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的秋思属于宋词吗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押的是词韵、曲韵、还是平水韵

本站作者 2024-01-28 04:47:00

马致远的秋思属于宋词吗

前言

诗有平水韵,词有词林正韵,曲有中原音韵。马致远生活在宋元之间,天净沙是常见的曲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押的是什么韵?是词韵、曲韵、还是平水韵?

首先,唐宋人没有词韵,填词也是用诗韵。马致远这首小令显然不是用词林正韵。那么用诗韵还是曲韵呢?

一、叶韵的元曲小令

《天净沙 》是曲牌名,又名《塞上秋》, 元朝人有不少作品,例如乔吉的几首:

笔尖扫尽痴云,歌声唤醒芳春。花担安排酒樽。海棠风信,明朝陌上吹尘。

.......

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胧,薄幸虽来梦中。争如无梦,那时真个相逢。

最有名的是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比较有名的还有不少作品,如白朴的这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可以看出,这几首天净沙有共同的特点,1、2、5都是平声韵。

也有不同的地方:第3句,有的叶韵用仄声:一点飞鸿影下、古道西风瘦马。有的用平声韵:薄幸虽来梦中、花担安排酒樽。

第4句,有的叶韵(词牌中,平仄韵通押):夕阳西下 ;有的不押韵:青山绿水。但是一定仄声收尾。

二、曲韵与诗韵

南宋在1279年才灭亡,与元朝(1271年—1368年)并存了一段时间。

在南宋后期,词的押韵就出现了入声与上、去混押的现象,这是曲韵的先河。例如韩玉的《东浦词》中 ,有一首《贺新郎·绰约人如玉》:

绰约人如【玉】。试新妆、娇黄半绿,汉宫匀注。倚傍小阑闲伫立,翠带风前似舞。记洛浦、当年俦侣。罗袜尘生香冉冉,料征鸿、微步凌波女。惊梦断,楚江【曲】。春工若见应为主。忍教都、闲亭邃馆,冷风凄雨。待把此花都折取。和泪连香寄与。须信道、离情如许。烟水茫茫斜照里,是骚人、九辨招魂处。千古恨,与谁语。《贺新郎·绰约人如玉》

这首词押上去韵:注、舞、侣、女、主、雨、许、与、处、语。 中间却夹杂了两个入声字:玉、曲。

马致远生活的日期在大约1250年-1321年左右。他出生在北方的一个书香门第,自然从小就受到诗词的训练。

我们可以发现,《天净沙》虽然是是曲牌,但是完全符合诗韵(平水韵):

枯藤老树昏鸦,平平仄仄平平  ◆鸦【下平六麻】小桥流水人家,仄平平仄平平  ◆家【下平六麻】古道西风瘦马。仄仄平平仄仄  ◆马【上声二十一马】夕阳西下,仄平平仄  ◆下【上声二十一马】断肠人在天涯。仄平平仄平平  ◆涯 【下平六麻】

同时,这几个韵脚也符合元代周德清(1277~1365)编撰的《中原音韵》,这是第一部曲韵。属于第十三部【家麻】韵。

三、词林正韵在清朝才出现

平水韵出现在宋朝,是诗韵;《中原音韵》出现在元朝,是曲韵。而《词林正韵》出现的更晚一些,是清朝人戈载根据唐宋人作词的用韵情况归纳而来。

事实上,唐宋词依据的还是诗韵,戈载的《词林正韵》分平、上、去、入声十九个韵部,几乎是合并了平水韵而来。

不过,这个词韵并不能完全符合唐宋词的实际押韵情况。 例如宋词押韵时,如果对比《词林正韵》,有的宋词第六部与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也与第十四部相通。

虽然马致远的《天净沙》符合词林正韵,但是他显然不是以清朝人的词韵作为押韵依据。

结束语

《天净沙》是一个曲牌,但是也被当做词牌收录入《钦定词谱》,第三句出现的平仄韵通押,按照填词来看叫做叶韵。

周德清比马致远小了27岁,他编撰《中原音韵》时,马致远的天净沙可能早就写成了。

马致远的这首小令,虽然符合曲韵、词韵,但应该是依照诗韵写成的。

@老街味道

什么是茶什么是茗,诗词中为何有时用茗、有时用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