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赞美荔枝的诗句什么意思 苏东坡诗中“日啖荔枝三百颗”,背后的故事其实与诗句大相径庭

本站作者 2024-01-31 20:14:00

苏东坡赞美荔枝的诗句什么意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是苏轼《惠州一绝 / 食荔枝》中的诗句。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诗句,虽然几乎大部分人不知道前面两句,但是爱吃荔枝的人都会吟诵后面两句。然而在苏轼这首《惠州一绝 /食荔枝》中,“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日啖"和“三百颗”原本并不是这意思。

那么,诗中"日啖"和“三百颗”的原话是什么意思呢?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在岭南广东一般都世称苏东坡。晚年苏轼在年幼的宋哲宗(年号绍圣)即位后被幕后新党打压,经多次贬职来到岭南(今广东惠州)。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在诗中对荔枝喜爱表达极尽赞美之词。唐代杨贵妃更是因喜好吃荔枝,命人从岭南运送荔枝到宫中不知累死多少匹马,可见荔枝从古至今都受人喜好。

但经常吃荔枝的都知道,荔枝虽是食疗佳品,但荔枝性热(广东人说热气),多食易上火。看着苏轼吃的兴致勃勃停不下来,本地老百姓就用

本地既像粤语又像客家话的方言

对苏轼说道:“大人,一啖荔枝三把火哦!“(意思是一口荔枝三把火)

当时苏轼年近六旬,对一千年前的人来说是将近古稀之年,当地人觉得苏轼一老人家吃那么多荔枝热气,对身体不好,劝说苏轼少吃点,所以才跟他说:一口荔枝三把火。苏轼一四川人当然不能完全听懂当地方言,当时也没翻译。苏轼一知半解听完点点头,误以为老百姓在夸他好胃口、能吃。

苏轼写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后来苏轼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以此表达了对荔枝的喜好之情。

创作不易,喜欢的话就高抬贵手点个赞或关注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