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10首

本站作者 2024-02-01 17:55:00

春望的诗意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

烽火2️⃣连三月3️⃣,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4️⃣欲不胜簪5️⃣‍‍‍‍‍

注释

1️⃣国破两句:司马光《续诗话》中说:"山河在,明无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古人作诗,一字一句必有出处

2️⃣烽火:古时候报警的烟火,这里特指战争‍

3️⃣三月:言时间很长,非特指三个月

4️⃣浑:简直

5️⃣不胜簪:言头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解析

安史之乱时,在奔赴肃宗阵营的路上,杜甫被叛军俘获,被带到了长安。由于他官职卑微,名气微弱,所以没有被囚禁起来。当他游荡在长安城的街道上,满目苍夷,破败不堪,往日的繁荣昌盛烟消云散。

开篇,诗人就用两组语义相反的对仗 —— '国破'和'城春'、'山河在'和'草木深'。'国破'本是衰残之景,但山河依然,没有变化,'城春'本有欣欣向荣之意,可杂草丛生,一片萧条。‍‍

第三、四句,将主观的情感映射到花鸟之上。面对乱世别离的悲怆之景,花儿流下了眼泪,鸟儿更为之惊心。战火纷飞的时代里,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比得上千金万银。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头发在日日夜夜的苦思冥想中越来越短,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这首诗的情感是丰富而复杂的,一方面,诗人厌倦战争,思念家乡,对朝廷恨铁不成钢;另一方面,诗人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他的《春望》,春天里的眺望,看到的却是渺茫的希望。‍‍‍‍‍‍‍‍

春望的诗意

和生前就名声大噪的李白相比,他的一生略显低调,当局者不喜欢他的诗歌,老百姓无暇顾及他的诗歌,就这样,岁月蹉跎着,直到另一位大诗人的出现 —— 元稹。他受杜甫后人的委托,为他重写墓志铭。

元稹认真拜读着每一首诗词,他明白这是一颗沧海遗珠;他要在那个"扬李抑杜"的年代为杜甫发声;他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他、明白他,明白他诗歌背后的一颗赤子之心。

杜甫,字子美,出生于河南巩义瑶湾村,父家是'京兆杜氏',母家是'清河崔氏',都是显赫的文学世家。杜甫的青年是洒脱的、肆意的、轻狂的,十四、五岁就已在洛阳的翰墨场崭露头角。可他的仕途之路就不如文学之路,如此一帆风顺了。

前两次科举的名落孙山和洛阳官场的尔虞我诈,让他彻底放弃了这个生活多年的地方,前往政治、文化的中心 —— 长安。在这里,他开启了自己长达十年的求官之路,可他真正为官的时间不到三年。‍‍‍‍‍‍‍‍‍‍‍‍‍‍‍

他的第一个官职 —— 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个七品小官,负责兵器的管理、维修、调用等,可却是他用生命博出来的。公元747年,奸臣李林甫当政,唐玄宗特地举办的'制举'(皇上特旨增加的科举),却以他一句'野无遗贤'结束,没有一位读书人上榜。

公元750年,朝廷将举行三次祭祀,分别在太清宫、太庙和南郊,他孤注一掷地将三篇赋文投入延恩匦guǐ(武则天时期设立的广纳谏言的信箱,被分为四面,分别是"延恩"养民劝农、"招谏"评判朝政、"通玄"建言献策、"申冤"申诉冤屈)中。这次冒险的确换来了皇帝的赏识,但并没有委任任何官职。五年后,任命文书刚下不久,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出逃,肃宗称帝。

当他历经千辛万苦,穿越烽火线,来到肃宗的面前时,却因房琯之事影响,被派往华州当司功参军,负责礼仪庆典、医疗教育等。公元759年,杜甫意识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无望时,放弃了司功参军一职,开启了迁徙之路。‍‍‍‍‍‍‍‍‍‍‍‍‍‍‍

他沿着洛阳道从秦州(今天水)到同谷,再沿陇蜀道从同谷到成都。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惬意的几年,生活上,修建草堂,种植草药维持生计;创作上,记录山川河流、世间百态,以诗明志;仕途上,好友严武的上任(成都府尹和剑南节度使),让他有了救世济民的机会。‍‍‍‍‍‍‍‍‍

公元764年,严武为其谋得'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从六品),并特享穿绯色官袍和配银鱼袋(四、五品)的殊荣,'杜工部'由此而来。一年后,年过半百的杜甫决定去蜀还乡,一路上,经过了夔州(今奉节)、潭州(今长沙)和耒阳。可最终,他还是没能魂归故里,命丧旅途,至今他的逝世还是一个谜。

如果用世俗的评判方法,杜甫的一生并不成功,名誉,名誉没有;金钱,金钱没有;官职,官职没有,妥妥的一个loser。可放在时间的长河里,谁不尊称他一声"诗圣"。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着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当局者的昏聩无能、自己报国无门的困顿等等。坚持做自认为'对'的事情,时间会回报你的坚持。

家书

家书的别称‍‍

除了耳熟能详的'鸿雁',家书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别称,有的源自民间传说,有的源自书写材料,有的源自密封方式,等等。今天就简单介绍几种,以后在诗词中看见类似的文字,就不会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鸿雁:源自于一个传说

相传,汉武帝时期,朝使臣苏武被匈奴扣押,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之地牧羊。十九年后,汉匈结盟,汉朝使者要求放苏武回朝,匈奴谎称其已病故。当汉朝再次派遣使者出使匈奴时,苏武在常惠的帮助下密会了汉使,并想出一计,他让汉使对单于说:"汉朝天子在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份书信,写着 ——苏武未死,而在大泽中。"如此,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回苏武,从此'鸿雁'就成了书信的别称。‍‍‍‍‍‍‍

尺素:源自书写材料

古时,人们常用绢帛书写,其中以&x27;素'(白色的生绢)最为常用。而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类似的名称还有'尺牍'、'尺纸'、'尺书'‍

双鲤:源自书信形状‍‍

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常会把书信结成双鲤的形状,在结节处滴上蜡,保证书信的完整和安全。故'双鲤'也是书信的一种别称‍

双鲤鱼:源自密封的方式

虽然名字和'双鲤'很像,但起因完全不同。为了保证信件的机密性,古人经常将书信夹在两块木板里,而这个木板一般会被雕刻为鲤鱼的形状。两块合在一起后,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绕捆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粘土封好后,用私章盖上玺印,就有了泥封,跟最近很多的火漆差不多。

家书的传递

除了雁传、鱼传这些不太靠谱的传递方式外,古人也有一些其他选择,比如信鸽风筝同乡捎转远方行客等等。虽然选择不少,但真正能到达家人手里的信件,少之又少,就如韦庄的诗句"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或许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不通过驿站传递书信?'私书附递'是从宋朝得到许可的,在此之前驿站只能用来传递朝廷公文和军事战报。若擅自夹带私书,轻者仗责,重者贬官流放,谁敢?即使朝廷允许了私书附递,这项福利也仅限于朝廷官员,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还是同乡捎转更有希望。

以上笔记欢迎加我私人微信(xueqiu1219)继续探讨,未经同意不可转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