呵呵”,所有故作严肃的狂风暴雨顿时就泄了气,露出猥琐、滑稽、荒唐的一面。

苏轼终生如此。贬谪到瘴气横流的广东,韩愈曾嚎啕不已,“好收吾骨瘴江边”,让亲戚来收尸。苏轼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想想杨贵妃要皇家特快专递才能吃上的东西,他轻而易举地吃了。奸佞们又把他折腾到条件更恶劣的海南,他也无所谓,“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和熊孩子们打成一片。天天喝得烂醉,写什么“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喝醉了之后看不清路,像只狗似的,嗅着牛屎味找回家的路。不知古往今来有几个把牛屎给写进诗里的,苏轼活得是真潇洒。

但是有几件事,苏轼却想不开。

比如感情。或许是长着一副克妻相,凡是和苏轼在一起的女人,电量都不持久。发妻王弗,嫁他十一年,27岁就去世了,一首《江城子》,哀恸千古。王弗去世不久,苏轼续弦,对象是王弗堂妹王闰之,相伴二十五年,《后赤壁赋》中记录:(苏轼)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典型的主妇样,拿出酒帮丈夫招呼客人。苏轼在诗里但凡提到王闰之,便称之以“老妻”,看似毫无浪漫可言。然而闰之死时,苏轼“已矣奈何,泪尽目干”,并赌咒“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发誓要葬在一起。他又哭了。苏轼还有一贴心侍妾王朝云,二人相差二十多岁。王朝云说苏轼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最终朝云也先苏轼而去,苏轼写“使我如霜月,孤光挂天涯。西湖不欲往,暮树号寒鸦”;朝云爱吟咏“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

哪像豁达的人呢?友情亦然。

《南乡子·送述古》有一句“秋雨晴时泪不晴”,虽说在没有视频聊天的时代,见一面不太容易,但至于哭到肝颤吗?

潇洒的苏轼觉得至于,兄弟情义比天高。

他从徐州离任,一首《江城子·别徐州》曰:“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苏轼又变成泪人。

吴子野千里迢迢去惠州拜访他,后跟去海南,又与苏轼一起北归,半路而亡;巢谷,听闻苏轼贬往海南,追随而去,半路而亡;马梦得,迷他迷了二十年,穷得叮当响,苏轼说自己和他是天下穷人之冠,“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生死之交,不过如此。人这一生,如果说一定要为什么牵肠挂肚、俯首帖耳,苏轼选择心心相印、肝胆相照。

人生的选择何其多,只是那点自鸣得意的盘算、自以为周全的诡计、自以为人生圆满的荣华,在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面前,太多渺小与轻佻。

便是这些未能豁达的人生况味,这点人性之美,才让苏轼有了穿越千古的力量。

(观点流微信号8.3 易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