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诗(读杜甫《月夜忆舍弟》)

本站作者 2024-02-11 19:47:00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诗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背景

本诗写于759年,安史之乱还未结束。其时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当时的战事主要在洛阳一带,而杜甫的三个弟弟也在这一带附近(另一个弟弟好像和杜甫在一起)。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指边塞(其实特指秦州);鼓,更鼓。戍鼓一敲,宵禁开始,所以说断人行。

边秋,边塞(其实还是特指秦州)的秋天。一雁声,有两种解释可能都可行:“一声雁叫“,或者“一只大雁的叫声”。我的好友昂昂是按“一只大雁”来解释的,因为大雁一般都是雁阵出现,一只大雁则渲染了孤独的气氛。而清代张谦宜《茧斋诗谈》则是按“一声雁叫”来解释的,他说:“若作‘雁一声‘,便浅俗;‘一雁声‘便沉雄。诗之贵炼,只在字法颠倒间便定。”

关于这个首联,还常见有“起的突兀”的评语。如上海辞书出版社《杜甫诗歌鉴赏辞典》就说“诗一起即突兀不平”。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在一个月夜思念别人,这样的主题,别的诗是怎么起头的呢?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是“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杜甫另一首《月夜》是“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它们都是直接就写月了。但这一首起笔却只写悲凉的气氛,所以说突兀。不知道对不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说露从今夜白是因为当天是白露。上海辞书出版社《杜甫诗歌鉴赏辞典》说:“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宋王得臣《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史》说:“杜子美善于用故事及常语,多离析或颠倒其句而用之,盖如此则语崚而体健,意亦深稳矣。“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是说服我,直接摘录在此了。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虽然我)有弟弟,(可是大家)都分散了。杜甫有四个弟弟。无家是因为杜甫的家在洛阳附近,而当其时安史之乱正打到洛阳附近,所以杜甫的家都被打没了;无家问死生,意思就应当是没有可以“可供问生死如何”的问询对象了吧?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平时)寄书信都经常没有能够送达,何况现在还在打仗呢?这一句更加凸显没有消息。

长,经常的意思,如王安石有“茅檐长扫净无苔”一句。况乃,况且的意思,如《文选.曹丕.与吴质书》:“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休,停止。兵,战事。

总结

我的感受有四点。其中有很多是我自己的感受,不一定对。

用虚字。首联“一”字,二联“从”、“是”,三联“皆”,四联“长”、“况乃”,都是一些挺虚的字;然而就是因为这些虚字的使用,使得本诗文字的节奏感和感情的浓郁程度都不一样了。试想如果没有这几个虚词,则读起来感情浓郁程度会有所降低,文字也会显得有点干巴巴。这就是杜甫的功力。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了,并没有在太多的诗评里看到这一点。

词序倒装的技巧,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分析。

我觉得这首诗并没有很生动形象的去描写什么事或者什么物。“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什么东西吗?没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生动形象吗?没有。”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没有。“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更没有。杜甫唯一要刻画的东西,是心情,是思念。但是心情、感情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如果不通过引入一种生动形象的事或者物来寄托之,则比较难达到很好的效果。作为对比,杜甫思念妻子的那首《月夜》,生动形象地写了一个望月思夫的形象;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生动形象的描述了一件事;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生动形象的描述了一个对比;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动形象的写了景。这些,在本诗里是统统没有的。

但虽然没有生动形象,其表达出来的感情却非常浓厚。至少我每次读都深深感受到这份情感。这是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我在看诗评时,看到有人引用梁启超的话:“工部...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我完全信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